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神秘而斑斓的藏羌织绣世界

郭珊

2016年08月26日08:14  来源:南方日报
 
原标题:走进神秘而斑斓的藏羌织绣世界

  刺绣作为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手工技艺之一,其名曰“针绣”,俗称“绣花”,以绣针引彩线,按设计的花样,在织物上刺缀运针,以绣迹构成纹样或文字。我国的刺绣历史源远流长,据《尚书》记载,4000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规定“衣画而裳绣”。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中国民间刺绣已成为一种极具表现力的艺术品。

美丽质朴的藏羌织绣传统服饰。

  美丽质朴的藏羌织绣传统服饰。

  中国土地广袤,民族构成多元,造就了丰富及差异巨大的地域文化,刺绣也是千差万别。不同的色彩偏好,不一样的针法技巧等,造就了中国色彩斑斓的刺绣世界。其中,孕育于四川省西北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藏羌织绣,和四大名绣“苏绣、粤绣、蜀绣、湘绣”一样,都是中国传统刺绣艺术中的一种。本期风物邀请您与笔者一起走进藏羌织绣神秘而绮丽的世界。

  1 多民族融合的神奇大地

  千余年前,雪域高原的松赞干布派出的藏兵一路向东,浩浩荡荡地开向了大唐帝国西部边陲,在他美丽的妻子——文成公主入藏之处驻扎下来。当年,这是一片蛮荒之地:在今天地图上看,此地位于四川西北与青海、甘肃、西藏交界处;长江、黄河、大渡河的源头流经此地;横断山系将大地割裂,沟壑纵横,雪山深谷相映成趣……威武雄壮的藏兵带来了吐蕃文化,与当地文化融合,在墨尔多神山守护之地散布开来,形成了今天的“嘉绒藏区”。吐蕃人和古代羌人、汉人长期融合,形成了藏族的一个分支——嘉绒藏族。他们与以畜牧业为主的其他藏民不同,主要从事农业种植业。这一区域养育着藏、羌、汉、回等多个民族,因此嘉绒藏族的民俗文化具有多民族融合的特征。如他们的刺绣头帕、绣花鞋和腰带等装饰与羌族形似,风俗和习性上又深受汉族的影响。

  这是一片雄奇瑰丽的土地。这里有高耸入云的雪山,有高山草甸,有九曲黄河,有星罗棋布的高山海子,有美女如云的丹巴美人谷,还有山谷和冲积平原里那一块块青稞田地……这是造物主赐予嘉绒藏民的财富。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建起了气势宏伟的碉楼,建起了层层叠叠的五明佛学院,建起了庄重肃穆的德格印经院……这矗立群山的碉楼,和他们心中虔诚的信仰,如同墨尔多神山一样守候着养育他们的土地。

  藏羌织绣核心传承人、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杨华珍(右)在指导弟子。 图片由成都华珍藏羌文化博物馆提供

  藏羌织绣核心传承人、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杨华珍(右)在指导弟子。 图片由成都华珍藏羌文化博物馆提供

  这里的谷地山间遍布着红白色相间的寨子,著名的甲居藏寨也在这里。千百年来,嘉绒藏民在这漂亮的寨子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心灵手巧的嘉绒姑娘们,承受着这大地的恩惠,她们收割青稞、放牧牛羊、采摘果实,用美妙的歌喉和热情的锅庄庆祝节日和丰收。在农闲时节,她们拿起针线,为自己和亲人绣着头巾、衣服和云云鞋。

  手工编织、农业和畜牧业是藏族的三大传统产业,作为必需的生活用品,藏族编织的用料主要以本地所产的牛羊毛为主。编织技巧也非常普及,几乎家家都有一部编织机、一柄纺线锤。嘉绒藏民的编织刺绣技艺至少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嘉绒藏族的挑花刺绣逐渐吸收了羌族、汉族刺绣的特色,又融入了藏民族的信仰和生活观念等,致使嘉绒藏族织绣技艺更臻成熟,自成体系,并一直传承至今。

  2 爱情的象征——“云云鞋”

  藏羌织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心传承人、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杨华珍是藏族人,出生于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在这里,每个寨子的姑娘很小就会跟着外婆、母亲学习刺绣,它成为当地妇女心灵手巧的一种象征。所谓“一学剪,二学裁,三学挑花绣布鞋”,她们从小便受到严格的训练。杨华珍从6岁开始随母亲学习藏族编织挑花刺绣技艺。

