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梦想铸画卷 艺术史诗献给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在国家博物馆隆重举行)
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赵实在开幕式上致辞
中国美协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徐里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现场
新华网北京7月4日电(记者 袁思陶) 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国文学艺术发展专项基金共同举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于6月19日至7月1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从7月12日起至31日,作品展将转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浙江嘉兴,在南湖革命纪念馆进行巡展。
本次作品展经过重重筛选,最终有313件作品入选,展出作品达185件。这些作品涵盖的艺术形式多种多样,包含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连环画以及综合材料等。它是中国共产党95年光辉历程的集中展现,是中国美术界抒写的一部壮丽的视觉史诗,亦是中国美术界向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献上的一份庄严而厚重的礼物。
首都各界群众参观画展并在画展现场留影
首都各界群众参观画展并在画展现场留影
展览过程中,作品按照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程依次呈现,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穷苦大众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时期,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再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一直到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时期。展览让参观者得以在层次丰富的历史发展中重温这一段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辉煌历史,令我们大家再次坚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在党,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周令钊作品《五四运动》
侯一民作品《刘少奇和安源矿工》
王盛烈作品《八女投江》
一 筚路蓝缕 矢志不渝
“红日海上出,黄河天外来”。95年前,正是在浙江嘉兴的一条小船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宣布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此,中国共产党带领着中国人民披荆斩棘踏上走向辉煌的胜利。
本次展览征集的作品,便是以此为原点,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革命历史画创作的风貌与特点。譬如上世纪50—60年代创作的一批革命历史画,它们是老一代美术家饱含激情创作出的精品佳作:像1951年周令钊创作的油画《五四运动》、1961年侯一民创作的油画《刘少奇和安源矿工》、1959年方增先创作的国画《围攻北站》、1960年罗工柳、全山石创作的油画《前赴后继》、1959年詹建俊创作的油画《狼牙山五壮士》、王盛烈创作的《八女投江》等,全面回顾和展示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共产党所历经的重大历史转折和重要历史事件。
这批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经典作品的汇聚,是中国革命历史画创作的一次宏大集结,将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初始到领导建设新中国的辉煌历史加以还原,讴歌了了党“筚路蓝缕、矢志不渝”带领人民群众谋幸福的伟大历程与精神感召,亦全面抒发了人民群众对党的衷心热爱与拥护之情。
二 历史昭示未来 梦想铸就辉煌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谱写了一个又一个充满着奇迹的新篇章,这既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华丽史诗,也是一份与时俱进、大胆探索的成功答卷。而这30多年来的美术作品,亦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成果中,以新题材、新视角、新内容进行着呈现。 这一时期涌现了大批反映时代特色的优秀美术作品。选材覆盖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创业到青藏铁路的修建,从抗击“非典”到抗震救灾,内容广泛而彰显当代精神。与此同时,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典型人物,包括各行各业的劳动模范、普通党员、基层劳动者,也吸引着美术家们的注意。在美术家们的创作中,他们与革命时代的英雄群体所展现的英雄精神一脉相承,是名副其实的当代英雄。
通过对英雄人物的刻画、时代精神的提取,这批美术作品全面书写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开创壮丽事业的新画卷。作品中对这30多年来历史进程的着力刻画正昭示着中华民族将迎来的灿烂未来,而其间体现出的中国人民期盼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也必然将“铸就”起伟大祖国明天的辉煌。
刘大为作品《高德荣画像》
吴长江作品《特警战士》
王睿作品《和平方舟》
三 逐梦——中国巨轮驶入新的航程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新发展理念,向世界展示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中国发展的新思路、新方向和着力点。美术工作者也在党的文艺方向指引下,用手中的画具展现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描绘出各族人民努力奋斗着的中国梦。
本次展览的一大看点,便是今年参与展览的新作。这些作品涉及了当前社会各个领域的热点议题:从革命圣地遗址到客家村寨新景象,从农村基层选举到海外医疗救援,从航天事业新成就到新时代的农民工,如刘大为创作的《高德荣画像》、吴长江创作的《特警战士》等。这些作品题材虽然各异,却又都有着一个共同的主题,即:新时代背景下,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与高尚情操的不懈追求与奋斗。
画作《秋阳》的作者孙剑介绍说,他在太行山老区采风时,遇到了一群穿着现代服饰的农民工,这激起了他的创作欲望。因为革命老区新一代的精神面貌和以往有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喜悦的神情、充满时代气息的衣着打扮,充分地证明着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生活得到的巨大改善。
而画家王睿创作《和平方舟》一作的契机,则是与和平方舟号医院船首次执行远洋任务有关。和平方舟号护送海军医疗队远赴非洲、在异国他乡的码头为当地民众免费看诊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她。其间高扬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驱使着她完成了这幅色彩丰富、饱含深情的作品。
如上所述,这次参展的创作者们取材的途径和角度各有不同。但相同的是,他们所描绘的都是真真切切的现实生活。“作品来源于生活”,这批美术家的创作源泉正是当前蓬勃发展的中国社会。建党95周年、新中国成立67周年、改革开放38周年,那些已取得的辉煌成就和正在奋进中的壮丽事业,无一不激励着、鼓舞着美术家们满怀热情地投入于创作中。
今天,伟大中国的巨轮已驶入新的航程。在这批全新的作品中,美术家们所要体现的正是这个“逐梦”的过程。通过他们的创作,也让人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奋斗精神与个体人性真善美价值观的完美融合。
首都各界群众参观画展并在画展现场留影
首都各界群众参观画展并在画展现场留影
四 梦想铸画卷 史诗献给党
看画卷,读历史,品生活。本次美术作品展既是一幅用梦想铸就的长篇画卷,也是一首美术工作者献给党的锦绣史诗,更是一部呈现给广大人民群众的视觉与精神的双重盛宴。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自6月19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后,得到了中宣部等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国博展厅也成为了首都多家单位组织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先后有十几万人通过参观本次展览来了解党的辉煌历史。现场很多观众看完展览后表示:“通过参观这次展览,更让我们坚定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必须坚决坚持党的领导。”“正是有了党的坚强领导,有了党的正确引领,中国人民才从根本上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中国的发展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才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展览通过对全国美术工作者心血之作的呈现,在历史与现实的相互交融中,中国共产党引领全国人民一路披荆斩棘、踏上幸福生活的壮阔历程,已经深刻地印在每一位参观者的心中,起到积极的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中国美术家协会秘书长徐里表示:“中国美协和广大美术工作者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自信’,深入地去学习习总书记指出的文化自信,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积极落实到美协的工作和全国广大美术工作者的艺术创作中,争取创作出一批有中华名族文化自信的优秀作品。”
本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是对过去峥嵘岁月的一曲总结,更是中国美术的全新起点。习近平总书记将文化自信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更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文化自主和文化自觉。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必将继续腾飞,中国美术也必将构画出更绚烂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