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名家展:怎么展,怎么看

2016年06月13日08:21  来源:中国文化报
 
原标题:引进名家展:怎么展,怎么看

“不朽的梵高”地铁向日葵列车

  “不朽的梵高”地铁向日葵列车

  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各种引进的美术大展频频在我国登陆。除了政府主导的中外博物馆、美术馆之间的学术交流展,民间的商 业性展览也呈增加之势。而在这些商业展览中,以梵高、莫奈、毕加索、达利等艺术大师为名头的展览最能吸引普通老百姓的兴趣。当年“跨界大师 鬼才达利”艺 术展和“疯狂达利艺术大展”在上海因展览档期撞车时,还引发了一场作品真假之争。

  今夏,毕加索与莫奈又在北京 “相遇”了。一个是原作展,一个是数字展,前者受学术专家肯定,后者忽悠了不少老百姓,一个是民营美术机构引进的,一个是商业机构主导,均掀起了一波不大 不小的热潮,同时也引发了褒贬不一的业界评价。为什么海外引进展喜欢对准名家、大家?这些展览会给中国学界和观众带来什么?在观看这些展览时,普通公众有 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原作展还是数字展好?带着一系列问题,记者一边走进展厅、现场感受,一边寻访专家学者,力图找到答案。

  主打原作的“毕加索”

  5月28日,“毕加索走进中国”艺术大展在北京山水美术馆启幕,展出了83幅毕加索作品,覆盖其早、中、晚期和油画、版画、素描、手稿、雕刻、陶瓷5大艺术形式。

  展 厅迎面的第一幅作品是1896年15岁的毕加索创作的一幅写实主义油画《两个裸体的男子》。在油画作品区,展出了《火枪手》、《米连娜肖像画》等作品。随 后是《巴塞罗那》系列、《巴尔扎克》系列等版画作品,以及瓷器作品。“策展团队与意大利合作伙伴耗时半年有余,协调了来自意大利、瑞士、西班牙、新加坡和 美国5个国家共8位私人藏家与公共收藏机构,又特邀米兰国立高等美术学院的安吉拉女士与中国著名收藏家李志远先生参与其中,合力将这一部有关毕加索一生及 其与中国大师邂逅的艺术大历史完整地呈现给中国观众。” 山水美术馆馆长孙越说。

巴塞罗那系列之小丑(彩色石版画) 75.5×55厘米 巴勃罗·毕加索

  巴塞罗那系列之小丑(彩色石版画) 75.5×55厘米 巴勃罗·毕加索

火枪手(油画) 55×46厘米 1964年 巴勃罗·毕加索

  火枪手(油画) 55×46厘米 1964年 巴勃罗·毕加索

  记者观察到,在展厅一侧还设立 了“毕加索邂逅齐白石”版块,讲述了毕加索与中国的渊源,以及他的艺术创作与东方艺术大师齐白石在语言上的某些互通性。紧随其后的是84件爱德华·奎恩、 安德烈·维莱的摄影作品以及VR体验区,这些珍贵的摄影作品记录了毕加索的日常生活、创作现场、娱乐逗趣、家庭和爱情等。此外,还特邀了曾与毕加索共同创 作过版画的安吉拉·奥奇宾蒂设立展区,共有16幅作品,以及一幅她与毕加索共同创作的作品。在地下一层,相关的阅读区、毕加索年表墙以及循环播放的视频资 料,从不同角度解读毕加索,包括《艺术的力量之毕加索》、《毕加索的奇妙之旅》、《现代艺术大师(第三集)——毕加索》、《毕加索的秘密》,以及中国 1988年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毕加索与公牛》等,

  主办方山水文园董事局主席李辙表示:“我们明年准备引进达·芬奇、米开朗基罗、莫奈、梵高等世界级大师的作品,让艺术给更多人带来快乐。”

  数字化呈现的“莫奈”

  6 月的一个周末,记者花了120元购买了门票,走进北京中华世纪坛艺术馆展厅。相比一般展览,明显看出观众不少,其中小朋友近1/4,有画画临摹的,有随着 现场投影做游戏的,好不欢快。这里没有原作,所谓400多幅莫奈珍贵名作均是数字化放大数十倍后投影展出,展厅悬挂的都是印刷品,自然少了很多普通展览的 规矩,据说“印象莫奈:时光映迹艺术展” 5月1日开幕以来观众不少,只是在旺盛的人气背后,也缺少了许多面对原作的激动。记者随机采访的十几位观众中, 以普通观众居多,只有一位是带学生来画画的幼儿美术教师。

“印象莫奈”展览现场

  “印象莫奈”展览现场

“印象莫奈”展览现场

  “印象莫奈”展览现场

  在此前的媒体报道中,主办方宣称,该展意在“利用世界 最前沿的数字成像技术展现,打造多感官视听盛宴,呈现一座流动的莫奈博物馆。”“把印象派画作善于表现光与影的特点发挥到极致”。据了解,该展已在日本、 韩国完成了巡展,自4月开始的中国巡展将相继在成都、北京、上海、广州四地举行。但是展览效果,从该展成都巡展时的网友吐槽可见一斑。除了“运用的技术我 不懂,但是会动的画面和一直不断变换的光影特别美”这样点赞的,一些批评声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如“还是有些失望,关键不可能这样展示真迹,用投影仪也就罢 了,想不通为什么还要弄什么3D,加什么动态进去了,像开放的莲花、飞舞的蝴蝶,还有划动的船、走动的人,呃,是我不懂得欣赏吧,总之觉得太假了吧,哪还 是画展呀”。还有的人表示,美术馆都免票了,这个展览花100多元门票进去看不到原作,太不值。对于普通公众而言,也许在短时间里能对艺术家的代表作和作 品脉络有直观的认识。而对于专业人士而言,委实少了吸引力。有业内人士甚至直接批评道:“耗资数百万元做这种展览,不说对数字艺术的理解低端至极,仅仅一 件名作放大数倍后投影效果模糊这事儿,能给大众普及什么美术鉴赏的知识?商业展拿莫奈作品挣钱无可厚非,关键是搞清楚数字艺术是什么、应该给儿童什么样的 教育……”

