《吶喊》豐子愷繪圖注本問世 --藝術收藏--人民網
人民網>>藝術收藏>>最新資訊

《吶喊》豐子愷繪圖注本問世 

2013年08月06日09:23    來源:錢江晚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吶喊》豐子愷繪圖注本問世 搭配200張版藏書票

《吶喊》豐子愷繪圖注本問世搭配200張版藏書票

黃小建制作的藏書票

  最近,由廣西師大出版社出版的魯迅《吶喊》豐子愷繪圖注本問世,其中200本特別搭配了藏書票的限量特裝本,引起愛書人的極大興趣。

  特裝本在扉頁上附贈了一枚小小的藏書票,印的是豐子愷創作的《孔乙己》,是用傳統的雕版印刷工藝制作而成。

  雕版印刷術,在印刷史上堪稱“活化石”,如今已被列入國家級非遺項目,現在仍會全套手藝的傳承人寥寥可數。而制作這枚藏書票的高人,就“隱居”在杭州寶石山旁的一棟文保建筑裡,他的名字叫黃小建,他是杭州雕版印刷技藝唯一傳承人。

  200張特別版藏書票

  出自“雕版隱士”之手

  魯迅的第一本小說集《吶喊》自1923年問世(北京新潮社印)以來,一印再印,版本至少有數十個之多。

  這次廣西師大出版社引進2004年香港天地圖書公司出版、由孫立川先生編注的“新編繪圖注本”《吶喊》,在眾多版本中獨具特色,因為書中的“繪圖”作者,是中國現代漫畫史上的重要人物豐子愷先生。

  杭州一家民間自發組建的出版團隊傳古樓,還專門為這本《吶喊》策劃了一個別致的藏書票特裝本。

  在這限量200冊的特裝本裡,扉頁上附贈的一枚藏書票,是豐子愷創作的《孔乙己》中的一個畫面:孔乙己正捂著碟子,對前來討花生的小孩擺手,仿佛在說:“多乎哉?不多也。”

  與普通印刷的藏書票不同的是,這200張特別版藏書票,每張下面都有制作人黃小建的簽名,並注明了印數。

  每張藏書票都是獨一無二的,因為這不是數碼影印的機器圖案,而是用中國最傳統的水印木刻和雕版印刷技術做成的。

  這門純手工技藝,如今已經是瀕危手藝。作為杭州雕版印刷技藝的唯一傳承人,今年60歲的黃小建被譽為“雕版隱士”,他幾十年如一日,隱居在杭州寶石山腳,沉浸在刻刀、木板、水印宣紙裡,鑽研這門古老的技術。

  一家三代

  做的都是同一行

  黃小建所住的桃園新村,是杭州的文保建筑。這座建在寶石山旁邊、要爬石階上山才能看到的歐式建筑,是民國時代英國人建的醫院。

  兩層樓房,磚木結構,走在木板樓梯上還會吱吱響。黃小建就住在2樓最裡間。

  當我們登門拜訪時,他正坐在門口陽台上的木桌邊,拿著刻刀雕木板,背后一個大風扇呼呼地吹。

  “我喜歡在陽台刻板,因為光線充足。這幾天特別熱,我都是一早起來刻。”黃小建笑著起身,把我們引入他的雕版工作室。

  屋子裡有點亂,一張木質的大工作台杵在中間,桌上擺放著毫筆、硯台、雕版的半成品,各種刻板用的工具,四面桌椅和沙發上也堆滿了刻好的板子和印刷后的樣品。

  黃小建從事這個行當,頗有家族淵源。他的父親就是一位水印木刻的藝人。1978年,黃小建在浙江美術學院(現中國美院)水印廠工作,師從張耕源(國家二級美術師,以篆刻名重於世),系統性地學習了傳統雕版、水印技術。而現在,同樣是美院畢業的兒子也跟著他學習這門古老的技藝。

  雕版印刷術在古代盛極一時,但是在數字印刷和數碼技術突飛猛進的今天,還能坐下來勾描、刻板的人已寥寥無幾。

  獨家定制很搶手

  學全手藝卻很難

  滿屋子都是黃小建的代表作。

  胡正言的《十竹齋箋譜》,是第一次運用“拱花”技術的印刷方法做出來的。還有翻刻的宋版書《唐女郎魚玄機詩集》,雖然沒有用到拱花技術,但是宋刻的書是非常少見的。

  除了正統的古籍、藏書票之外,黃小建家裡還有許多好玩的“小東西”。

  比如用木刻水印做成的錄取通知書,這是“中易書院國學五經班”特地委托他定制的,讓同學提前感受到國學的味道。

  還有不少人登門來求獨家定制,這裡面有獻給董橋(著名作家)的壽禮,甚至還有連戰定制的個人信箋,上面印上了“永平用箋”四個字,看上去高端大氣。

  雖然“生意”很多,但這門優美的技藝,依然面臨后繼無人的困境。黃小建說,目前有五六個學徒跟著他學印刷,還有一對博士夫婦學雕刻,這是他目前所有的弟子。

  “要掌握這項技術,至少需要6年時間,美術、書法、雕刻等各種技藝都要精通。但年輕人學設計的多,還是希望賺錢快。”黃小建說。

  他幾十年如一日,隱居在杭州寶石山腳,沉浸在刻刀、木板、水印宣紙裡,鑽研這門古老的技術。

(責編:孫石磊、魯婧)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