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葆玖
本报记者 罗云川
4月25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去世。6月12日,其追思会在北京梨园剧场举办。北京京剧院领导、演员和梅葆玖亲属、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人士共同缅怀这位艺术家。
既继承又不守成
梅葆玖生前常说:我不是大师,我就是干活的,我父亲梅兰芳才是大师。其谦逊、低调尽在这一句话中。追思会上,剧作家、戏曲理论评论家张永和说,梅葆玖先生“您就是大师,并且是世界级的”。
张永和认为,梅葆玖全面继承了梅兰芳的梅派艺术,《三娘教子》、《天女散花》、《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剧目,无论是唱腔、表演还是塑造人物,“谁也比不了。”“有人说他缺少新戏,他不是不能够演新戏,他是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用来继承他父亲梅兰芳大师的优秀传统剧目。他既继承又不守成,既学步又阔步前进。”梅葆玖在《大唐贵妃》中大胆使用了新的音乐,而且留下了可以传诵的唱段,如《梨花颂》,这些都是进步。
北京京剧院院长李恩杰说起,今年春节以后,梅葆玖主动到医院做了一次体检,那是他为重排《大唐贵妃》做的准备。“重排《大唐贵妃》,是梅先生晚年梦寐以求的一件事情。他希望在自己80多岁纪念父亲的时候,用来献给父亲——不仅是他对梅派艺术的守护,还想向父亲汇报。”李恩杰说,梅葆玖对梅派艺术哪怕是一个细小环节也不会随意改动,但他深知京剧不发展就会死,京剧发展必须走向现代,与歌剧等西方艺术融合,《大唐贵妃》正是梅葆玖想把梅派艺术传下去而深深思考的结果。
京剧名家黄德华1959年到梅兰芳京剧团工作,梅兰芳是团长;1995年北京京剧院恢复梅兰芳京剧团建制,梅葆玖是团长。一起工作几十年,黄德华深深感到梅葆玖做人谦虚、谨慎、平和,尊重艺术、爱惜人才,在艺术上遵循“移步不换形”的原则而前进发展。他大胆地改革,吸收了西方交响乐的伴奏手法,从而丰富了梅派声腔。“对梅派艺术传承,他提出要做到‘旧中有新,新中有根’。他在继承中既尊重传统,又不忽略时代与观众欣赏口味。”
黄德华回忆,当年在上海排《大唐贵妃》,梅葆玖骑一辆自行车,说如此既可以保证不迟到,又能锻炼身体,还能自己掌握时间。有时他在自己开车的时候,放起录音磁带伴奏,在车里自己吊嗓子。他太会珍惜时间了。
北京京剧院原副院长周铁林与梅葆玖共事40余年。他回忆说,1995年重建的梅兰芳京剧团,属文企结合的性质,也就是由社会力量和国家给予一定支持的社会办团模式,盈亏是自己的事。梅葆玖提出要多排戏多演出,这才是剧团的生命之根。他以实际行动,无论到哪里演出,都主动担当挑梁,因为只要他出演,票房收益就高。然而在分配劳务费上,他却和大家一样。
1996年,梅葆玖将梅兰芳大师在上世纪20年代创作的《天女散花》、《廉锦枫》、《黛玉葬花》、《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的精华连缀在一起,用现代声光、舞美手段重新包装,形成了一台更深刻的体现戏曲内涵、不失梅派韵致的高品位的晚会,定名《梅韵》,后改为《梅华香韵》。为了让这个戏更加好看好听,吸引更多的观众,梅葆玖大胆尝试,在舞台上强化渲染,满台的梅花、明亮的灯光,20名身着古装的宫女在清新柔美的曲调中起舞,烘托杨贵妃的出场。他以对艺术执着的工作作风,保证了这台戏首演的轰动效应。2014年纪念梅兰芳诞辰120周年,《梅华香韵》登上美国林肯中心和肯尼迪艺术中心的舞台,震撼了美国主流社会。《梅华香韵》是梅葆玖为梅派艺术传承发展所树立的一座里程碑。
“每次接到即使很熟的戏,他也是头三天就开始练唱。我送他到剧场的时候,他仍然在练。”作为梅葆玖的助理,京剧名家叶金援跟随了先生十几年。“梅先生把戏看得比天大,每次他演出的时候都要求绝对完美,不能有任何的瑕疵。他对我说,我们年龄都大了,只要上台演,就不能给观众留下一个‘不容易’的印象,与其留下遗憾,还不如不演。”叶金援还忆及,到国外演出梅葆玖喜欢逛音像店购买交响乐、歌剧唱片,说是为了学习。他常年思考如何发展梅派艺术,如何让古老的京剧艺术跟上时代的步伐,这才有了交响音乐伴奏的《大唐贵妃》的问世演出。
梅葆玖的侄孙梅玮说,玖爷爷虽然说有天赋,但更重要的还是苦练。他9岁学戏,10岁登台,一年能有200场戏。“我听家里人跟我说,他小时候学戏,对着镜子练,《玉堂春》里的一句,每天晚上对着镜子练50遍,不练完不能吃饭。所以说,他的这种苦练也造就了他能够在40岁重新登上舞台,直到80岁还能够上台。”
