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雲軒首屆拍賣會圖錄封面
嘉德首屆拍賣會圖錄封面
二十年前首次現身朵雲軒的張大千作品 《溪山雪霽》
二十年滄桑巨變,隨著我國經濟文化的發展,人們財富的積累和收藏投資意識的高漲,藝術品收藏拍賣業終於形成,並呈現了前所未有的高潮。當然,這兩年拍賣界和收藏界由於急功近利也為業界所詬病。然而筆者依然樂觀地認為,經過這次調整,我國藝術品市場最終還會反彈上升。只是政府等有關部門還需真正採取有力措施對行業加以治理。
祝君波
靜安希爾頓酒店二樓座無虛席、人潮涌動的場面,鑒定大師謝稚柳先生為朵雲軒拍賣會豐子愷的作品敲響第一槌的情景恍如昨日,而時光已匆匆走過了二十年歷程,撫今追昔,甚為感慨。
今年6月是朵雲軒首拍二十年,也是嘉德拍賣公司成立二十年,京滬兩地的拍賣人先后進行盛大慶祝。大家追尋這二十年拍賣業的發展足跡和歷史巨變,同時也在憂慮中反思經驗和教訓。
應該說,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以后,中國的收藏界進入了一個特殊的時期:由於人們經濟收入上的趨同和平均,收藏家依存的經濟基礎已不復存在﹔由於計劃經濟的模式,私營的業主已經並入國有文物商店,各省經營文物隻此一家,別無分店﹔由於文物經營面向海外需求、為國家創收外匯,所以中國的文物、書畫一直源源不斷地流向海外﹔由於交易在有限的時空個別地發生,所以中國藝術品價格長期被不正常地低估和處於不透明的狀況。筆者從上世紀70年代初入朵雲軒學徒直至90年代主持創立中國第一家拍賣行朵雲軒拍賣公司,對此種狀況深有感觸。
二十年滄桑巨變,隨著我國經濟文化的發展,隨著人們財富的積累和收藏投資意識的高漲,一個新的文化創意產業藝術品收藏拍賣業終於形成,並呈現了數千年收藏史前所未有的高潮。
1. 我國已形成了完整的藝術品拍賣產業鏈。全國有300余家拍賣行從事藝術品拍賣。賣家、拍賣行、買家、媒體、展會、印務、保險,從引進直到形成了本民族的文化產業。2010年和2011年中國拍賣總額兩度超英超美,位居世界第一,佳士得[微博]、蘇富比[微博]壟斷中國藝術品拍賣的歷史終於結束。2011年中國藝術品成交975億元,拉動收藏總額達到了2108億元人民幣。
2.藝術品拍賣改變了中國藝術品流向。中國拍賣協會發布統計,近些年從海外回到我國拍賣的藝術品有11萬余種,其中不乏高價位的藝術品。如早期的米芾《研山銘》、宋徽宗《寫生珍禽圖》,近些年的曾鞏《局事帖》、黃庭堅《砥柱銘》、元代王蒙《稚川移居圖》和《煮茶圖》、元《崇真萬壽宮瑞鶴詩唱和卷》等。更有中國收藏家前往各國,將海外遺珍收歸囊中。1840年以來中國文物一江春水向外流的局面得以終止。這是用市場的力量而非行政手段產生的良好效果,是許多老一代文物界領導所夢寐以求的。
3.藝術品拍賣、出版、展覽,極大地傳播了中華優秀文化藝術,提升了中國文化的軟實力。上世紀80年代,在國際市場由西方藝術家壟斷拍壇的歷史已經結束。2009年起,齊白石、張大千的名字隨著中國競拍人用人民幣舉牌投票,影響力節節上升。
世界Art price發布的2011年全球最昂貴的十大藝術家(Top ten)排名榜,中國藝術家佔有6席,分別為張大千、齊白石、徐悲鴻、傅抱石、李可染、吳冠中。其中張大千、齊白石位居冠亞軍,取代了凡·高、莫奈、畢加索、安迪·沃霍爾這些西方的鼎鼎大名家。這是西方人設計和公布的排行榜,值得我們為之自豪。
4.以拍賣為主要標杆公開透明的價格體系初步形成,我國作為中國藝術品價格高地的地位開始形成。中國藝術品拍賣的高價位由上世紀90年代以百萬元論價,到以千萬元論價,直抵近年以億元論價,與世界名畫價位靠攏。
藝術品拍賣還促進了藏寶於民的國策的落實,促進了鑒定和經營人才隊伍的培養,也促進了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沒有拍賣這一現代的、跨地域的、擴張性的交易平台,藝術品交易做大規模、提升質量的目標也是難以實現的。
當然,這兩年拍賣界和收藏界由於急功近利也為業界所詬病。筆者認為在一個從無到有、由窮到奢的時期,這些問題的出現在所難免但也確實應該引起人們的注意:
一是拍假的問題。暴利的誘惑引發制假售假猖獗,無論美術品還是瓷器、玉器,均不少見贗品案例。目前最大的問題是道德取向顯得蒼白,而法律武器更顯乏力。所以,拍賣業如何建立起誠信,還要走一段漫長的道路。筆者寄希望於一些品牌企業作出表率,同時政府應該有相應的對策,對《拍賣法》的相關條文,盡快做出修改,加大對非法活動的制裁力度。
二是假拍的問題。以筆者在業界工作的經驗判斷,假拍大致有三種情況:一是藝術家、畫廊與拍賣行聯手制造高價位抬高在世藝術家的價位,造成很多拍價未成交而不可信。二是拍賣行同意委托人頂價收取佣金,制造離奇高價位。三是買家一時興起舉下拍賣標的,事后不去付款取貨。這三種狀況波及海外。比例之高,對中國人信譽的負面危害之大,不可低估。對此,拍賣行已一再提高押金,但與發達國家對競買人不付款施以法律重拳、令人望而卻步相比,我們這裡尚無有效手段。
三是拍賣行和市場需求供求失衡的問題。西方二百多年,明智地意識到這是小眾市場,所以,藝術拍賣行並不多見。反觀我們三百多家的同場競爭,是否已超之太過?當初嚴格審批僅有朵雲軒、嘉德、翰海和瀚雅等幾家太過於少,但一下放開出了幾百家寄望於優勝劣汰是否也是教訓?
以上種種加上受經濟環境、買家信心下挫和2011年價位急速攀高影響,2012年拍賣總價、成交率和億元拍品量三項指標下行,引起市場種種猜測。依筆者觀察,以中國藝術品在世界上豐富燦爛的地位考量,以我國貨幣M2達103萬億元總量作為基礎,以二十年客觀上已形成的收藏投資群體而論,經過這次調整,我國藝術品市場最終還會反彈上升。只是政府、拍賣行、藝術家和收藏投資人,還要做很多的艱苦努力,甚至不惜作出犧牲,真正採取有力度的措施加以治理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