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希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这篇曾被纳入课本教材的《核舟记》中所描绘的,正是一枚核雕。
大不盈寸,指掌之间,却蕴藏世间百态。这方寸之间的传统技艺于2008年被选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核雕是立体的绘画,是我愿意用一生追随的艺术。”山西核雕大师孙兴轶说。
兴盛于明清
核雕,顾名思义,是利用果核进行工艺雕刻的一种技艺。在我国,核雕的主要材料为桃核和橄榄核。
核雕在我国已有较长的历史,根据史料记载,我国明代的核雕艺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张晨光、何悦编著的 《橄榄核雕》一书中讲到:明宣德年间,皇帝朱瞻基酷爱核雕,因为核雕艺人“夏白眼”擅长橄榄核雕技艺,被誉为“一时圣手”,所以皇帝朱瞻基对他极为赏识, 他的作品成为“一时奇绝”。
明天启年间,核雕更为盛行,上至皇帝,下至一般士大夫,很多人酷爱核雕。而明代核雕工艺的兴盛造就了一批民间艺人,王毅(王叔远)就是其中一位杰出的微雕艺术家。
明代的核雕用材主要是桃核和杏核,橄榄核相对较少。从清代中期开始,核雕的用材转向橄榄核,核雕技艺水平不断进步,名家辈出。清康熙年间的“金老”善雕核 舟,有“刻棘镂尘之巧”。清乾隆年间,核雕艺人陈祖章、杜士元,被人称为技高艺绝的 “鬼工”。陈祖章的代表作“东坡夜游赤壁”核舟共有八人,形象刻画精致,神态超逸,舟底刻有《赤壁赋》全文,令人叹为观止。
清末因战争原因,核雕行业凋敝,直到民初时期才有所好转。
核雕最初多为桃核雕刻,穿孔系挂在身上作为“辟邪”之用。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技艺的增长,核雕逐渐成为了一种把玩的收藏品。
从古至今,玩核的名人举不胜举,从明清的皇帝,到王公大臣,从富贾巨商到三教九流,明熹宗朱由校自己动手雕刻,清乾隆皇帝更是对核雕偏爱有加。他们把小小核雕作为一种垂挂在衣带、纨扇或是绣袋下面的坠物,既可以装饰和点缀,也方便把玩。
后来至清代中期开始,核雕物品就不仅仅作为坠物装饰和点缀了,许多橄榄核和胡桃核雕刻工艺品,专门供文人雅士或者富家子弟手里摩挲把玩。用橄榄核雕刻的各种花船,还可以配上象牙、红木座架,陈设在微型博古架上欣赏。
刀工是关键
在果核上施刀,如同在独木桥上走马,刀锋游走恰似四蹄腾飞,靠的全是运刀走刃的技艺和扬鞭策马的果敢。
俗话说:“人巧莫如家什妙。”看一个人的手艺如何,只需观察一下他的工具便能知晓。在孙兴轶的工作台上,整齐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摆放着20余把不同大小 的刻刀。“一套刀基本要有15把以上,在进行不同方向的雕刻时,需要不同的刻刀。因为每一刀都必须精准合适,方才能做出上乘的核雕。”孙兴轶说。
刻刀的种类很多,最宽的凿有4-6厘米,最窄的凿只有针尖那么点儿。刻刀分为平口刀、圆口刀、斜口刀和三角刀。在雕刻时,要根据所刻之物的形态来选择不同的刻刀。
不同刻刀的运用,造就不同的雕刻手法。在核雕中,主要有浮雕、圆雕以及镂空雕三种手法,其中镂空雕的技艺最难。
机缘识核雕
1998年,孙兴轶在苏州制作经营葫芦及木雕艺术品。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自己隔壁古董店朋友的手腕上,看到了一串独特的手链,颜色浅红,浮雕八仙。
这初次相遇的一瞥,便让孙兴轶从此爱上了核雕。“当时,我并不清楚这个手链的工艺,但它精美的做工让我很感兴趣。我很清楚地意识到,我要学这门手艺。”孙兴轶说。
在朋友的引荐下,孙兴轶来到了江苏舟山村。舟山村是有名的核雕村,在这里不论是老人或是小孩,几乎都能摆弄几下核雕。对于孙兴轶而言,舟山之行打开了他全新的世界之门,他开始正式入门学习核雕工艺。
“我原本就有绘画、雕刻的基础,所以学习起来比一般人快很多。”一般人需要半年学会的工艺,孙兴轶只用了一个月。“我还记得我的第一件核雕作品是一串十八 罗汉。虽然,现在看来,那件作品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当时的我,看着自己完成的第一件作品,心里有种难以言表的兴奋与激动。”孙兴轶说。
尝试山西特色
“一枚微雕作品的完工需经历选料、画样、雕刻、开脸、打磨、抛光等诸多环节,每一个环节要求都非常严格。”孙兴轶说,在果核上雕刻,是一件既费工又费时的工作。
孙兴轶每天大约工作9个小时。在如此高强度的工作下,他完成一枚核雕作品,大约需要一周时间,即使是一些经常雕刻的简单作品,也需要两天的工时。
2009年,孙兴轶回到山西老家,开始专心致志地从事核雕工艺。“核雕,是源于生活的艺术。”孙兴轶说,在兴趣的推动下,孙兴轶不仅雕刻常见的达摩、弥勒 佛、观音等,更尝试创作新的作品。“我经常会看见什么雕什么,也会尝试雕刻一些独具山西特色的核雕,例如双塔寺等。”孙兴轶说。
现在,孙兴轶的名字在核雕界已颇具名气,在古玩收藏市场上,常常遭遇“有价无货”的尴尬。即便如此,在核雕的艺术道路上,他依然谦虚学习:“创作核雕是一 个积累的过程,它需要不断修正、润色。每一个作品都有进步的空间,我希望我每一年都可以有所进步。”孙兴轶说。
来源:山西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