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艺术收藏>>最新资讯

“大爱悲歌——周思聪 卢沉《矿工图》组画研究展”在京开幕

薛良

2015年08月03日08:18    来源:中国文化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大爱悲歌——周思聪 卢沉《矿工图》组画研究展”在京开幕

  本报讯 7月29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美术家协会、北京画院联合主办的“大爱悲歌——周思聪 卢沉《矿工图》组画研究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幕。《矿工图》组画被誉为继蒋兆和《流民图》之后又一部揭露侵略罪恶、为人民苦难控诉的里程碑式力作。此展不仅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还入选文化部2015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同时也是周思聪、卢沉先生的家属将《矿工图》组画、手稿及文献共计53件作品捐赠给国家后的首次亮相,是《矿工图》组画自诞生以来最大规模集体面世。

  《矿工图》1966年最早由卢沉创意,“文革”结束后,周思聪、卢沉重新构思,并于1980年开始重新创作。将其定位于表现中华民族和广大人民的血泪历程,意在唤起时代对于战争灾难的反省,呼吁、追求“和平”与“人道”的永恒主题。组画构思共计9幅,周思聪、卢沉合作完成了《同胞、汉奸和狗——矿工图之五》,在卢沉因患肝病而逐渐退出创作后,周思聪以过人的意志与心力独自完成了《遗孤——矿工图之六》、《王道乐土——矿工图之一》、《人间地狱——矿工图之三》等3件作品。最终由于沉重的精神压力和类风湿病,周思聪也不得不停止《矿工图》的创作,这是中国画史上一套未完成的大型人物组画,也是一曲未谱完的浩浩悲歌。

  他们在辽源煤矿拜访了幸存下来的老矿工,听他们亲口讲述当年在日军暴行下的惨痛经历;他们绘制了大量的炭笔速写,捕捉下每一处重要的细节;为了更好地了解日伪时期的社会环境和背景,他们还到当地博物馆查阅、收集了大量的图像资料……这些创作的努力体现了艺术家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也为今天的主题性创作提供了经典案例和思考角度。为整体而又全面地呈现《矿工图》组画的历史面貌,展览全面筹借与《矿工图》组画相关的创作手稿,特别是为之勾画的草图、初稿、素描稿等,反映了主办者严谨的学术态度和追求。

  周思聪(1939—1996),河北宁河人,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副主席,北京市政协委员,并兼任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卢沉(1935—2004),江苏苏州人,美术教育家,擅长水墨人物画,兼工书法,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常务委员,受聘为中国美术学院荣誉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

  此展是北京画院美术馆在2007年推出的“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大家系列展”中的第36个展览,是周思聪、卢沉艺术研究系列中的重要专题。展览将持续到8月31日。(薛良)

(责编:赫英海、鲁婧)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