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季,你收藏了嗎?--藝術收藏--人民網
人民網>>藝術收藏>>最新資訊

畢業季,你收藏了嗎?

2013年08月05日08:38    來源:中國文化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畢業季你收藏了嗎

以60萬元成交的周巍畢業創作《周小鬼·雜耍》

以60萬元成交的周巍畢業創作《周小鬼·雜耍》

  又到畢業季,近期,中央美院、中國美院、廣州美院等各大美術院校陸續舉行畢業作品展,這些匯聚藝術學子們多年學習成果的展覽吸引了眾多買家和藝術機構的目光,畢業生作品儼然成為時下藝術品市場一個“時髦”的板塊。美院畢業生作品為何漸受市場青睞?藏家該如何選購?

  畢業生作品成市場香餑餑

  在不久前舉行的廣州美院畢業作品展上,不少學生的優秀作品主動放棄參與獎金50萬元的許欽鬆創作獎評選,而由畫廊等機構高價買走。為此,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主席許欽鬆發出感慨:“我的獎金比不上那些畫廊出的價錢。”事實上,每年的廣美畢業展中,都有至少一成學生的作品被校外機構買走。在去年的畢業作品展中,就曾有學生的作品創下30萬元的高價紀錄,而這種情況在國內美院已是屢見不鮮。

  近年來,不少畫廊或收藏機構開始把眼光放到美院學生身上,不惜花大本錢直接對有潛力的學生進行投資。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時尚與工藝學院100多名學生的畢業作品日前被邀請到上海外灘的一家時尚奢侈品會所展出,其中一套畢業生參與制作的琺琅餐桌被賣出300萬元的高價﹔而在去年末舉行的首屆大學生藝術博覽會上,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的年輕藝術家周巍的畢業創作“周小鬼系列”的一個雕塑作品,以全場最高價60萬元迅速成交,僅次於“周小鬼系列”的是中央美術學院應屆畢業生的油畫創作《火車》,以27萬元成交。

  據不完全統計,2010年,京、滬、穗共有7個專門針對大學生藝術作品的拍賣專場以及一場藝博會,當年整體大學生作品成交額在600萬元左右。雖然近兩年國內藝術品市場進入了調整期,很多拍賣公司的春秋拍規模均出現不同程度的縮減,但針對大學生藝術作品的拍賣專場和藝博會數量卻不斷增多。今年的大學生藝術作品拍賣專場達20多個,其中不乏保利、嘉德等國內頂級拍賣公司的大學生作品專場。而北京、廣州、西安和重慶還會陸續舉辦專門針對大學生作品的藝博會。有市場人士估計,今年大學生藝術作品板塊市場容量將突破千萬元。

  “隨著近年來大學生作品藝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其市場也被迅速炒熱,在2010年后開始成長為當代藝術市場銷售板塊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兩年,大學生藝術作品所佔的市場份額更是持續攀升。”大學生藝術網作品征集部負責人呂冰表示。從事大學生作品征集多年的嘉德在線作品征集部經理王艷超認為,大學生藝術作品板塊如今已經走出萌芽階段,開始茁壯成長為藝術投資板塊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從近年來通過嘉德在線售出的大學生作品來看,其作品本身的價格都呈現明顯的上行趨勢。

  學生作品潛力大

  畢業生作品因何如此受青睞?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相較於平時的習作和作業,大學生畢業作品的特點是創作時間長,導師指導細致,能代表作者一段時期內的最高水平﹔另外,國內藝術品市場泡沫充斥,收藏藝術品風險很大,但學生作品由於不夠成熟和知名,反而避開了泡沫效應,實實在在的“一分錢一分貨”。

  “誰知道哪朵雲彩會下雨?說不定其中就有未來的著名藝術家。”藏家李先生舉例說明畢業生作品的潛力有多大,對中國新時期油畫藝術發展產生深遠影響的作品《西藏組畫》就是陳丹青在中央美院油畫系研究生畢業時的創作作品,而7張組畫中的一張《牧羊人》曾在北京匡時秋拍以3584萬元成交。

  據了解,在國外,學生畫家群體一直頗受畫廊和藏家的關注,一些著名畫廊經常會和有潛力的學生畫家簽約,用5年甚至10年的時間包裝他們。因為一個學生畫家成名后,必然會大量創作作品。這時,相對數量少的早期作品即使不是很成熟,同樣可以賣出很高的價格。而從國內藝術品市場的發展來看,早些時候,學生作品幾乎沒有走進市場,而2006年開始迅速發展的藝術品市場帶來了少量學生作品,但由於校園環境與市場還有一定的距離,學生作品價格也不高,作品征集規模和投入力度都比較小。從2011年開始,在市場調整的影響之下,多家知名藝術機構開始大力挖掘大學生藝術市場,這使得許多大學生對於藝術作品價格定位有了更充分的認識。

  更適合入門收藏

  相對於早已進入市場的成熟畫家,畢業生的作品價格較低,更容易讓人接受,購買群體也相對廣泛。不少藝術機構的經營者認為,畢業生作品大多在技法、思想上不夠完善,但貴在富有創造性和青春氣息,不“油氣”,投資潛力和上升空間都不小,非常適合入門級藏家或者有空間裝飾需求的人。

  那麼價格親民的學生作品是否沒有投資風險呢?對此,業內專家認為,對於畢業生作品,如果少量購買單純拿來作為裝飾和鑒賞,並不存在太大的風險。但如果有藏家或機構一次性大量買入,依然需要極高的專業能力和鑒別技巧,因為目前大學生藝術作品中依然存在大量問題,作品內容雷同,題材匱乏,單純追求某種表達技巧。甚至很多學生由於過早接觸市場,丟掉了原本學生身上對美的藝術感覺和判斷力,導致作品內容空洞而麻木。對於藏家而言,從浩瀚如煙的學生畢業作品中尋找到有收藏潛力的精品,難度甚至比在拍場尋求成名畫作更高。

  合藝典藏執行總監趙曉璇認為,收藏畢業生作品首先需參考該學生整體的學歷背景,尤其是主要導師。通過觀察近年來藝術品市場上作品升值幅度大的作品表現可以發現,導師對於其學生的藝術創作與發展有著很強的推動作用,目前在市場上受歡迎的畫家往往在校期間的導師就是名家。其次需要觀察學生上學時參加的展覽以及在校專業課成績。最后,要和作者進行交流,藏家可以盡可能與學生本人取得聯系,通過交流來獲得對作者的第一印象,提高自己對於學生畫家未來潛力的判斷。

  此外,對於收藏者而言,等待作品升值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美院畢業生有的繼續從事著藝術創作,有的則中途轉行,因此,對收藏者來說,繼續關注所收藏作品作者畢業后的動向,並保持聯系很有必要。(金 子)

(責編:張卉、赫英海)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