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武汉到广州:广州美术学院藏20世纪五六十年代作品展

2016年10月13日08:46  来源:广州日报
 
原标题:从武汉到广州

  ——广州美术学院藏20世纪五六十年代作品展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

  《大雪山》 油画 胡一川

  《冯钢百像》 油画 李铁夫

  《修船》 油画 郭绍纲

  《建设中的新北京》 铜版画 陈晓南

  《图们江》 中国画 关山月

  《在风雨中前进》 油画 汤小铭

  《建筑工人组画之一》 中国画 集体创作

  《石分三面》 课稿 黎雄才

  作为华南地区唯一一所高等美术学府,广州美术学院在六十余载的建院历程中,不仅培养了数量众多的美术家、设计师等相关领域的美术人才,他们分布于社会各领域,参与了其时其地的文化建设;同时作为一个艺术创作与研究机构,广州美术学院也汇集了一大批在国内、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的艺术家。

  为彰显先贤艰苦卓绝的艺术探索精神,展现一个时代独特的艺术风貌,广州美术学院策划推出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院藏专题展览——“从武汉到广州”。以学术的方式呈现了跨越两个地域、历经不同时期学院早期风华岁月。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胡斌介绍,这次展览以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的馆藏作品为主,还动用了岭南画派纪念馆、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胡一川研究室等机构的藏品,希望通过作品本身,折射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艺术特有的景观和现象。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广州美术学院初创时期,学生留校作品和艺术家捐赠构成了学院典藏的基本架构。留校作品是历年学生的优秀作品,代表了学生在学时期最优秀的艺术成果,不少是艺术家们的成名作。捐赠作品则多是任教于本院的著名艺术家,其中以李铁夫、胡一川、黎雄才、陈晓南、张信让、郭绍纲、张运辉等不同时期捐赠的作品为大宗。它们是广州美术学院最引以为傲的珍贵典藏。

  为了系统地呈现院藏20世纪五六十年代藏品的特色与脉络,策展人对藏品学术梳理成六部分展出。并搜集了相关文献、档案史料,力求以更真实的视角还原多样的历史维度。本次展览展出作品以国画、油画、版画为主体,有不少作品在当时已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参加过多种层次的展览,刊行于不同的出版物中。也有不少作品甫一面世,即在艺术界引起了较大反响,成为新中国美术的经典之作。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画家们其时的生活状态、艺术技巧与精神风貌,也反映了一座立足于区域文化的高等美术院校与其所在的社会生活产生紧密的关联与互动。在某种程度上,它们是阐释艺术社会史的极佳样本和一个时代历程的见证。

  广州美术学院潘行健教授在展览中指出,自己作为这段历史的见证人,也见证了这次展览的大部分作品的产生,老一辈艺术家真诚对待艺术的精神值得传承,这次以学术梳理广州美术学院的历史非常有意义。

  展览展出了一批黎雄才课稿与关山月画稿。前者作为教学与临摹范本,与业已出版并有广泛影响的《黎雄才山水画谱》,一直以来都是历届国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关山月画稿以人物写生为主,多是关氏下乡下厂深入生活所得,它反映了一位勤于创作的艺术家的探索精神。

  此外,展览还有一个广州美术学院的教学与创作特有现象——集体创作的模式。这种集体创作方式以系别为基础,其创作的成果在当时已广泛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如20世纪60年代的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就刊登了不少广州美术学院集体创作的作品。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现今保存了不少集体创作的作品,其中以中国画居多,且又以大型作品为主。这些作品具有纪念碑式的意义,反映了广州美术学院师生们集众所长,以集体的智慧与力量讴歌时代的新风。

  此展以一个学院的收藏,从一个侧面透视一个时代的艺术风貌!

  (陈运成)

  作为华南地区唯一一所高等美术学府,广州美术学院至今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学院前身为中南美术专科学校,1953年经高等教育部批准创建于湖北武汉,由中南文艺学院、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广西艺术专科学校等中南地区院校相关系科合并而成。1958年举校南迁羊城,并更名为广州美术学院。

(责编:鲁婧、董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