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美学 当代新生

2016年08月15日08:43  来源:中国文化报
 
原标题:古典美学 当代新生

  红酸枝柄镶嵌银錾刻玉兰缂丝蝴蝶团扇

  清代牙柄织锦团扇

  红酸枝柄苏绣白菊团扇

  天使之翼 清代和田白玉镶翡翠松石锁骨链

  □□ 本报记者 景晓萌

  在当今时代,如何传承传统手工艺,并使其符合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及审美习惯,成为很多手工艺设计者共同思考的问题。本期艺术创客系列报道,关注的是专注于团扇设计的李晶和从事古董珠宝设计的王玺。他们从中国传统美学出发,通过对古老手工艺及原材料的发掘、研究与传承,并融入现代审美元素、制作工艺及设计理念,创作出既蕴含古典气质,又符合现代人欣赏及使用习惯的作品,让古老的手工艺重新焕发青春。

  李晶:古风团扇的当代传承

  最近,超模刘雯的一组复古时尚大片走红网络,而这次走红的原因之一在于她手中所拿的团扇,这把团扇的设计者李晶因此成名,他的嗜闲居团扇工作室也迎来了大批访客。

  跨界艺术 古老团扇迎来时尚蜕变

  外表斯文儒雅的李晶看起来颇有文艺气息,而他进入艺术领域也可以说是半路出家。大学本科时期,李晶就读于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后他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转而选择考研。出于自幼对艺术的爱好,他选择了平面设计专业,并取得了专业第一名的好成绩,这也成为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2009年,在考研的过程中,李晶开始接触古董,从点翠、老银饰,到团扇、折扇,中国传统工艺深深吸引了他。而在此之前,李晶一直是京剧、昆曲的忠实粉丝,甚至还专门学习过。原有的基础加上对传统工艺、文学的兴趣,李晶的创作方向逐步确立在对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2013年,李晶来到江苏省苏州市并创立了工作室,专门从事团扇设计。他的创业并未等到毕业后,而是在研究生阶段就已开始,“在此之前,经常有朋友拿老扇子请我复原,或是设计新扇子,做得多了,慢慢得到大家的认可,工作室的成立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李晶设计的团扇种类丰富,材质多样,缂丝、点翠、宝石镶嵌、刺绣等都成为团扇的表现语言,不仅是扇面,扇骨、扇柄也有着独特的设计与精致的工艺,使人们印象中普通的团扇成为既有浓郁中国古风,又兼具时尚特性的艺术品。

  在他看来,当代的审美与传统的审美本身并不矛盾,古今中外对美的追求是一致的。现代人追求素雅,崇尚本真,而李晶所做的,是深挖中国式的文人审美,把古代国人对美的高品位在当代重现,而这一重现过程,便是古典材料、意蕴与现代审美、工艺等各方面的融合。

  以“红酸枝柄素缂丝面镶嵌清代点翠团扇”为例,缂丝的扇面和其上的点翠是老的,镶嵌工艺是西方式的、现代的,追求的是清代宫廷审美。作品既保留了清代的审美,又结合了现代人的欣赏习惯,虽然售价较高,但仍得到普遍好评。

  术业专攻 追求简约和谐之美

  在李晶的设计中,他遵循的原则是“美与协调”。他并不喜欢繁复工艺的累积,而是关注整体搭配是否恰当、舒服。在他看来,一把优秀的团扇并不意味着材料的昂贵,它的扇柄可以很便宜,扇面也可以是简单的缂丝,但整体搭配出的美感远远超过其自身价值。

  比如备受顾客欢迎的“玉兰”团扇,在缂丝扇面上,一只五彩斑斓的蝴蝶正望着画面下方,两朵银片錾刻的玉兰,花瓣与枝叶凹凸有致、铿锵有力。柔软的缂丝与坚硬的银錾刻,表达出生命的温柔与坚韧。

  在成立工作室之前,李晶曾经在苏州寻访了多位手工艺老师傅,工艺涵盖了缂丝、刺绣、木匠、大漆、折扇、烙画等方面。目前,很多手工艺师与李晶保持着合作关系,由李晶负责团扇的主体设计,再交由专业手工艺师完成相应的工艺。

  李晶强调,由于团扇集多种工艺于一身的特殊属性,自古以来团扇制作都不是由一个人独立完成,而是多人合作的结晶。“专业的事情要交给专业的师傅去做,我一个人不可能学会所有的工艺,对于自己不会做的工艺,我会去了解其中的过程,以及容易出现的问题,这样才能在整体上进行把控。”李晶表示。

  目前,嗜闲居团扇工作室的团扇作品价格在一两千元到上万元,多数集中在3000元至5000元,销售情况也比较理想,“7月份卖了将近200把。”李晶表示,现在团扇的销售主要靠口碑,此外也是由于这个领域的市场接近空白。独树一帜的李晶对未来并没有宏大的野心,“顺其自然”依然是他的宗旨。他透露,未来计划再恢复一些老工艺,让更多传统手工艺在团扇上复活。

