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家胡同11號院模型與實景
北京東城區的史家胡同是一條有名的胡同,史家小學、人民藝術劇院宿舍、諸多名人故居都散落在這條長約500米的胡同裡。史家胡同24號院曾是現代作家凌淑華的故居,10月18日,北京第一家建在胡同裡的博物館“史家胡同博物館”(以下簡稱“博物館”)在這裡正式開館。
博物館由老舍之子舒乙題寫館名,佔地一千多平米,為兩進院落。經過兩年多“修舊如舊”的修繕,現有8個展廳,用實物、圖片、微縮模型等展示了史家胡同的變遷和院落舊主凌淑華生平等內容。
進門牆上的磚雕是從臨近胡同收來的老物件,地上散落的漢白玉井圈據說是以前王公貴族才能用的,一個根據1957年測繪圖和1959年航拍圖制作的史家胡同沙盤,精致地還原了整條胡同的歷史風貌。在一個“胡同聲音”的多媒體房間,觀眾還能聽到胡同裡失傳已久的各種聲音,虎撐(行走江湖的郎中手中的串鈴)、震驚閨(由5片鐵板組成,磨刀剪的響器)、馬鈴、駝鈴……
博物館現由朝陽門街道辦事處管理具體事務,辦事處副主任李哲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說,博物館中展品的來源有文物局提供的、胡同拆遷時收集的、居民捐獻的,“這附近收破爛兒的都是我們的‘眼線’,他們看到有價值的舊物就向我們匯報”。
凌淑華故居一度是一家幼兒園,現在牆上依然殘留著牆面涂鴉的油漆痕跡。為了恢復原貌,博物館用的磚和瓦都是從各處搜羅來的老磚老瓦。“前院8000多塊磚都是老磚,以前成堆成堆地堆在路邊,如果我們不搶過來,就被當成建筑垃圾運走填坑了。”李哲說,“你看這牆的砌法也是老工藝,嚴絲合縫。真正的老牆就該是這樣的,現在很少見了,一是工藝很難傳承,二是費錢,比普通的牆貴一倍。”
除了老北京的磚雕、石雕等民俗舊物,博物館還用社區居民捐獻的舊生活用品營造了兩個穿越時空的胡同人家。“五六十年代的記憶”展廳用磚鋪地、刷大白牆,木桌上擺著錫茶壺、搪瓷杯,牆上貼著毛主席像,矮櫃上的半導體收音機、人力縫紉機在當時都是了不得的“大件兒”﹔“七八十年代的記憶”展廳有了組合櫃、黑白電視機、單開門冰箱,那時有一句流行語“組合家具沙發床,黑白電視放中央。三間磚房水泥地,租輛卡車接新娘”。
在胡同長大的王女士出生於1962年,雖然早已不住在胡同,但“胡同情結”一直揮之不去,這次約了發小,騎著自行車專程過來參觀博物館。她回憶說:“你看這雪花冰箱、單桶洗衣機……那會兒誰家要有這麼一套組合櫃,羨慕死了﹔誰家有一台黑白電視機,全院兒都得上他家去。那時候買夏普、東芝的電器,得用‘出國人員服務券’,要上安定門外的出國人員服務部提貨去。哎喲,都是奢侈品!”
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學院學生張屹然在博物館的留言簿上寫道:“在史家胡同34號院生活了13年,曾在史家幼兒園上小班、史家小學上小學、北京二中上初中,目睹史家胡同的點滴變化。我們胡同居民希望多元的文化,但更希望繼續過平靜的生活,史家胡同不願成為第二個南鑼鼓巷。”
博物館隔壁現在依然住著胡同裡的老住戶,他們三兩倚著院門聊天,收音機裡放的相聲、評書,老遠就能聽見,胡同生活一如既往。史家胡同隔壁是世界名車商店雲集的金寶街,胡同裡的平房也因頂著“史家小學學區房”的光環而售價高達十幾萬元一平米。李哲說,在這寸土寸金的地段建一個完全公益性質的博物館,實屬不易。不過有時候,博物館裡的美好記憶和現實還是有那麼一點兒差距。
博物館中有一件展品是史家胡同11號院的微縮模型。記者走訪了實地,發現如果不是因為門牌號,很難將實物與模型對照起來。已經在這裡生活了30多年的胡大姐正在晾晒被子,她指著一個紅磚煙囪說:“這兒以前是一個月亮門。”又指著一間小房子說:“這是后來搭的。”胡大姐介紹,11號院的兩層小洋樓曾是日軍的俱樂部,后來成了海軍的宿舍,現在是一個雜院,有4戶人家,“這樓太破了,沒廁所,水壓不夠上不去水,我早盼著住樓房了”。
據媒體報道,其實早在2007年,北京豐台區盧溝橋附近就有一家民辦的“胡同張北京民間藝術館”。開館之初也是媒體熱議、賓客紛至,不過如今門庭冷落,為了節省開支隻留下了一名員工。史家胡同博物館現在每天都有近200人前來參觀,有懷舊的老北京、看新鮮的游客、攝影愛好者……李哲介紹,為了讓博物館“活”起來,將來還會在這定期舉辦講座等活動。然而,李哲最大的願望是“讓博物館空了”:“我不想把博物館塞得滿滿當當,倒希望好東西能夠重新回到胡同。如果以后隻能在博物館裡看到這些東西,太可悲了。整條胡同才是一個活的博物館。”
史家胡同和附近一些胡同的居民現在自己成立了一個小組,管理胡同內的交通問題,如今汽車都是靠一邊停放,胡同雖窄卻也井然有序。李哲說:“希望這種居民自治的意識將來能擴展到對整個胡同文化的保護,畢竟他們才是胡同的主人。”(蔣肖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