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玉带钩发展历史浅析

2016年08月05日15:49  来源:人民网-书画频道
 

在中国种类繁多的古代玉器中,有些玉器并没有延续至今,它们或因缺乏实用性与时代脱了节,渐渐被边缘直至消失。帝王们的喜好程度往往决定了一种玉器的存在与否。但在漫长的中国五千多年历史中,有一种玉器从新石器时代出现,直到现在都从未消失过。今天的玉器爱好者们依然喜欢它,玉器的制作者也仍在制作,喜欢古玉器收藏的玩家藏家们几乎都有收藏它。它就是——玉带钩。

玉带钩存世数量较多,古代帝王将相士大夫们喜用玉带钩来作为装饰品或或实用器,帝王们入土后的随葬品中也多包含玉带钩这种器物。

带钩是由钩首、钩颈、钩体、钩面、钩尾、钩柱、钩钮组成,材质有金、银、铜、铁、玉、石、木、牙、琉璃等,带钩大多是用来束腰的革带用钩,同时在出土墓葬中还发现有少量的有钩挂佩物的作用,在造型上常见的有水禽型、琵琶型、棒型等。

初始期:商周、春秋、战国

参照上海青浦出土的新石器良渚玉带钩,可窥见初始期的玉带钩器物有以下几个特点:

新石器良渚玉带钩

1.玉色乳白、造型别致、制作精巧。这一时期的带钩体小,一端有孔,一端为钩,没有钩钮。

2.带钩都是光素无纹。带钩正面作出弧凸而侧面则作成弧凹,虽通体无纹却能用弧起和打洼的工艺,古朴大方的风格受到人们的喜爱!

到了商周时期不管是铜带钩还是玉带钩,几乎都很少看到,春秋铜带钩普遍出现而玉石带钩则发现很少,这个时期的带钩呈现“S”型,两头有反方向的钩环而且没有孔和钮。而新石器时期那种有孔形制的带钩消失了。

随着战国时代的来临,王公家室都以玉带钩作为装饰逐步形成了一种风气,同时玉带钩的鼎盛时期也随着帝王们的喜好而达到了制造高峰,这个时候出现的带钩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尺寸相对较小、光素没有任何纹饰;另一种就是尺寸大、纹饰非常精美华贵,制作加工也比小型带钩细致了不少。

战国时期玉带钩

1.小型的玉钩一般来说是2-3寸,雕琢简单钩首雕刻的含糊不清似龙似马,用几刀就刻出轮廓,龙嘴有点上扬,耳朵刻成方形的,钩的弧度较大钩的中间最高度与钩首耳朵的高度是一致的,这是小钩的特点爱好者应该牢牢记!

2.尺寸大的带钩大都是刻满纹饰,有谷纹、S型云纹、勾云纹、雷云纹等,纹饰布满全身,所刻线条细如发丝却丝毫不乱,学术界称之为“游丝毛刀”。

钩首雕刻的龙头非常逼真表现非常生动,颧骨高凸、杏仁眼夸张的上挑、直鼻方角体感强,我们需要记的是带有纹饰的玉带钩大都出现在战国晚期!钮大多是圆的,其次是方形的钮,同时也有少量的方圆钮出现,钮两侧与钩身两面平行垂直,钮柱比其它任何时期的都高。

发展期:汉代

汉代时期,玉带钩进入普及发展期,这一时期的玉带钩的选材多采用白玉或青玉制造,形制也比战国时期更加多样化。

汉代玉带钩

1:形制各式各样出现了钩体加宽变短,

2:纹饰部分继承了战国时期的风格,部分则强有力地展现了汉代玉雕的艺术本色,出现了螭虎纹、带有翅膀的双兽纹等,同时也出现了一种汉代典型的纹饰,即在钩身上采用打洼手法形成几道洼槽,有的是从颈部一直打洼到尾部,所刻线条稜角锋利,钩首与钩钮全部都带有汉代独有的风格。

3:钩首出现了鸭首、兽首、龙首等多种形状,虽只刻划了简单的轮廓,但相比战国时期汉代的钩首变小了,颈部圆中有方,却不如前期有犀利的稜角了。

4:汉代钩钮有方钮、圆钮,钮不如前期边角锋利,并出现了弧度,钮更靠近尾部而尾部大多下塌,钩钮粗细与钩身两侧的宽窄还是相同的,但也出现了钩钮小于钩体宽窄的。

总的来说汉代玉带钩在战国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纹饰与雕琢手法,线条流畅,器型独特。

没落期:魏晋南北朝、隋唐、宋

魏晋南北朝时期玉制带钩数量减少,江苏南京市象山七号墓曾出土了一件东晋时期的青玉带钩,局部有浸色,鸟型钩首,钩体是琵琶形,刻有凤纹的圆形钮,现收藏在南京博物院。

1:这个时期出现了龙首凤体,将钩首与钩体图案雕成一体的,更加艺术化了。总体而言魏晋南北朝玉带钩很重视整体的效果感觉。

2:纹饰线条刻划比战国时期和汉代时期都要软很多,阴线条粗,螭虎多出现穿云的形状。

3:钩钮多是圆形的钮,钮有薄有小了,钮柱也有高有低了。

到了隋唐时期,带钩的数量又逐渐减少了,直到宋代才又开始增多。这是因为宋代盛行仿古风气。宋代手工业制作发达,从而使玉器雕刻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工艺精湛选材比汉代更加注重白润的玉材了。

