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博物馆如何走出象牙塔

2016年05月19日09:18  来源:重庆日报
 
原标题:高校博物馆如何走出象牙塔

各大高校博物馆丰富的藏品,让人大开眼界。

 

高校博物馆如何走出“象牙塔”

 

高校博物馆如何走出“象牙塔”

 

高校博物馆如何走出“象牙塔”

 

高校博物馆如何走出“象牙塔”

 

高校博物馆如何走出“象牙塔”

 

高校博物馆如何走出“象牙塔”

 

高校博物馆如何走出“象牙塔”

 

各大高校博物馆丰富的藏品,让人大开眼界。

  各大高校博物馆丰富的藏品,让人大开眼界。

西大综合博物馆外景

  西大综合博物馆外景

  圆球形的天幕上,浩瀚的星空随春夏秋冬变幻出不同的景象;一台天象仪用20多个圆形滤片的投影,展示出日月食、流星雨等梦幻的天文现象……

  5月13日,北碚区朝阳小学学生刘婷婷随父母来到西南大学地理科学院的天象厅。长约一个小时的环幕电影,让她仿佛穿越到神秘的太空。

  赤道经纬仪、浑仪……这个被命名为重庆市科普教育基地的天文馆,有多种古代天文仪器,在天文台还可以进行行星、太阳黑子等天象观测。

  事实上,不止西南大学地理科学院,其生命科学学院、植保学院等学院,以及重庆师范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等高校,都基于各自的学科优势建有博物馆。然而,这些博物馆社会知晓度不高,存在馆舍条件不达标、缺经费和管理人员等问题。高校博物馆该怎样走出“象牙塔”?记者日前进行了走访。

  丰富“宝贝”众多展厅太小

  来自额尔齐斯河的湖拟鲤;形似枯叶的枯叶蝶……5月11日,记者来到西南大学生命科学院自然博物馆。

  这是一幢不起眼的四合院小楼。爬上6楼,便是由4间办公室改建成的博物馆,有无脊椎动物馆、植物标本陈列室等4个馆。

  在无脊椎动物馆里,有2条长约2米的中华鲟和1条白鲟标本。“白鲟已经绝迹。这么大的中华鲟,也很少看见了。”该馆管理员叶老师告诉记者,这3条鲟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水产专业的老教授去长江流域搜集回来的。

  从四川合江带回的圆口铜鱼;1951年采自石柱的荷叶铁线蕨……指着形式各异的鱼类标本和堆积如山的植物标本,叶老师感叹:“这些动植物标本都是历代教师、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搜集的,展品仅仅是冰山一角。”

  西南大学历史博物馆建于1956年,有9000余件青铜器、钱币、字画等藏品。“展品都是历代教师、学生到各地搜集采购回来的。”该校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邹芙都告诉记者,由于馆舍面积只有800多平米,展出的藏品只有3000余件。

  “高校博物馆是文博领域的特殊群体,其服务于教学、科研,也承担着社会科普的功能。”重庆师范大学博物馆馆长武仙竹介绍,该馆民俗文化厅收藏了上百份匾额和近百块画像砖。

  武仙竹说,比如一块题有“椿荣萱茂”的清代匾额,说明当时崇尚孝道的风气(“椿萱”是父母的代称);用于祠堂、墓室的画像砖,则生动地记载了当时渔猎、集市、宴饮等生活场景,这些都是研究当时社会经济、文化很好的实物。

  从最早的交换机到现在的智能机,重庆邮电大学的校史馆展示了我国完整的通信历程;乾隆年间的土地契约、著名的《拿破仑法典》等,在西南政法大学法文化博物馆,陈列了中外法律文化进化演变的各类文物……

  尴尬

  知晓度不高没专门场地

  然而,尽管有着众多“宝贝”,高校博物馆的公众知晓度并不高。

  “大多是中小学组团来参观,还有一些做研究的学者。”叶老师告诉记者,每年来参观的观众约有1万人次左右。

  这个数据也是我市其他高校博物馆的访问量。“但大型的博物馆,一天的访问量就可达1万人次。”西南大学一不愿透露姓名的教师表示,我市高校博物馆大多实行免费参观,但别说校外,一些校内学生都不知道学校有几个博物馆。

