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四方舊址:工業文化遺產是去還是留--藝術收藏--人民網
人民網>>藝術收藏>>滾動新聞

紅四方舊址:工業文化遺產是去還是留

2013年06月09日08:32    來源:中國文化報    手機看新聞

面臨拆遷或變賣的鏽跡斑駁的大型機器

空曠的紅四方老廠房

一座充滿紅色記憶的老廠區,究竟是要拆除開發成商業地產,還是應該保留原有的工業遺存,並在此基礎上建造一座工業文化博覽中心,挖掘其蘊含的文化意義,為子孫后代保留一份珍貴的歷史記憶?這在當地引發了一場全民性大討論,這座紅色舊廠區究竟該何去何從?

近期,中鹽安徽紅四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紅四方”)舊址改造一直備受外界關注。日前,安徽省總工會收到中華全國總工會批復,同意安徽省總工會建設合肥工業文化博覽中心暨勞模公園,保護和利用好中鹽紅四方舊廠址工業遺產,紅四方舊址可能會成為合肥勞模公園的選址。其實,早在今年安徽省兩會期間,就有15名人大代表提出議案,在紅四方舊址上建造世界上唯一的“中國小氮肥工業紀念館”,保留中鹽紅四方舊廠址內現有的廠房、生產線及生產設備等工業遺產。然而,時至今日,紅四方舊址究竟是保留還是拆掉重新規劃,仍無定論。

不可復制的工業文化遺產

紅四方始建於上世紀50年代,位於安徽省合肥市政務文化新區,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后視察過這裡,給紅四方留下了難忘的“紅色記憶”。在幾十年的發展歷程中,紅四方創造了很多全國第一:中國第一個生產小氮肥的企業,1971年建成中國第一個小聯鹼廠,之后,化工部在全國推廣建設了1573家化肥企業,這在中國乃至世界化肥發展史上都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工業現代化的推進,2008年底,中國鹽業總公司重組了包括紅四方在內的合肥市原有三家化工企業,投資114億元,在肥東縣合肥循環經濟示范園啟動建設新區生產基地。2012年元旦,紅四方位於祁門路12號的舊廠址正式停產。如今舊址內的老設備面臨拆遷或變賣,記者在紅四方老廠房內看到,鏽跡斑駁的大型機器似乎在訴說著過去的輝煌。相關人士表示:“這些老設備一旦拆掉便不可再生,而開發房地產,最多是建一個小區,但如果能將這些老廠房部分保留,讓市民能在老機器旁品茶聊天、回味歷史,是難能可貴的。”

據悉,合肥市1951年到1962年建成的大中型工業企業已全部停產,其中大部分廠區都已拆除,寶貴的工業遺產沒有得到保存,更談不上保護和利用。“拆掉富含工業文明的老企業、老設備很可惜,這是不可再生的資源。如果能合理開發,將會為一個行業和幾代人留下美好的記憶。”紅四方總經理方立貴表示。他建議,保護和利用好具有深厚文化內涵、設備保存完好的紅四方舊址,保留小氮肥工業遺址,同時對舊址進行局部改造,建立合肥第一座集文化創意、影視制作等為一體的工業文化博覽中心。

專家獻策 謀求舊址新發展

將廢舊廠房打造成工業博物館和影視文化基地,究竟是否可行?該如何科學合理規劃和推進?在紅四方老廠房改造專家論証會上,專家們對舊廠房改造紛紛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他們認為,將紅四方舊址開發成集紅色記憶、工業文明、影視文化、旅游經濟於一體的文化博覽園,對記錄合肥工業發展歷史、填補安徽工業類文化產業空白具有重要意義。

一些專家對舊廠址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有人希望能夠保留舊廠址,保留一個行業的記憶乃至幾代人的記憶,甚至希望能夠利用舊廠址的廠房、設備等打造合肥的“798”。

國家一級編劇侯露認為,這種“原汁原味”的完整工廠是國內外難得的拍攝基地,借鑒北京798藝術區的模式,可以將這裡改造成藝術創作和經營場所,給省內畫家、書法家、工藝美術大師一個集中展示作品的場所。

