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交易的“最民间”形式

2016年03月09日09:44  来源:美术报
 
原标题:书画交易的“最民间”形式

  在国家倡兴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政策影响下,近年的艺术市场也日趋兴盛。这一领域疆界广阔、蕴涵丰富,市场分级明确、交易品门类众多、从业人员身份博杂,更是一个可以从文化、社会、艺术、经济、管理等多视角施以关注的新兴学科。在交易品类别中,书画一门久居大宗。这与传统社会文人书画传播力度有关,也与中国大众的普遍审美心理有关。书画在市场中的交易形式五花八门,但大家广为熟知的还是各拍卖公司春秋两季的拍卖与各级各类艺术机构、画廊的销售等常规形式。人们对这些常规形式的关注和研究颇多,但笔者发现,在鲜活多态的市场中还存在着另一类形式,权且名之为“最民间形式”。下文试举几例。

  例一:几年前的一个乡镇集市上,笔者看到一架大棚前人头攒动,近看大棚里面挂满了各种字画,尺幅大小不一,题材风格各异。一个情绪高涨的主持人在大声吆喝:大家请看,这是某某书画院某某名家的作品,本场售价1000元,哪位想要只管大胆出价。看热闹的人有的默不作声,有的则半玩笑般开个价,100元。主持人接着说,100太少,500拿走。于是在价格拉锯的状态下最终200元售出。更有甚者,要价一两千的作品最后百八十元也能买走。笔者看了半天才明白,这原来是个最接地气的“书画拍卖会”。后来还在不同的地方见过几次类似的商业活动,形式完全一样。当时颇不解的是,这些看似不错的书画为何竟以如此低廉的价格售出,连纸墨装裱钱都不够。后经行家点化才明白,这些作品可能多是高清印刷品,加之机器装裱,所以成本无多,即便卖上一两百、百八十也能产生利润,辅以薄利多销的经营策略,收益或也不微。

  例二:很多年不看电视,偶尔看到一档电视购物节目,印象中这类节目多是销售一些生活日用品,可这期节目中却是两个主持人你一言我一语大谈艺术品投资与收藏,并顺势推出某近代绘画大师的某某后人或弟子,不惜溢美之词。配合电视媒体生动的广告手法,音画相宜,滚动播放,将其作品展示得淋漓尽致。屏幕下方一直闪动着一行购买热线号码,主持人说,及时拨打热线,限量版的超值作品即可低价买入收藏者手中。当时不禁感慨,书画这种以才思和闲情为核心的个人化创作物也能进入符合供求标准、批量生产和售卖的电视购物渠道。后来又在其他几家电视购物频道中见过,仅是主打的艺术家不同或导购形式略有变化而已。

  例三:笔者曾游某古城,很多旅游项目都附着上文化的色调。见这样一幕:一处古戏台上演地域、民族特色的歌舞,节目中间穿插上来一位主持人开始讲说,大概意思是今日有幸请到某某著名书法家亲临现场,此公艺术修为深,学术地位高,如果大家不了解请打开手机百度,现场很多观众都拿出手机热情地搜索。随后,主持人引导大家掌声欢迎这位艺术家登台挥毫泼墨,写一张大字条幅,旋即在众人的拍照录像中光鲜下台。这时候,主持人继续讲解,此公作品的正常市场价格是每平尺8000元,今天为了赞助活动不按市场价收费,只收取主办方提供的卷轴装裱的最低成本费,每幅300元,希望大家把握良机。于是,大家开始争相抢购作品,一时间订出去七八幅或更多。这一拨游客走后,下一拨来,还是如此循环。

  上举三例皆是笔者亲见,将它们联系在一起顿觉有趣,即是前文所言的书画交易的“最民间”形式。这类形式在某种意义上似乎比拍卖、画廊等更接近百姓生活,在名目各异的书画销售过程中也考量了诸如“艺术”“审美”和“鉴藏”等高大上语汇与普罗大众生活的切实关系。对此般艺术和生活发生现实关联的生动案例,作为艺术史和艺术市场的研究者,似乎也应给予一定的思考。

  笔者认为,面对这样的现象,首先必须承认当前艺术品交易市场的多元化形态,在这个维度上,拍卖行、画廊和高端艺术机构等主流形式与上述三例中的“最民间”形式并无优劣高下的判然之别,对之不必先以高高在上的“专家腔”进行鄙夷和批判,应该依据现存问题说话。很多问题“存在即合理”,就如同我们竟日相对的这个高速运转的多元时代,又有多少事非要究个明白,同情的理解未尝不好。再者,不一定是上高级拍卖、进高端画廊的艺术品才有市场交易,“最民间”形式也可以博取大众对艺术的熟悉感和喜爱心,反映出最广泛的普通家庭对书画艺术品的需求,从艺术传播和培育美学欣赏能力上看,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当然也从中折射出另外一面,在文化繁荣、艺术兴盛的今天,中国的“艺术家”、“大师”的数量之巨、范围之广可谓亘古无匹,他们活跃在各个层面的舞台上,寻找自我生存之道。这本无可厚非,只是作为艺术品消费者的大众需要学会分辨真正的艺术精品和家居装饰艺术品的本质区别,而这恐怕又是国人艺术鉴赏力的长久培植和公共艺术教育的普及问题了。

(责编:鲁婧、董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