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朱大焱草书艺术:行云流水 纵任奔逸

王晓斌

2016年06月30日09:45  来源:人民网-艺术收藏频道
 

朱大焱书法作品

如果说书法的各体有难易与高低之分的话,那么草书无疑是最难、最高和最具抒情色彩的。草书的随机性和“势来不可挡,势去不可遏”的把控,除了书者须具有娴熟的技巧技法,更有赖于书者的内在综合修养和与生俱来的天赋才情。朱大焱虽对各种书体均有广泛涉猎,真行篆隶都写得不错,但在诸书体中,他最精擅的还是草书,可说是其主打或代表性书体。他的草书行云流水,汪洋恣肆,俯仰生姿,气势不凡,于沉雄中寓飞动,厚重大气而能摇曳多姿,别具野逸之美,恰如饱学的隐士高人,于随意的言谈和举手投足之间流溢出的真性情,亦如“谢家子弟,纵复不端正,奕奕皆有一种风流气骨” ,可谓神采飞扬,极具抒情性。看得出朱大焱的草书深得传统经典的孳乳和浸淫,汉代张芝、晋“二王” 、唐代以降孙过庭、张旭、怀素、黄山谷、王铎、傅山等或朴厚古茂,或狂放不羁,或灵动醇雅,或散淡从容,均给了他诸多启示和灵感,但就中得益最多者当属孙过庭,不仅仅是结体及用笔等技术层面的东西,还有其书学著作《书谱》中的哲思艺理,更是使其获益良多。

注重借鉴,学习传统,在不断的重温经典过程中临创可说是朱大焱30多年书法学习的基本经验总结。正如其自己所言:“书法及篆刻需要探索创新,但必须具有深厚的传统书法功底和文化底蕴,不学传统经典或者说割裂传统等于是无源之水,创新便成为无缘无故的东西,现在有不少所谓的当代书法一直试图挣脱古人的樊篱,我认为是死路一条。 ”因此,他执着地追求探索,笔耕不辍,坚持每天临帖。当然,朱大焱也不是一味地临写而不考虑创新图变,事实上,他一直没有停止过对笔墨及形式语言的探索。然而,他并不标新立异,刻意制作,与时下的那种只注重形式感的拼贴制作不同,他是由内而外,不断地从经典中品出新味和新意,然后扩而大之,走的是一条临、悟、创的路子。所以他的草书看上去率意轻松、质朴清新、无做作痕迹而有充沛的内心情感宣泄,呈现的是熔古铸今、推陈出新的境界。

朱大焱说: “深入传统,这是书法艺术发展的独特规律和不二法门,必须不折不扣地遵循。就我个人而言,继续深入临习传统的经典作品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同时又要用现代审美意识审视和激活传统,用自己的想法眼光去发掘和开采传统里的宝藏。有时候我会感觉越是传统的越现代,当然也要借鉴近代、现代其他优秀作品,唯有如此,才能不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突破自己的创作模式,产生新的追求和创作活力。 ”

正是沿着这条道路,朱大焱在研习书法的30余年光阴里,结出了累累硕果,他以不懈的努力向观众和同行证明了自己的过硬实力。(来源:中国艺术报)

(责编:王鹤瑾、董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