紅四方舊址是塊紅色土地,如何將紅四方的舊廠房充分利用起來,安徽省經濟學會會長程必定表示,紅四方歷史悠久,要把有價值的文物保留下來,搞活文化產業特色。他建議,做好紅四方舊址的保護、開發和利用工作,對廠區內遺留的建筑進行改造、修整、翻新,改變其功能,保持城市的固有文脈,創造城市新空間,充分體現合肥地區工業遺址的文化價值。

安徽省文學學會會長唐先田表示,如果僅僅把舊址的490畝地賣掉作為純商業開發,太急功近利。把很多有價值的歷史遺址破壞掉,令人惋惜。要認識到保護文化價值的意義,做一些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事情。他建議,應按照整體保護和活態保護相結合的思路,對紅四方舊址進行保護、鑒定和開發。

據介紹,有關方面已對紅四方舊址的開發利用形成初步思路與規劃,比如在此建設工業歷史博物館、工人文化宮、勞模公園等,利用可用建筑物和改造新建建筑物,建設集文化創意、影視制作等為一體的工業文化博覽中心。全面提升合肥市的城市文化品位,打造新的旅游文化產業基地。

安徽省委宣傳部原政研室主任張文才認為,安徽省目前缺少既有歷史紀念意義又具備創作條件的創意產業基地,動用多種手段,開發具有保護意義的遺址。安徽需要打造文化產業新的業態,如果策劃得當,這個面向大眾、面向社會的項目,將兼具社會、文化和經濟價值。

由於紅四方舊址地處政務文化新區,周邊有博物館、體育館、報社、電視台、出版社,建設文化博覽園具有一定的區域優勢。安徽省人民政府參事錢念孫說:“綜合性文化開發比完全商業開發更具價值。”他建議,有關方面應將保留工業遺址與發展文化產業更好地結合,進一步論証並形成可行性報告,做好定向定位,將紅四方舊址改造的關鍵項目融入合肥市整體規劃。

科學論証 實現效益最大化

為使紅四方工業遺產保護與更新工作更加科學合理,紅四方在部分保留和改造現存建筑物的前提下,重組紅四方廠區用地功能,保留工業遺產的價值,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實施保護更新,這樣才能使記載著工業和城市發展史的鏈條不斷裂。紅四方出台了保護與更新策略——《工業文化博覽中心概念性方案設計》,方案指出將在舊址上建立由“中國制造”轉向“中國創造”的研發中心、與工業遺存相結合的國際文化藝術中心、工業歷史博物館、工人文化宮、園區中央景觀廣場、勞模公園、影視文化產業園及其配套設施。

集產、學、研於一體的研發中心與合肥現有的40多所高校共享,為安徽工業轉型提供良好的科研環境﹔國際文化藝術中心主要利用原有產區內的工業遺存,在空間位置上與新型工業研發中心和影視文化產業園等功能區緊密結合﹔在保証建筑主體不變的前提下,將紅四方復合肥原料庫建成合肥第一座歷史博物館﹔建立工人文化宮,包括健身中心、文化藝術中心、培訓教育中心及綜合服務中心,內設體育館、多功能演藝廳、劇場、培訓學校及展覽廳﹔將園區內原有的氧化溝回填,改造為園區中央景觀廣場,設置勞模雕塑等重新組織景觀系統﹔以園區內原有的設備及建筑為基礎,經過環境和景觀改造處理,將其改造成工業題材影視拍攝基地,為使其功能得到延續,將緊靠影視基地南側的壓縮廠房改造成影視中心,完善園區文化功能,同時完善工業文化博覽中心配套設施,如特色商品零售店、餐飲區等,完善整個博覽中心的功能。

“我們將吸收社會方方面面的意見,進行科學規劃論証,制訂切實可行方案,實現經濟、社會、文化、生態效益的最大化。”方立貴表示,保護舊址,合理開發,除了具有尊重歷史、傳承文化的重大意義外,還能夠解決大批人員就業的現實問題。(記者 裴秋菊)

(責編:魯婧、赫英海)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