  数字化只是一种新媒介

  是引进原作还是数字化展示,一直各有 纷争。“这取决于对历史的态度,传统学者对历史的态度是严谨的、审慎的,所以强调对艺术的展览要尊重历史,回到艺术家的创作年代去感受艺术、理解艺术。但 另一种观点是,历史只是现代人的材料,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重新创作,而通常所说的数字展就是第二种类型。”艺术批评家徐子林说,“数字展的好处是显而易见 的,一是符合普通大众接受艺术的心理,数字展用科技手段立体地演绎了大师的生平、作品、创作思想和展览,观众易于理解;其二是体验感强,数字展营造的剧场 效果,很容易让观众有带入感。但它的弊端也很明显,由于大多是商业展览,为了制造媒体效应,引起观众兴趣,不顾一切地夸大艺术家的传奇色彩,把艺术演绎得 过分离奇。实际上这类数字展和艺术已经没有多少关系,艺术只是他们用来营销的一个手段而已。”他表示,一旦做不好,也许盈利能力很强,但其造成的负面影响 更大。尤其是让本就欠缺艺术审美的中国普通观众,不仅远离艺术,而且还更深地误解了艺术。

  批评家杨卫认为,数字艺术展或复制品展览只是辅助性的手段,通常是一个正规展览的延伸,其自身很难做一个正式展览。“除非这个展品本身能够构成一个有明确指向的展览,比如原创 版画。但是大量的用数字或印刷品来替代原作,就是个偷工减料的事情。从普及大众艺术审美的角度可以做,但需要向公众说明是数字展、印刷品展或版画展,而不 要巧立名目地以正规展览的方式说成是某某大师展。”杨卫说,“数字化只是一种新媒介。”

  中华艺术宫副馆长李磊说,把多媒体等新的表现方法和传播方式运用到展览中,本是好事,但要对观众说清楚,不要误导观众把新媒体等同于原作,更不能利用概念上的混淆,欺世盗名。

  喜忧参半的引进展

  对 于此类商业性引进展,李磊归纳了几个特征:以营利为目的、从美术馆向商业空间转移、艺术家知名度和话题性、展品等级参差不齐、用多媒体方式演绎等。“容易 混淆的是,有许多民营美术馆引进的很纯粹的学术展,因为成本很高会收取比较高的门票作为补贴,从而被认为有商业目的。但这种展览本身还是公益性的,最终目 的不是盈利。”李磊特别提醒。

  而对于现在的商业性引进展多举名家大师旗子,徐子林认为有多个原因。“首先这种展 览的盈利模式容易确定,在门票、衍生品开发、版权市场等方面都能很快计算出投资和回报。其二是容易产生轰动效应,包括媒体传播、大众热情,起码人气不用太 担心。其三是大师展览争议少,因艺术价值、历史地位都有定论,无论对投资人还是主办机构而言都是利好。” 但他也提醒说,在中国举办大师展,由于运作成本 高、盈利模式单一,加上中国观众还缺乏基本的西方艺术素养,大多数是看看热闹,因而不无风险。

  当然,商业化展览 有其独到之处,尤其是在宣传策划和推广上有着敏锐的市场视角。如“不朽的梵高·感映艺术展”在北京展出时,不仅拍摄制作宣传片,推出千余种衍生产品,还使 用多种手段进行全方位宣传,如北京地铁1号线上的星空列车、向日葵列车,首都机场T3航站楼连廊矩阵宣传,16663块楼宇液晶——LCD四屏联动等。据 相关数据显示,该展在90 天展期内,观众超16万人次,其展出地北京大悦城同期销售额增幅14.8%,客流进店率21%。

  李 磊用“喜忧参半”来形容当前的商业引进展。一方面,国际文化交流是多层面的,调动民间力量的参与和推动是大的方向;另一方面,除了文化事业,还有文化产业 的发展,文化交流与商业活动有时在客观上相互推动。同时,此类展览向商业空间的转移也助推了服务业的转型和升级,在展览的设计上也更加活泼亲民。但同样存 在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如形式大于内容,娱乐性大于学术性,作品的真伪和学术问题的模糊不清,作品版权的归属等。“中国人对文化艺术有非常高的热情和学习 精神,但因为接触少,如果展览在很多严肃的学术问题、文化问题上不能明确,容易造成普通观众对艺术的误读。”李磊说。

  如 何做好引进展?杨卫认为,需要有专业性的研究和策展介入,还要根据中国艺术的发展有针对性地寻找西方艺术史里有价值、有内容、有影响力的作品,既吻合中国 的情境,又能达到更好的传播功能。“希望多引进一些正在发生的、在当代艺术史有影响的艺术家作品,注重同我们当下的联系更紧密。”杨卫说,“不要只盯着莫 奈、毕加索这些熟面孔。”

(责编:赫英海、鲁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