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藝術收藏>>最新資訊

最早楚國編鐘亮相武漢:屬最早雙音甬鐘

2013年12月30日09:37    來源:中國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最早楚國編鐘亮相武漢:屬最早雙音甬鐘

   迄今最早的楚國編鐘——枝江萬福?編鐘,29日首次在湖北省博物館商周青銅器特展上亮相。

  商周青銅器特展上,展示了100余(件)隨州曾候乙墓、棗陽九連墩、武漢黃陂盤龍城等重要遺址中出土青銅器,時間上起商代早期,下至戰國晚期,基本涵蓋了中國青銅時代各個階段。

  西周時期楚國在江漢地區崛起,成為春秋五霸、戰國七雄之一。楚國的青銅文化風格追隨中原,但自成體系。

  記者看到,作為迄今中國發現最早的楚國編鐘——12(件)組萬福?編鐘的亮相,吸引了國內外眾多學者的關注。

  湖北省博物館負責人介紹,2012年,萬福?編鐘出土於宜昌枝江市萬福?村,出土青銅器13件,其中銅甬鐘12件,經考証為西周早期晚段,是迄今發現最早的楚國編鐘。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所長王巍認為,萬福?編鐘屬於最早的雙音甬鐘,能分別從正面和側面相應位置擊發不同的音高,音程接近三度關系。對應於不同的型式、樂音呈現出不同的組合,這對研究甬鐘的起源和流變、西周時期禮樂制度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義。

  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音樂類評審主席、韓國漢陽大學教授權五聖則表示,曾候乙墓編鐘是東周時期青銅文化的高峰,與西周早期的枝江萬福?編鐘,形成了遙相呼應之勢,可看出先秦編鐘制度的發展與演變規律。

  此次,首次亮相的還有春秋鄧公孫銅鼎及隨仲嬭加鼎等青銅器。1978年曾候乙墓發現后,“曾”、“隨”兩國的關系一直是未解之謎,而隨仲嬭加鼎銘文中出現的“隨”、“楚”文字,為解決“曾國之謎”提供了新材料。(曹旭峰 張翔 曾攀)

(責編:赫英海、魯婧)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