传下去,走出去
除了继承、发展梅派艺术,梅葆玖在人才培养方面也不遗余力。从1991年收台湾当红青衣魏海敏为弟子,到他去世,有弟子55名,包括李胜素、董圆圆、胡文阁等,学生无数,可谓是桃李满天下。
“他近几年一直在收弟子。他知道自己年岁大了,要把梅派艺术传下去,必须有门人弟子,要使这个流派存在就必须流淌起来,所以他就把梅派的火种点燃在全国各地。”张永和这样说。
周铁林说,去年,北京京剧院举办了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梅派艺术人才培训班”,培训班有20多名学员,跟梅葆玖学戏的有8名。梅先生毫无保留、倾囊相授,向学员们深度讲解《西施》中西施这个人物的刻画与塑造。他从家中找出梅兰芳的剧照、唱腔录音和民国时期上演这出戏后各界人士的评价等资料,整理好送每位学员一份。他叮嘱学员,只要你从事这份工作,就不能中断练功和吊嗓子,并再三强调,演戏要从人物出发。在学习当中,梅先生还经常从家中带来咖啡和点心,像父亲一样,呵护着学员。
2014年,为纪念梅兰芳诞辰120周年,李恩杰与梅葆玖共同策划推出了“双甲之约”活动,重走梅兰芳之路。李恩杰陪同梅葆玖到江苏泰州以及美国、日本、俄罗斯、奥地利、英国等地演出。
“一位80岁的老人,他参与策划,过问工作细节,反复推敲剧目的编排、人员的配备,关注宣传情况,从梨园剧场的新闻发布会,直到国家大剧院的闭幕演唱会,历时一年多。梅先生说:我沿着我父亲的道路走了一遍,我以后能够和我父亲交代了,就说我把您的遗愿完成了,也完成了我的历史使命。”叶金援说,“这样繁忙的脚步和活动,他做了很多的事,推动着京剧梅派艺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传承、传播。”
叶金援提到,在全国政协会上,梅先生每年都会有“振兴京剧从娃娃抓起”这样的提案,引起党和国家的重视;每年他都会去故乡泰州参加梅兰芳艺术节,为孩子们的童真笑脸、为孩子们喜爱京剧而感到欣慰,他说从孩子们身上看到了京剧的希望与未来。
高风亮节,温柔敦厚
“梅葆玖先生他一出生就戴着梅兰芳先生的光环,但是慢慢他有了自己的光环。他们身上的光芒是温柔的,是敦厚的。”追思会上,主持人白燕升的话道出了梅葆玖的艺德人品。
在李恩杰心目当中,梅葆玖是一位极其值得尊敬的良师,也是京剧的一面旗帜。他一生用心守护梅派,善解人意,高风亮节,热爱生活,有信念有追求,在困难面前百折不挠,在困难面前临危不惧。“无论对领导还是朋友包括弟子,无论什么情况,如果事情结果不如他的意,他都不会抱怨,只是默默地想办法。他的这个品质,对我本人也有很大的影响。”
周铁林说,梅先生高风亮节,热心支持公益事业。1996年1月,梅先生看到报纸关于北京广渠门中学宏志班的报道,马上和周铁林商议,希望举办一场义演,将全部收入捐赠给宏志班。他的建议立即得到北京工人俱乐部和艺术家们的热情响应,2月4日以“真情的奉献”为主题举办了义演。“然而这件事情后,他叮嘱我,没有必要在报纸上面宣传,他说我们只是尽了我们的心意而已。梅先生就是这样低调,默默地做这些功德无量的事情。”
“在我心里,我总觉得不论是在京剧院排练、练功还是在剧场的后台,在哪个角度都能看到他老人家的身影,都能看到他老人家慈祥微笑的面孔。”北京京剧院“青年领军”演员、谭门第七代传人谭正岩说,谭、梅两家有190年的交情,其祖父谭元寿从1951年与梅葆玖先生长期合作,也有将近60年。“梅葆玖先生提携我父母(谭孝曾、阎桂祥),以及我自己,这就是传承。从我很小的时候,梅爷爷就非常关心和帮助我。当我开始在舞台上展示自己所学所会那一点点本事时,梅爷爷就鼓励我、支持我,到后来他亲自带我上戏,为我助威,这对于我这个晚辈来说,简直是太幸运了。我办个人专场时,我壮着胆子请梅爷爷过去,他答应了我并很早过去,他向观众介绍我,所以那次效果很好,这个跟梅爷爷是分不开的。”
追思会上,白燕升和叶金援不约而同提到梅葆玖在最后一次过生日时讲过一句话:蜡烛不用吹了,让它一直亮着吧。“我相信这精神之光,会照耀梅派弟子。梅先生在用他一生提醒我们,发展梅派艺术任重道远。我们还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为完成梅先生未竟的心愿和事业,担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为之奋斗、前进。”叶金援的话,代表了所有参会者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