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书大学问” 连环画艺术探析

冯远

2016年08月08日08:19  来源:中国文化报
 
原标题:“小人书大学问”

  冯远

  连环画(俗称小人书)作为一种普及性文化读物,在中国各类非专业知识的读物出版中,受到不同文化阶层的喜爱和欢迎,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其覆盖面、读者群、销售量之大,是今天无法想象的。我们这代人最早都是从连环画中接触中外名著、历史故事和优秀事迹等,然后再去阅读原作。现在看卡通动漫长大的年轻人,也许想象不到这种普及读物曾经对青年人成长带来的影响。

  早期的连环画表现手法相对简单,但后来当相当多专业美术人才介入连环画创作后,就赋予了连环画艺术表现的多种形式和艺术品格的升华。同一个题材,在不同的艺术家笔下,可以画出不一样的风格和情调。只是由于连环画多是以低齡儿童和青少年为对象的普及性读物,所以纯艺术或者高雅艺术的艺术家,常常瞧不起连环画。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许多在中国美术史上非常重要的前辈艺术家,如程十发、陆俨少、李可染等都从事过连环画创作。从这个意义上说,连环画艺术中出大师。而且连环画这门艺术,也是培养艺术大师极好的学习途径。作为一个艺术门类,连环图画和独幅绘画有异曲同工之妙,对艺术的追求同样也是无止境的。

  “小人书大学问”,连环画涉及到对文字脚本的构思、对社会生活的观察、对历史知识的读解、对表现内容的理解和准确表达,要求全面综合的艺术修养。还需要画家具有较高的造型能力和表达水平,需要驾驭人物形象特征、特定环境的选取、构图的组合、形式感的设计以及整部连环画的艺术风格。这需要连环画家具有故事再现和展开想象表述的能力,多个人物情节的展开要设计,主要人物的心理状态要通过面部表情来塑造刻画……连环画家就像是集编、导、演于一身的电影艺术家。

  现在各种动画、动漫、卡通艺术等很受青少年和学龄儿童的喜爱,实际上这是连环画艺术样式的变种,只是更加世俗化、低幼化、浅显化。它们是从连环画艺术长出来的一支多叶的形态,只是不同的形式满足不同年龄层次读者的需求。艺术创新是没有止境的,连环画未来不知道还会发展出什么样的新样式。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艺术表现的内容只有与真善美有关,才能打动读者和观众。

  由于卡通动漫受到青少年的喜欢,许多作品常常为迎合小读者喜欢的风格,而过于动漫化、夸张化、趣味化。这容易造成概念化的人物,千篇一律的美女形象,都像是日本动漫里的形象,眼睛大而无神,缺乏个性特色,这已经影响到当代影视中的造型了。连环画艺术是在审美中完成文化教化和传承的,如若变成纯粹的娱乐性则是要警惕的。过于注重娱乐,会稀薄思想,淡化其自身所要承载的内容本身。

  无论什么样的艺术形式,都有它合理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尤其是在今天提倡多样化创新的背景下。但连环画在强调思想性、传达价值观和审美理想之外,在艺术表现上对观众还应起到引领、完善、提高他们艺术鉴赏力的职能,要在普及的基础上向文化和审美的高处提升。艺术形式上不能随波逐流,要有引领观众趣味和审美鉴赏力的艺术追求。

  传统连环画基本上是用写实的方式表现故事情节,人、读者、生活的关系很近。现在的卡通等多已经变成童话传奇故事,同现实生活关联越来越少、越来越远,与现实生活有了疏离感,这是需要重视的。卡通读物不能仅仅是有趣的主题、好看的形式,在内容中还要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性,追求人格魅力的培育,承载文化内涵。

  这些年观众的需求口味发生变化,连环画艺术面临如何创新发展的问题,还想回到当年的辉煌不无可能。现代人很难静下心来读一本小说或稍长的文章,反而对浅显直接的快餐式、即时性文化艺术形式感兴趣,但背后带来的是思想的平面化以及知识摄入的即时性和快捷化,很难留下深刻的影响,这是当下流行文化中需要注意的。快、新颖,但过后难以留下什么,速生也容易速朽,这是挺可怕的。

  (作者为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

(责编:潘佳佳、鲁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