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傳承人進故宮修寶--藝術收藏--人民網
人民網>>藝術收藏>>滾動新聞

非遺傳承人進故宮修寶

劉冕

2013年06月27日08:28    來源:北京日報    手機看新聞

6月26日,尚未開放的故宮慈寧宮,迎來了七八位特殊的客人。他們戴著臨時進門牌,眼神總在文物邊邊角角的破損處盤桓。未來1周之內,這些身懷絕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將進宮學“規矩”,之后開始參與宮廷文物的修繕和保養,逐步對木器家具、宮廷燈具、車馬轎輿、中和韶樂、佩刀佩劍、盔頭、緙絲挂屏等7個類別的文物進行修復保護。

目前,故宮院藏180余萬件文物中,大約百萬件亟待保養,其中一部分需要搶修。但是由於故宮科技文保人員數量有限,難以完成如此重大的工程。昨日,該院與東城區人民政府就“平安故宮”工程院藏文物搶救性科技修復保護合作項目啟動暨安全培訓開班典禮在慈寧宮舉行。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介紹,此次開辦修復工作室只是一個開端,今后將有數十個門類的技藝在宮廷開班兒,更多民間藝人有望進宮修寶。

3.3萬件武備儀仗有望搶修

相比於玉器、瓷器等“名貴”品,很長一段時間內,宮燈、帝后畫像、宮廷日常使用的絲織品等都沒有文物身份,被當做資料類物品雜亂地堆放在庫房裡。單霽翔說:“近年來,隨著人們對文物認識的改變,故宮院藏文物總數達到了180多萬件,這其中大約有百萬件需要保養和修繕。”

這些等待保養的文物中,書畫類大部分需要預防式修繕,18萬件絲織品中很多破損較為嚴重,需要盡快修復。還有3.3萬件武備儀仗幾乎每一件都有損傷,有必要率先修繕。

然而,故宮的修繕力量有限。舉個小例子,故宮參與金屬器修繕的工作人員隻有4人,然而武備儀仗、佩刀佩劍和車馬轎輦等很多門類的修繕過程都需要這個行當參與。文保科技部金石鐘表組工作人員王有亮拿起一柄布滿鐵鏽的佩劍介紹:“劍鞘上用的是鯊魚皮,非常珍貴。但是幾百把類似的劍等著修,我們隻能先緊著要展出的,損毀嚴重的先修。”

修復過程有望對外展示

今后,修復的速度將大幅提高。北京龍順成中式家具有限公司、北京同興和古典家具有限公司、北京金漆鑲嵌有限公司、北京琺琅廠、北京劇裝廠、北京象牙雕刻廠、北京美術紅燈廠、北京百工坊藝術品有限公司、北京昭陽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等東城區企業負責人和技藝傳承人將帶著“高徒”,組成8個工作室,入宮秀手藝。首批將有40人入“宮”。

宮燈技藝國家級非遺保護項目區級代表性傳承人翟玉良站在慈寧宮的配殿裡,隔著圍欄,仔細端詳著一盞落滿灰塵的宮燈。他說:“我這一脈的祖師爺就曾進宮獻藝,當時他是別著腰牌兒,奉旨進宮給太后老佛爺修燈籠。這次我有機會能再次到故宮修文物,感覺壓力挺大,我得好好琢磨祖輩的手藝,爭取精益求精。”

“這些藝人的師傅都可以追溯到清宮造辦處,但是隨著紫禁城變成了博物院,這些工匠不再入宮修繕文物,而是在民間繼續發揚老手藝。”單霽翔以戲裝為例,“劇裝戲具制作技藝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孫穎跟故宮以前就有合作,她們利用宮廷老技藝,復制故宮文物。但今后,她們將參與到文物的修繕過程中,這其中的變化不言而喻。”

隨著民間藝人進宮修寶,故宮也增加新景點。故宮北院區2萬平方米的文保科技用房正在建設中,其中5000平方米將作為展示區,觀眾可以近距離了解工匠修復文物的全過程。

修寶過程將全程錄像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各自門類的專家們進宮修寶,第一課是學安全。柏群的絕活兒是燕京八絕之一的金漆鑲嵌。他給記者展示了一張課表,從9點到16點30分,“宮廷規矩”科目排得滿滿當當。《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故宮博物院防火安全、文物安全、文物修復安全等均在其列。

“平安故宮,安全第一。”單霽翔說,“首批拿出來修復的文物是高規格的,主要是為了讓專家們也有個適應期,雙方都需要磨合。”

經過安全培訓,這些民間匠人都將被故宮納入專業人才數據資料庫,長期作為故宮文物修復保護的重要力量。單霽翔說:“修復的過程會全程錄像,修復完成后也需要科學檢測。后人再次修復這些文物時將有據可依。”

按照規劃,到2020年,“平安故宮”工程將實現中長期目標,博物院的各項工作基本上進入安全健康的狀態,院藏文物科技修復保護合作項目的各項工作任務也將基本完成。屆時,故宮亟待修復保護的大量珍貴文物將得到更好的尊重與保護,呈現出完整、健康的狀態。一大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將得到有效的保護,一些瀕臨失傳的手工技藝將重新振興,更多的傳統技藝得到更好的傳承、保護和發展。

現場

修一駕馬車要動用五六位“大師”

昨日的啟動儀式上,故宮展出了一些即將修繕的文物。其中一駕馬車因體量龐大,格外扎眼。在馬車車棚上拴著一個小牌子,上面寫著“故 168980號 車”。

“從庫房到這兒,一般人步行10分鐘的路程,搬著這輛馬車,10個大小伙子足足走了1個小時。”故宮宮廷部副研究員毛憲民說:“馬車?轆現在還能轉,但是為了保護這駕乾隆朝的古董,一路上幾乎沒讓它著地兒。”

十多年前,馬車可沒有如此貴賓待遇。一位故宮工作人員透露,當時庫房裡堆滿了這類“雜物”,一腳下去能帶起幾厘米厚的灰。類似的馬車故宮至少還有20駕。

近距離看,馬車雖然大體完好,但細節就有點“掉價兒”:車棚裡糊頂壁畫耷拉下一半兒,車轅的大漆起皮兒了,車窗上藤纏的地方斷了線。“修這一件文物,至少得動用五六位民間‘大師’。”毛憲民舉例說,“修車轅屬於漆器、?轆和一些配飾是金屬器,還有藤編類、壁畫類等等。”

清宮造辦處漆作匠人韓啟龍第五代傳人柏德元參加完啟動儀式,大步流星地奔著馬車走過來。他仔細地觀察了十來分鐘,自信滿滿地說:“這活兒,我能干,而且保証能干好。

(責編:孫石磊、魯婧)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