1:汉代的螭虎纹,脸是短方形,喜欢玉带钩的人们只要抓住汉代与宋代螭虎纹的主要区别,就很容易分别出它们的年代了。宋代螭虎纹呈斗方形脸,眼睛四边也是仿汉代扁刀法切削使眼睛凸显出来,而汉代螭虎脸是短方形眼睛外角下垂,宋代的螭虎眼是上挑的,眉眼线雕刻的又粗又深。

2:脑门正中间部位刻有一竪道阴线,这是东汉开始出现的,宋代也常使用这种纹饰。但有的会出现两条竖道,鼻子下面会有一横宽的槽,嘴低于鼻子而更加富有立体感。

3:螭虎的腿毛比前期任何时期都细密,大腿小腿之间的关节处有了稜角的出现饰有卷云纹。肋骨表现出来而前朝是没有出现过的。

4:宋代螭虎臀部雕刻的更加丰满厚实,尾部出现了馒头状的卷尾,身躯出现了一个很细的线条以展现螭虎的脊骨,并在脊骨两周用坨子压,使脊骨更加突出,而这就是所有宋代雕兽的一个明显特征。

5:宋代出现了仿战汉的大尺寸带钩,钩体滚圆不如战汉有稜和角了,纹饰细致了却缺少了力度。

复兴期:元明清

元明清时代,玉带钩重新成为了日常实用品,数量较以往增多了不少。原因是以往做套环的皮革改用丝带了,丝带能够织出很大的套环,那么与之相对应的带钩自然也就变大了,造型也更加丰富多样了。琵琶、螳螂、圆棒、条形、水禽、和动物型等均有。在如今大量传世的带钩中,很多是前朝从来没有出现过的造型,如灵芝、如意、鸟纹、凤纹、几何图形纹饰等,但最多的还是传统的龙首和螭虎纹带钩。

按照元明清不同时期的玉雕手法来观察它们的不同点如下:

元代玉带钩

明代玉带钩

清代玉带钩

1:龙首,元代龙首长、额头部平有些像马首额头上常常可以看到刻有“王”及“#”的纹饰出现,嘴巴紧闭或微张用一道阴线来表现来牙齿的样子,从侧面看嘴巴是平的。

明代的龙首较元代的短一点,额头面微凸起看似是一个圆顶,嘴多数是张口牙齿外露,在侧面观看上唇长、下唇短有一定的斜度,两只眼睛突出是用小管钻钻出的,中间的鼓钉为眼睛,这就是明代带钩的典型作法。

清代龙首比明代更加的短了,额头突出的圆顶更加明显了,嘴部也是张口唇薄,侧看斜度更明显,眼睛在明代钻槽的基础上把中间的鼓钉打磨的更加圆滑了,立体感强突出眼眶,有古玩行的人称这种眼为“虾米眼”。鼻子下塌,头发也更短了。

元代制造的带钩尺寸较大,明代的带钩普遍比元代的小,钩身的弧度也较小,钮造型也比元代钮少了许多,钩首与背上的螭虎距离变近了,选材与工艺粗糙许多,但注重玉器的抛光了。

清代在选材上比明代更严格,尤其是乾隆时期的带钩,各个工艺都很讲究,达到了制作玉带钩的最高峰,无论在制作、磨工、抛光等各方面都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

玉带钩上的螭虎纹:

在众多的玉带钩上,大量出现钩身上雕刻螭虎纹,刻有单螭、双螭或一大一小母子螭纹的。但螭虎在不同时代是有着不同风格的。元代螭虎紧贴在钩身上,螭虎的后腿一前一后做爬行状,关节处刻成圆弧状,两肩高耸,身体滚圆。

明代螭虎多被雕刻成了腾起姿态,已经不是紧贴钩身了,螭虎刀刻僵硬,与元代不同的是四只关节处有方角状了,脊骨侧面以斜刀刻划以显得腿部粗壮而愈加威严,身体刻成圆形或扁圆形,尾部雕刻有卷云纹。

清代螭虎虽然是雕刻成腾起的姿态,但比明代还要夸张,甚至是四肢有要离开地面的感觉接近直立,脊背上刻出脊骨并打磨出骨节的样子很写实,但螭虎整体呆笨,看不出有生动活泼的运动之感,后腿基本在一条平行线上,看上去停滞不前而无丝毫前进待跃的动感!

元代带钩的钩钮形式多样,有圆钮、方钮、长方钮、长方型圆孔钮、花型钮等。明代钩钮有圆钮、椭圆钮、长方钮、花钮等,整体花样没有元代时期多。而清代的钩钮形式也已不如元明时期那么丰富,没有了创新,钩身也没有了弧度,相对是比较平直的了。(文/张华剑)

(责编:潘佳佳、董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