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丰泉:就近模仿比因袭前人问题更多

2016年06月23日12:46  来源:美术报
 

  来源:美术报

  具有深厚艺术内涵和技法娴熟的中国画,经一代代继承创新,如明四家沈周向元人学习,其山水画作常题有“临大痴笔意”等,若不够,再推前一步,向宋人乃至唐人借鉴。可见要深刻领会中国画艺术精髓,就要有一段循序渐进的学习,首先对传统技法的深入临摹,再经由现实写生的长期积累,融会贯通才能形成具有自身面目的绘画创作。

  借鉴,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跟别的人或事物相对照,以便取长补短或吸取教训。”其中“鉴”又有这样更详尽的解答:“镜子;照:水清可鉴;仔细看,审察、鉴别;可以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引以为鉴……”当代山水画名家陆俨少说到向传统技法学习时,以石涛作品为例“知所短长,则何尝不可学”,这就是借鉴鉴别的意思,道出了学什么都不能盲目。一部中国绘画史,历代历朝有关艺术流派的形成,不外乎是一个将前人优点为我所用的学习过程,但又不致于仰古人之鼻息,匍匐在前人脚下讨生活。

  元四家中黄公望画法多变,不仅用披麻皴展现了富春江的秀丽景色,还拟以另种手法,构造出似一片冰肌玉骨的《九峰雪霁图》。其余的“王蒙以繁复胜,倪瓒以简洁胜,王蒙之境不易到,倪瓒之境尤不易到”。然技法皆由董、王之处来,“不离古人法度,而能自其面貌”,黄、王与倪平常素有交往,相互间惺惺相惜,也不成同一面孔,各有千秋。

  另一位画家文征明从沈周门下出,却不囿于其师用笔干瘦遒劲的画风自成一家,并与沈周同为明代画坛霸主。其后代从艺者不少,然都有标新立异处,如文伯仁、文震享的画作,不类似先祖文征明风格面目。

  古人作画,不需借多种展示渠道宣扬标榜自己的艺术价值,全凭一种自得其乐在同行之间的相互陶冶艺术情操,亦即“雅集”。画坛各种名利场使心态浮躁的画展,产生了急功近利去追逐短时效应。但捷径是行不通,唯有老老实实平心静气地研修。尽管诟病四王山水画“家家一峰、人人大痴”,是对四王一种不从创新上突破、而终日在前人摹本里讨生活的讽刺比喻,但起码学习的内容是前朝的画法,需要一种严谨慎重的作画态度。

  从元代到清末近400年的时间,出现各种水平不均参差不齐的绘画技法,而最终能留在画史上的,必然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经得起学术拷问的画理画法。这就是四王通过“跟别的人或事物相对照”后,最终取“元四家”精髓为我所用的科学态度。故他们追摹前人的学习态度是真心实意,来不得半点虚假。类似“仿黄鹤山樵笔意”的大量落款在画面上,便能说明一切。

  曾记否?前些年各种面向展览入选或获奖招揽学员的、带有速成式的研修班,虽然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即让学员集中在一两年的时间里,创作出能够在画展上摘金夺银的“优秀作品”,向古人学习已不是根本,一是时间输不起,二来成本投入多,“十年磨一剑”这一古训似成过去式,其精神不再有。

  有些人因急功近利便乱了阵脚、昏了头脑,干脆把目光盯在部分功成名就的画家作品上,现象大致这样:在展览中得过沉甸甸奖牌的作品,必然是评委点头专家肯定的,那么,此类作品风格模式,一时半会不会消失,还会在下一次甚至连着几届画展中频频出现。而一些参展作品,明显暴露出“千人一面”即题材相似、色调相似、布局相似等严重问题;有时个别教师会从另一种角度考虑,学员仿似自己的画法,便于向社会推广,以造声势。当一切皆以实用风气为先,当个人能力有限,那么惟有团队的力量才能形成气场便自然不过了。而所谓团队,不再是同行之间一些年纪相仿、意气相投形成的团队,而是诸如门徒关系,去凝聚所谓的磁场效应,对画坛造成影响即“造势”。

  如果说社会上这些现象皆出自于一种功利性,那么,作为“春风化雨”培育人才的高校教学机构,当以严肃学风育人。遗憾的是“象牙之塔”也未能绝去尘俗,尤其在研究生教学上,个别门生画得竟与导师十分相似——乃取近效仿的结果。这样一种上下抄袭的行为,远比古代因袭前人,造成某个时期中国画曾一度萎靡不振的危害性更大,问题更多。

  诚如杨晓阳先生发出的呼声:“目前铺天盖地的各种展览,看起来一片繁荣景象,其实有大量的作品是重复的,甚至是抄袭的”,可谓切中时弊。

(责编:潘佳佳、鲁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