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天津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考古人員近日對天津武清區一工地發現的古代墓葬進行了考古發掘,共發掘出古代墓葬10座,出土不同質地文物近百件。
天津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考古部專門負責此次考古發掘的項目負責人相軍介紹說,此次工作共發掘古代墓葬10座。其中,西漢墓1座,為土坑墓。墓室尸骨無存,僅見殘存槨板一塊。墓葬內出土的隨葬品有陶壺、陶盒、陶罐、陶豆及五銖錢。
東漢墓葬發掘7座,皆為磚室墓。這7座墓葬均遭盜擾,但墓葬構筑材料及方式均有鮮明特色。其中一處磚室墓為夫妻合葬墓,尸骨保存完好。
北朝時期墓葬發現2座,均為磚室墓,無墓道。這兩座墓葬呈南北向排列,墓室均南寬北窄,呈“大小頭”形狀。其中一處為夫妻合葬墓,尸骨保存較好。出土器物有夾砂灰陶罐、夾砂灰陶壺以及銅鐲、玉劍彘、簪、墜、水晶飾件、鎏金銅鋪首等文物。
相軍表示,這10座墓葬年代涵蓋了西漢、東漢及北朝時期,跨越了七八百年歷史。這批墓葬盡管盜擾嚴重,但仍出土了玉、水晶、銅、鎏金、陶等不同質地文物近百件。
考古專家表示,此次考古發現的古代墓葬,說明在武清城區的西北,龍河與北京排污河以南的一帶,至少自戰國以來就有人類在此居住生存,並且延續不斷,留下了豐富的古代遺存。(周潤健)
(責編:赫英海、魯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