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在《核舟記》描述的是我國古代精巧絕倫微雕技藝。在即將開幕的第四屆中國(合肥)國際黃金珠寶玉石展覽會上,市民將與神奇的微雕技藝近距離接觸,我省微雕藝術大師楊其鵬將帶著自己的得意之作參展。
一毫米玉上雕七首詩
與《核舟記》描述的微雕技藝不同,楊其鵬選擇雕刻的物品不是桃核,而是玉。“很多人不相信可以在玉上雕刻,因為玉的硬度太大了,一筆一畫都是考驗功底。”楊其鵬說。
記者看到,在一塊總面積4×6毫米的白玉上,雕刻著一個栩栩如生的俏麗仕女,仕女一手拿扇,一手捧書,用放大鏡一看,在扇和書上,還極其細密地雕出了完整的唐詩宋詞。而在另一種作品上,一枚一分錢硬幣上擺放著他雕刻的10件作品,內容有人物、有詩詞等。
“你雕刻的最小字是多大?”面對記者的提問。楊其鵬笑而不答。“我可以在一毫米見方的玉上書寫出七首五言唐詩,在一根發絲上寫完《蘭亭序》。”楊其鵬說。
安徽省寶玉石協會會長翟光景介紹,楊其鵬師從其父一代宗師楊大可,是“楊氏微雕”第二代傳人。在本屆展會上,楊其鵬將在現場,展示他的微雕作品,並將在現場對作品進行解說和收藏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