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首頁頻道首頁|網站地圖

心之律動,筆之毫端:品李文培戲劇人物畫的時代意義

來源:人民網-書畫頻道  2016年03月09日11:06

中國戲劇人物畫是以中國舞台戲劇為創作題材,因其戲中有畫,畫又生戲,故諸多畫家傾力描繪,盡顯才華。成為中國戲劇的“再創造藝術”,成為中國美術花壇上一朵奇葩。

中國現代戲曲人物畫是傳統藝術的時代繼承。宋人畫頁中就出現了戲畫﹔元代壁畫中有戲曲演出場面﹔到明清兩代戲畫就更多了,有民間一支木版年畫,有一支是專業文人畫家所作。由此可見,戲畫創作具有傳統文化深厚的滋養,資源共享。仔細分析我們不難發現,京劇之所以被稱為國粹,就在於民族精神蘊在戲中。寓教於樂,千百年來這種民族精神遂漸形成了共識,稱為精神脊梁。其在藝術上的表現,更是使藝術家們無限向往,傳神寫意,天人合一,虛實相映的藝術理念,與水墨畫的藝術理念極為相似。鑒於此,戲畫中的水墨的語言更為民族化、個性化,更為自由化、更為詩意化。

李文培先生樂此不疲,經幾十年的磨礪,創作了大量的戲劇人物,讓我們耳目一新,令人感奮。

李文培先生在追求形神兼備的同時,用沒骨的寫意手法描繪戲中人物。常用墨之重、水之暈,表現了意趣盎然,戲中人物天趣無限。讓傳統內涵籍於現代美感之中。

其中妙處在於把“瞬間”的美使其定格,完成永恆美的再造。

其中我們不難發現,水墨是其根、是其本,但是不知不覺中西法融入其中,而且融入的那麼自然、貼切。這裡無法說更多的道理,但是學院派的背景,使他知道刻畫人物形象造型的重要。

毋庸諱言,戲曲畫大家們創造了許多戲曲畫佳作,受條件限制但千人一面之慮時有所限。在文培先生的作品中,看到的是極具個性“這一個”的人物形象。

京劇《三岔口》的二位人物在黑暗中搏斗的場面讓我們震驚。文培著意刻畫了黑白對比,驚恐與自信的神情時,總的構架上了強調三角式的定位,兩把兵器左右上下對稱,在穩定中有展現了不穩定的因素﹔《霸王別姬》強調了一剛一柔、一重一輕的形象對比,鐵塔般的項羽與若有似無的虞姬對比,形成了大勢去兮的悲壯氣氛﹔紅娘動態之俏麗可愛﹔穆桂英的瀟洒英武﹔楊貴妃嫵媚端庄﹔宋士杰的義正剛烈……均栩栩如生,十分動人。

他之所以把人物畫得如此個性分明,這與他所處的環境及閱歷有極大的關系,使其戲劇人物畫創作有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中國京劇的魅力,讓他著迷﹔與京劇前輩的交流,使他更加了解京劇的堂奧。京劇藝術家為一個行當,一個角色兒嘔心瀝血的創造讓他感動。因此,他創造的作品,從內行的人來看是到位的,即畫中有戲,是“這一個人物”。無論生、旦、淨、末、丑,還是人物的手、眼、身、法、步,都在畫中盡現。因此看他的作品,音猶在耳,“無聲勝有聲”,給人無盡的聯想。甚至在看畫時通過精心刻畫的人物,讓人更深了解了戲。

他之所以把人物畫得如此生動,與他刻苦學習、鑽研技術技巧、藝術思路的曠達有著直接關系。他畫了大量的戲曲人物速寫。這些速寫是他心手合一的作品,其中不乏佳作。給我的感覺隻要換上毛筆就十分靈動了。

他研究宋·梁凱的作品,研究徐渭的作品。中國古代的精美作品是他無言的導師。

早年,他曾問我:“徐悲鴻先生是如何教您的呢?”我說:“徐先生在課堂上也指導具體的技術技巧,但更多的是啟發我們對藝術的深層認識與思考。他說孔子《論語》中‘盡精微致廣大’,很適合我們美術領域。”我又說:“你想一想,每個人的形體動作,每個人的手,每個人的眼,都是有表情,都是其內心的反映。”

畫人很難,把人畫活更難,畫傳神了就太難了。而今我們看到他筆下的人物個個鮮活,說明他研究了戲曲之妙。因為戲劇本身有“譜”有“式”,極具共性的一種表演形式,而在他創造的人物中,既有有“譜”有“式”的一面,也有破“譜”破“式”的一面。這就使得他在畫人物方面游刃有余,這隻有像他這樣如此熟悉這個門類藝術的藝術家才有這麼大的勇氣,敢於突破。

多年的磨礪形成了他自己的風格。其簡約的風貌,使人物具備很強的沖擊力。其用筆十分肯定,極具爆發力因而極富陽剛之美﹔其用色是融合十分和諧,因而極富陰柔之美。這種簡約與豐富,陽剛與陰柔,具象與抽象,是他多年藝術修煉的成果。

在當今藝術發展多元化的時代,為每一位藝術家提供了寬廣的平台。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努力的人是讓人十分尊敬的,文培先生以他多年的藝術積累,年復一年地在戲曲人物畫這一門類中探索與實踐,完全有理由相信這朵閃爍著中華文明的藝術奇葩,定會在世界藝術大家庭中綻放異彩。

pre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