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藝術收藏>>最新資訊

“傅申學藝展”在國博舉行

2013年11月22日08:4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傅申學藝展”在國博舉行

秋景山水橫幅  傅申

11月16日,台灣著名的中國美術史學家、書畫鑒評家傅申先生,應中國國家博物館之邀舉辦名為“傅申學藝展”的書畫印個展。長久以來,傅申先生在國內其學術成就為藝術史學界、書畫鑒定界所熟知,其藝術家的才華,始終被淹沒在學術成就之下。今次展覽,讓人了解到學者身份之外,另一個作為書畫藝術家的傅申。

本次展覽以“傅申學藝展”為名,顯示了傅申先生一貫低調謙遜的學者風范。展覽作品涵蓋了傅申從青年時代起直至今日的書法、繪畫、印刻及書法刻瓷作品。

幾十年的學術生涯,並未讓傅申停止藝術創作的腳步,反而助益於他的藝術創作。傅申先生的書法,無論是行、楷、草、篆、隸,各種字體揮洒自如。書畫鑒評家薛永年評論其行楷書法:“優入法度,能融宋元明各家的因素,形成自己的精神體貌,小字精雅遒美,大字端嚴流暢,筆勢遒勁而暢達,點畫恣肆而嚴謹,堂堂正正,很少求奇用險,可謂骨強筋健,外耀鋒芒,這也許反映了他崇尚的精神品質。至於他近年書寫的大幅,更表現出無心求工的蒼勁和老辣,充滿了陽剛美的豪情。”

在繪畫方面,傅申先生20多歲便展現出極高的天分。他的山水撫古之作《臨夏圭溪山清遠圖》,其筆墨之精妙老到,連滬上書畫界大老如謝稚柳諸前輩皆驚為奇才:“此《臨夏圭溪山清遠圖》久著於世,為吾友君約兄少年時所模,蓋得其筆,故能備其神,信非易事。然君約數十年來,久疏筆硯,此道頓歇。如此才情,棄如敝屐,深足惋惜矣!”此次展出的繪畫,均系傅申先生青年之作,最早隻有22歲,最晚的也還沒有達到而立之年。其中一類屬於臨古,幾乎都是長卷,如《臨董源溪山雪霽圖》、《臨夏圭溪山清遠圖》,無不形神俱似,筆精墨妙﹔而另一類則是古法記憶寫生或古法創作。其中的《日月潭小景》和《小塔山煙雲》,以古法描繪所見名勝印象,既敏銳地抓住了名勝特點,又構筑了淡蕩清幽或高曠雄偉的動人意境,筆墨亦簡當精到。

書畫印的藝術實踐,是傅申先生從事書畫鑒定與中國美術史研究的基礎,而傅申先生的學術研究,又反過來影響著他的創作風格以及特點。學術與藝術雙攜並進,這也正是一個美術史學家,尤其是作品鑒定家的鑒定法眼高人一等的所在。傅申的學藝歷程,借用薛永年先生的一句話便涵括了所有:他先是藝術家,然后去做藝術史家﹔成為藝術史家,而不懈藝術之追求。(曉鳴)

(責編:魯婧、赫英海)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