  一些博物馆的现状不容乐观。

  位于西南大学荟文楼4楼的历史博物馆,由几间教室改建而成。这栋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教学楼由于老化,雨天会渗水。

  “严格意义上来讲,这不符合博物馆的馆舍标准。”邹芙都说,2015年出台的《博物馆条例》对博物馆的选址、采光、通风甚至墙壁的厚度都有明确规定。

  但这个博物馆的墙壁厚度就和普通建筑物一样。“如果不开空调,夏天外面多热,里面就多热。”邹芙都苦笑。

  “不少高校都没有专门的博物馆场地,依托建在校史馆、图书馆、或是行政楼里。”重庆邮电大学校史馆馆长高永青说,因此该校博物馆就只是校史馆的一部分。

  除了馆舍不达标,资金匮乏也是高校博物馆面临的难题。

  在西南大学历史博物馆的库房里,收藏有上百卷藏经、彝经等经文。但这些由两块木板夹着的纸质经文,已经被虫蛀。

  “我们根本不敢打开,这样经文会碎成粉末。”邹芙都说,这些经文是研究少数民族宗教、祭祀文化的宝贵资料。如果采用古迹修复技术修复这些经文,一页就得几百元钱,博物馆根本掏不起这个钱。

  记者了解到,教育部没有专门管理高校博物馆的机构,文物部门也只对高校博物馆进行业务指导。

  “我们只能靠项目争取经费。”邹芙都告诉记者。据了解,在重庆邮电大学等高校,博物馆均由学校每年划拨2万至10万的管理费,保障基本的维护和运行。而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大多是图书馆或档案馆的人员兼职,没有专门的技术人员。

  “所以有时很矛盾,一方面希望观众更多;另一方面又觉得会增加费用和压力。”高永青无奈地表示。

  出路

  多渠道搭建推广平台

  可喜的是,高校博物馆里的“富矿”已引起社会关注。

  2012年,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成立,全国共约70所高校加入,以搭建政府与高校博物馆之间以及各高校交流的平台,增强社会吸引力。

  我市部分高校也开始了探索。西南大学今年修建了一幢面积28000余平方米的综合博物馆大楼。

  “大楼集博物馆、校史馆、档案馆于一体,其中博物馆占主体,面积达22000余平方米。”西南大学档案馆馆长吴江介绍,有着四层楼高的综合博物馆,将集合该校历史博物馆、自然博物馆、昆虫馆、美术馆、地质馆等多个博物馆,形成强大的合力和整体效应。

  重庆师范大学在2014年建设了博雅楼,这个综合楼同样整合了该校三峡文化馆和生物馆、地质馆等进驻。

  但仅解决场地问题显然不行。“高校博物馆需要增强自身‘造血’功能。”该校党政办副主任查直认为。

  值得借鉴的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987年,该校建立了全国第一家昆虫博物馆。2006年,该校建成集动植物、农史典藏等为一体的博览园,有120 万份昆虫标本、55万份植物标本,收藏量居全国高校之首。2015年,博览园成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4A级旅游风景区,并策划了“华夏农耕文明体验”、 “蝴蝶文化季”等主题活动,开发出蝶翅画、昆虫标本等旅游产品。

  “2014年,上海14家高校和上海图书馆联手展出了馆藏精品。”查直则建议,高校博物馆可以和教委、文化委合作,举办一些有特色的主题展,提升影响力。

  值得欣喜的还有,重庆师范大学已和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会在馆藏、主题展览、人员培训等方面展开合作。

  “按照国家‘十三五’规划,将逐步开展对高校博物馆的定级工作。”武仙竹告诉记者,高校博物馆承担着社会科普和对外开放的功能,应进一步走近大众。 他建议,运用“互联网+”,高校博物馆可以进行数字化推广,同时做好博物馆的衍生产业,让高校博物馆走出“象牙塔”,更好地服务大众。

(责编:赫英海、鲁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