  龢盒:古董珠宝融入现代生活

  龢盒骨董珠宝设计(以下简称“龢盒”)的工作室位于浙江杭州霞湾巷8号富义仓。在这座与北京南新仓并称为“天下粮仓”的古老建筑里,龢盒的存在并不突兀,反而为古建筑延续了新的生命。

  《尔雅》有云:“大笙谓之巢,小者谓之龢。”“龢”的本意,就是小笙。如同那些被时间遗忘的美好古物,随着时间流逝,它已很少被人使用。在龢盒创始人王玺看来,“龢”这个字就像古董珠宝一样,看似无用,其实它本身就很美。通过新的设计,龢盒让古董珠宝的美丽得以再现,并成为当代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化繁为简 延续古董饰品的生命

  王玺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古董珠宝和艺术设计一直是她的个人爱好。毕业后,王玺并没有立即走上珠宝设计的创业之路,而是尝试了多种工作,如广告设计、房地产策划、古玩城项目等。在王玺看来,这些经历并不是创业前的弯路,而对她之后进入珠宝设计颇有益处,“做创作,重要的是在于对生活的理解,经历社会的锻炼后再回来设计反而更有感触,相比直接从事珠宝设计,有更丰富的经验积累。”

  龢盒的珠宝首饰都是对古董老料加以重新利用,并赋予其当代的审美。王玺表示,所谓的“老料新用”,并不意味着完全再现传统的古董修复,而是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加以革新,让古董拥有新的生命。“我会把传统的好的东西保留下来,但更考虑的是现代人的审美以及佩戴问题。我的作品使用的都是老材料,本身就透出古典的气质,并且在设计上不太会再去强化古老的概念,反而会融入新的元素,让它在传统中有当代的审美。”王玺说。

  在设计理念上,龢盒崇尚化繁为简。王玺介绍,古代的饰物做工通常较为复杂,尤其是一些大件,层层叠叠、精雕细琢,其中一些小的配件经过重新设计之后,完全可以自成一体,也更符合当代人的审美。

  如名为“天使之翼”的清代和田白玉镶翡翠松石锁骨链,精雕细刻的和田玉被巧妙地设计为一对翅膀,大颗松石位于中心,加上翡翠的点缀,清雅而又华贵;名为“恋恋风尘”的点翠镶白珊瑚松石锁骨链,古老而精致的点翠位于吊坠两端,中间以雕刻花朵的白珊瑚连接,在松石的点缀下,于古意中流露出现代感;名为“金枝玉叶”的明代镶红宝足金花和田玉吊坠,红宝石花芯点缀在金色精雕花瓣上,在温润的和田玉衬托下熠熠生辉。

  坚守品质 满足佩戴者个性需求

  和很多古董珠宝不同的是,龢盒的饰品都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这就要求作品不但要有设计感,还要满足用户的购买心理和实用需要。王玺表示,龢盒的古董珠宝既不是简单的装饰物,也不是遥不可及的艺术品。与很多设计师让珠宝作品承载观念性或内涵性元素不同的是,王玺认为,对归属于工艺美术范畴内的珠宝首饰来说,观念的表达并不是首位,最重要的还是要让佩戴者感受到其中的美感,并为佩戴者的个性表现留出空间。

  在设计中,王玺有着自己的原则:首先,选材必须是真材实料;其次,材料的品质一定要好;再次,在将顾客原有的珠宝进行改良设计时,也是有选择的,她接受的都是比较有特性,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大众款式。此外,在设计时,王玺还会充分考虑消费者平时的爱好,比如喜欢看的书、电影,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等,以此深入了解他们对首饰的审美。

  据了解,目前龢盒的珠宝作品以网络销售为主,价位在几千元至几万元不等。虽然价格并不低,但由于其独特的设计、精湛的做工、优秀的品质,成立两年来,龢盒已拥有不少固定客户,在圈内也逐渐小有名气。

  然而,伴随着龢盒的成功,抄袭作品的现象也屡次出现。不同于很多设计师对抄袭现象表示出的无奈,王玺用“愤怒”一词强调自己的态度。有人说,“被抄袭意味着你的成功”,对此她并不认同。“我担心的并不是抄袭者会影响到自己的创作或利益,因为抄袭者永远是走在后面的;而抄袭的行为会让人们对‘原创设计’的概念产生误读。”尽管前路并不平坦,王玺依然在坚持。她并没有给龢盒制定详细的发展计划,一切都是顺其自然:“龢盒是一个装满古典美好与未知的盒子,它将随时创造惊喜。”

(责编:潘佳佳、董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