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繡漸入收藏領域--藝術收藏--人民網
人民網>>藝術收藏>>滾動新聞

漢繡漸入收藏領域

2013年06月26日08:35    來源:長江日報    手機看新聞

近日,記者走進曇華林,在六鳳漢繡店,記者看到牆壁上挂滿了漢繡作品,有龍鳳呈祥,也有張大千筆下嫵媚的仕女……
  漢繡師李進告訴記者,這幾年,漢繡開始被收藏界的人所關注,去年,她一幅70×80CM的《靜物花卉》被一位藏家以2萬元購走,“能花幾萬元買的,都是有一定收藏經驗的藏家”。
  六鳳漢繡的銷售總監陳慧介紹,現在,一幅大師的漢繡作品,賣幾萬元已不是高價,10多萬元的繡品交易經常出現。
  2008年,漢繡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從那時起,漢繡收藏逐漸升溫。
  不缺產量缺推廣
  2011年,武昌區政府決定在曇華林藝術村建造全國最大的漢繡基地,並請漢繡大師楊小婷擔任基地藝術總監。同時在曇華林成立了四個工作室,被稱為中國最大的漢繡生產基地。
  楊小婷介紹,目前,我省現有20多個漢繡工作室,兩三千名繡友。而幾年前,繡友數字還不到一百。
  六鳳漢繡的負責人康秀麗分析,現在,漢繡的困境不是產品,而是銷路。“蘇繡、湘繡發展得好,主要原因是那裡的產業鏈完整,漢繡隻有生產作品的手工工作室,特別缺銷售推廣人員”。
  源於戰國時期楚地的漢繡,曾與蘇繡、湘繡、蜀繡、粵繡四大名繡齊名。目前,四大名繡都已走上拍賣台,成為眾多藏家追捧的對象。漢繡何時能走上拍賣台?
  中信拍賣公司相關負責人王宏介紹,進入拍場有幾道門檻:一是稀缺性,二須是大師級作品,三是不可復制性。作為優秀的民間藝術,漢繡的工藝比較復雜,一幅優秀的作品動輒要繡數月,而且手工繡品很難雷同,所以,精品漢繡走進收藏領域很正常。
  他認為,漢繡走上拍台的時機已成熟,尚未成熟的是武漢推廣傳統藝術的意識,他希望一些漢繡大師能把作品送上拍台。“漢繡走上拍台,將會推動其產業化進程。”

(責編:赫英海、張卉)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