  当地姑娘们学习刺绣一般都是从缝补衣物开始,衣服烂了就自己补衣服,慢慢就会绣花了。她们的头帕、围裙、嫁妆都要自己绣,包括最具有代表性的云云鞋。“听说情哥要远行唉,阿妹心中难舍分哟;送哥一双云云鞋啥,腾云驾雾快回来呀。”这是姑娘们唱给他们心爱人的情歌,其中的“云云鞋”就是爱情的象征。姑娘们憧憬着爱情的美好,心怀对爱人的思念,她们把这种憧憬和思念化成那高原上升腾的祥云,化成那花开绚烂的高山杜鹃,把祥云和杜鹃的图案绣在微微翘起的鞋尖上,绣在如船舷一般的鞋帮上。

  关于“云云鞋”还有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一个生活在湖泊中的鲤鱼仙子用天上的云朵和湖畔的杜鹃花绣出一双漂亮的“云云鞋”,赠予一位赤脚牧羊少年。它将“云云鞋”送给少年时也将爱情绣在了上面,他们也因之成为一对儿幸福美满的夫妻。

  到现在,羌族部分地区仍保留着这样一种传统民俗:小伙子只要同姑娘恋爱,就要穿上姑娘所赠的亲手挑绣的“云云鞋”,鞋子就是双方的定情信物。羌族姑娘在出嫁头天的“花夜”,还要唱一连串古老的情歌。

  “云云鞋”一针一线里面满满都是期待,满满都是情义。藏族和羌族的姑娘们在绣“云云鞋”时,想象着未来心爱的人,想象着自己身穿最漂亮的礼服,戴上最美的头帕出嫁的样子,不经意之间就羞红了脸。时间就这么安静祥和地过了上千年,杨华珍也是其中一个。

  不过杨华珍说自己同母亲、外婆学针线,常常都不按照规定的针法套路来,喜欢打破规律性,自创针法。在她16岁时,就因为手艺出众,常被长辈夸赞,并在当地小有名气。20岁出头的杨华珍就掌握了祖辈留下的技艺。如今杨华珍与藏羌织绣相伴了数十个年头,比起别的藏羌女人,杨华珍却为这门古老的手艺付出了更多心血。这一切,除了现代化发展带来的冲击,年轻人不愿意学习这些传统的手艺以外,更大的打击来自一场令人哀痛的自然灾害。

  3 大地震之后的手艺自救

  2008年的汶川地震,震动全川,摇撼全国,在瞬间夺去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整个四川地区的羌族人口瞬间减少了。当时杨华珍还是《阿坝日报》的一名摄影记者。当时她正在工作的路上,地震突然到来,她成为没有被滚落的山石掩埋的幸运者。但是,身边有人已经血流不止,看到那样的场景,她感觉有心无力。

  在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看着很多藏羌同胞失去了家园,杨华珍痛心不已,她希望自己能做点什么。不久之后,她就向《阿坝日报》交了退休报告,并于2008年8月牵头成立了阿坝州藏族传统编织、挑花刺绣协会和羌绣协会。就这样,她放下相机,拿起绣花针,带领当地的妇女靠手艺生产自救。她觉得,这样既可以让她们赚钱,把原来生活中的消遣变成今后谋生的手段,也希望让藏羌文化及藏羌织绣工艺得到延续。

  当年,她带着10多位羌族、藏族老大姐走出大山,来到了四川省会成都。“那些老姐姐们都是第一次走出大山,很多人连怎么过马路都还不知道。”她们在成都租了个几百块钱一个月的房子,吃住都在一起,自己做点绣品就拿出来卖。这段时期,杨华珍遇到了很多困难,吃不起饭是常态。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就因为当年自己的这份选择和坚持,使藏羌织绣被很多人接受并认可,也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和帮助。

  2009年5月12日,“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纪念日,杨华珍在成都文殊坊成立了“藏羌绣苑”(现为藏羌文化博物馆),将之作为保护和传承藏羌织绣的基地。2011年10月,她又在汶川县映秀镇设立了“中国汶川藏羌绣传习所”,开辟了“传承人+协会+公司+农村合作社”的传承模式,带领着大批乡亲们靠着祖宗传下来的手艺改善生活。

