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大師說:東陽木雕產品幾十年前就已經出口世界,那時主要消費者是海外的華人華僑。現在,希望依托“一帶一路”這個平台,通過研究和努力使東陽木雕真正走向世界。同時要培養有文化知識、有藝術水平的雕刻人才,使整個行業發展的越來越好。他說這就是他的“中國夢”。﹝詳細﹞
它傳承千年,不蛀不腐,使得文書典籍、書畫珍品得以千古傳存,被譽為“千年壽紙”。玉骨冰肌、綿韌潔白,獨特的品質使它和藝術共生,與文化共存。“輕似蟬翼白如雪,抖似細綢不聞聲”,細分工序108道,歷時3年完成,這就是宣紙。﹝詳細﹞
汪德洪,安徽省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徽州木雕代表性傳承人。以徽州傳統建筑三雕為創作源泉,採用深浮雕、圓雕技法,講究鏤空效果,塑造出一件件精美絕倫的木雕作品,彰顯著徽州文化的博大精深。﹝詳細﹞
河北民間工藝美術家王秀手工制陶近五十年—— 王秀手工制陶器近50年,其作品榮獲第二屆中國北方旅游文化精品博覽會金獎等榮譽﹔出國參與國際展覽,在與國際陶藝藝人的對決中技壓群芳。﹝詳細﹞
中華老字號“朱府銅藝”第五代傳承人朱軍岷。小小一把銅壺,其中蘊含的技法之豐富、難度之高,出乎想象。“需要3萬甚至5萬次錘擊,千錘百煉﹔同時,連續幾小時的勞作,每個步驟都不得掉以輕心。”朱軍岷介紹道,光是下料環節,就大有講究。﹝詳細﹞
龍泉青瓷是非常具有中國特色的傳統瓷器珍品,距今一千多年,到了清中期,青瓷燒制技藝漸漸凋零。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按照周恩來總理"要恢復青瓷生產"的指示,龍泉青瓷燒制技藝人用自己的努力使失傳千年的龍泉青瓷燒制技藝重放光彩。﹝詳細﹞
廣西欽州紫泥陶土資源得天獨厚,由此燒制出的坭興陶位列中國四大名陶之一。坭興陶歷史悠久,有“萬年桂陶,千年傳奇”的歷程,坭興陶因在燒制過程中不添加任何陶瓷顏料可產生窯變,被稱為“窯寶”,堪稱一絕。 ﹝詳細﹞
2016年12月7日下午,“青瓷·傳承·復興暨徐朝興從藝六十周年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展。徐朝興受邀做客人民網,分享自己與龍泉青瓷結緣六十年以來的心路歷程。 ﹝詳細﹞
季友泉,1976年出生,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浙江省陶瓷藝術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徐朝興之徒,1991年進入龍泉市青瓷研究所長期從事青瓷創作設計及工藝研究。﹝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