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鬼谷子下山”元青花瓷罐以2.3億元人民幣成交后,一股元青花熱就開始橫掃中國。然而時至今日,國內大多數元青花的收藏家卻樂不起來,因為他們手中的藏品根本得不到文博專家認可。事實果真如此嗎? 帶著疑問,記者在全國范圍進行業內採訪,驚奇地發現所謂的早期的“業界定論”已遭到多方質疑。那麼,真相到底如何呢?讓我們一探究竟!
市場調查
民間元青花背負“原罪”
談起元青花的收藏,常年致力於元青花研究與收藏的龍建雄感慨萬千。他說,元青花瓷銷聲匿跡幾百年后,在民國初年被發現,五十年前才被公認。上世紀50年代以來,由霍布森和波譜拉開元青花瓷研究序幕后,在國外陸續對照驗証了200多件館藏的元青花,在國內也有少量出土器物進入館藏,國內博物館藏達100件左右,至此,國內外元青花瓷已達300件左右。幾十年來,人們都相信“元青花就那幾百件”的觀點,不敢突破,不敢相信民間另外還有元青花的出土和發現。目前,中國還組織專業人員出訪到土耳其、伊朗對元青花進行考察研究,但對國內民間的元青花遺存一概否定,這種不敢越雷池一步的局面已經維持了50年。即使有元青花發現了,人們也不敢相信。因專家不認可,造成了大量元青花流向國外,形成了牆內開花牆外香的局面。等到國外宣布是真品后,才有仁人志士花巨資高價買回來。元青花的發現和研究逐步深入,但悲劇一直在上演。民間到底有沒有元青花?有多少件?似乎是一個禁區,有人提出來或拿給專家鑒定幾乎就會受到嘲笑和諷刺。
近年來民間陸續發現了大批“元青花”,其中經鑒定為“真品”的也不少,但這並不能成為元青花大量存在的有力佐証。龍建雄坦言,目前景德鎮造假作假盛行,個別專家做出來的元青花雖然型達到了標准,但與真元青花“神似”就有天壤之別。景德鎮老窯口仿造,雖然也能達到型的效果,但真假元青花其胎質比重明顯,真元青花既有厚重感,又有干燥漂浮感,真元青花經過幾百年的干燥氧化,其胎質特別干燥細膩,即使是新出土的,也顯得老到干燥細膩,但老窯仿的元青花總是沉甸甸的,瓷質特別生硬,即使能發現釉下的藍點和冰挂現象也是比較凸顯,呈點片狀。真元青花的釉下藍點和冰挂現象為是顯非顯現象,明非明、暗非暗,不成規律,一般為細小深入胎骨的小點狀。仿品元青花大多比較粗劣,許多仿品即便不是行家也能看出問題,這就造成很多人不相信民間元青花,甚至把它當笑話看。
業內聲音
元青花數量應高於早期定論
難道元青花瓷的發現就一直停留在早期發現的近400件嗎?北京專門從事研究元青花的楊若虛告訴記者,2004年11月在山東濟南雲仙堂賓館召開了首屆中國民間元青花研討會,一百余位專家、學者、藏者匯集一堂,向全國、全世界大聲疾呼中國民間有元青花瓷。2006年元代瓷器國際學術研討會在上海召開,又發現了大量元青花瓷,當然也有少部分贗品,在會上和研究過程中,部分專家認為在中國本土至少有15000件元青花瓷﹔在近些年的元青花研討過程中有知名度和權威專家認為,國內至少存在10000件元青花瓷﹔但在2011年上海再次召開的國際元青花研討會上,專家依然肯定至今元青花瓷國內外不足400件的結論。
結合自己的多年實踐,龍建雄認為元青花產於中國,應該是近水樓台先得月,元人(蒙古人)首先應該滿足自己的需求,然后再換取“外匯”。再說,元朝共計97年,就算從至正年開始做青花瓷也有28年,當時景德鎮有300個左右的窯口,民窯不算,按官窯算少則也有30個,每個平均每天生產10件,每年一個窯生產3650件,28年一個窯生產102200件,30個窯28年共生產3066000件,出口1000000件,國內還有2066000件,至今存世量按萬分之五國內也應有完整元青花瓷官窯瓷1000多件。打個簡單的比喻:自己還餓著肚皮,怎能拿糧食去換錢呢!元青花瓷隻有滿足了元人需求和國內的基本需要,才可能拿去換錢,就是洋人訂做數量也只是很少的一部分。
當年制造了多少件元青花瓷器,在歷史的長河中又毀壞了多少件?未來又會發掘出土多少件,一切都是個未知數,無從考証。隻有歷史真相和未來的事實能說明一切,過於武斷的定論都是有悖於科學理論根據,任何事物的出現都要一分為二的科學看待和思辨才是上上策。(文/記者 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