  如今,走进位于成都的藏羌织绣博物馆,只见这里的装修颇具民族风情,几个羌族姑娘正靠着窗边低头刺绣,神态恬静而安详。博物馆一楼是藏羌织绣产品的展示售卖场地,杨华珍早已意识到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必须与现代潮流相结合才能得到发扬与传承。因此,这里的藏羌织绣产品已不再是单纯的手帕、头巾和“云云鞋”,而是兼具传统民俗特色和现代设计感的藏羌织绣绣品。这里有诸如桌旗、杯垫、鼠标垫、披肩、提包之类的家居、服饰用品,还有很多水墨山水画一般的绣品。这些都是杨华珍的作品,她借用汉族的三角针法和乱针绣技法,将阿坝地区的美丽山水、草原、藏寨的人文风情表现得立体又生动。

  博物馆的二楼收藏了数百件和藏羌织绣有关的藏品。藏品里有古老而齐全的藏羌织绣图案、织绣成品、古籍经典、织绣用品、棉麻丝绸及毛纺织品等,这些都是杨华珍费尽心力从家乡收集起来的。她说这是藏羌织绣的宝库,她时常在这里获得创作的灵感。

  4 社会变迁之下的跨界之路

  对于杨华珍来说,她的灵感源头就是她的家乡阿坝州,她的全部作品都立足于家乡的人文风情。她喜欢收藏与藏族、羌族文化相关的东西,比如唐卡、服饰、绣品、用具……直到现在,杨华珍也常回老家去采风,到寺庙、农舍、牧场去寻找创作素材。

  现在,杨华珍除了对嘉绒藏族编织、挑花刺绣的技艺进行了整理外,同时还将盘金绣、扎绣等技艺进行发扬,并充分运用于藏族唐卡画的绣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杨华珍研发的盘金绣唐卡风格典雅,有一种独特的神秘感。近几年来,由她组织创作的两幅高21米、宽15米的巨幅唐卡——《释迦牟尼讲经说法》《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以及一幅高9米、宽7米的《五部文殊菩萨》,在近几届成都非遗节上陆续亮相,都获得了最高奖项。

  据她介绍,早些年间,四川藏区缺少制作刺绣唐卡的蚕丝线,大多数藏族妇女虽然会绣一些生活用品,但唐卡绣制却如一种世外武功,是一套独特的训练体系。刺绣用的针相当于画师手中的画笔,刺绣用的彩丝线相当于画师调色盘里的色彩,而各种针法在起落针时留在面料上的针迹,又相当于画笔在画布上留下的笔触。画家随意的一笔,需要刺绣工艺师穿引千次才能完成,可谓“一笔千线”。同样尺寸和复杂程度的唐卡,刺绣所用的时间是手绘唐卡所需时间的数倍。不过嘉绒藏族居住区域与汉族接近,再加之临近四大名绣之一“蜀绣”发祥地成都,所以嘉绒藏族对于唐卡的刺绣工艺掌握相对比较娴熟。藏羌织绣唐卡虽没苏绣唐卡精细,但还是有其独有的价值和特色。

  除了研发盘金绣唐卡,藏羌织绣还通过艺术家们的大胆尝试,向着时尚跨界发展。2014年11月12日,在上海,藏羌织绣保护项目与某化妆品的跨界合作正式发布。杨华珍为该品牌的特色产品特别设计了两款具有深远寓意的藏羌织绣图案 ——“source of life(生命之源)”与“external youth(青春不朽)”,分别刻制在瓶身包装上。藏羌织绣的这次跨界合作是一次前所未有的碰撞,是一次传统与时尚结合的尝试。杨华珍将大山深处云朵上藏羌族妇女美丽而朴素的能量,带进了都市日常生活的审美中。

  “藏羌织绣最独特的地方就在于以刺绣的方式,把独特的文化表达出来,我们所刺绣的图案都是反映我们的生活,技艺只是我们的一个媒介,表达的图案和内容才是我们创作的灵魂。”正如杨华珍所说,一切的手艺只是手段,而创作的灵魂才是传承之道。

  她相信,藏羌织绣不仅蕴含着每一个藏羌姑娘生活的理想,还能表达更多人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为此,她一直奉行着“传承过去,走向未来”的坚定信念,让藏羌织绣这一朵民族文化的奇葩绽放得更加灿烂夺目。

  风物辞典

  藏羌织绣是“嘉绒藏族编、挑花刺绣”和“羌绣工艺”的合称,是在继承古代少数民族挑花刺绣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来的,主要分布在四川甘孜阿坝一带。刺绣的针法除多采用挑花外,尚有纳花、纤花、链子扣和平绣等几种,题材大都是反映现实生活中的自然景物,如植物中的花草、瓜果,动物中的鹿、狮、兔、虫、鱼、飞禽以及人物等等。2011年5月23日,藏羌织绣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责编:潘佳佳、鲁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