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灵境·人民艺术馆

2025非遗传承创新实践案例——传承创新

马福良:破局创新,大厂花丝镶嵌技艺“老工艺”展现“新面貌”

2025年07月23日10:05 | 来源:灵境·人民艺术馆222
小字号

花丝镶嵌制作技艺是一门传统的宫廷手工技艺,主要使用金、银等材料,通过镶嵌宝石、珍珠或编织等工序,制作成工艺品。其中,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的花丝镶嵌技艺特点显著。2008年,花丝镶嵌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大厂花丝镶嵌制作技艺工艺复杂,整个制作过程包括设计、下料、制胎、描图、划线、做丝、粘丝、焊丝、镪(强酸)活、洗活、选石、粘嵌、组合、镀金、镀银等多道工序。花丝镶嵌工艺是一种融合多种工艺的统称,大致可分制图、制胎、錾刻、花丝、珐琅、镶嵌这几大工艺。其中錾刻工艺中基本上常用平錾、阳錾、平阳錾、镂空錾等技法,花丝工艺中基本上常用的有掐、填、攒、焊、堆、垒、织、编八种手法,镶嵌分为两种,分别是包镶和爪镶,镶以宝石、珍珠,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过去,大厂花丝镶嵌制作技艺多为父子相授,秉承着将技艺更好传承下去的信念,国家级非遗项目花丝镶嵌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马福良不仅将技艺传给了自己的儿子,还将技艺传给来学艺的车间工作人员,让这门技艺在更多人手里薪火相传。

不止于广收门徒,马福良还在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的大厂回族自治县良盛达花丝镶嵌特艺有限公司传授技艺,令传统工艺以新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顺应时代发展,马福良在生产过程中尝试将传统的花丝镶嵌制作技艺古今结合,中西交融。通过将俄罗斯宫廷工艺卡克图、蒙藏工艺等不同技艺与传统花丝镶嵌结合起来,马福良把不同风格的美学元素引入到产品设计中,使花丝镶嵌产品形式更加多样。基于融合工艺生产出的产品不仅拿下了大额出口订单,作品《莲花薰》还在第三届中华民族艺术珍品文化节上被评为中华民族艺术珍品,2011年获得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另一作品《花丝香炉》也荣获第52届全国工艺品交易会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金奖。

秉承着“根在传承,重在创新”的理念,马福良和他的团队在生产中继承传统技艺,留存工艺精髓,用花丝镶嵌的技艺制作了众多如胸针、吊坠、耳环的首饰以及酒具、茶具等实用器物,推动花丝镶嵌制作技艺和其产品走入市场、融入生活,成为独具特色的非遗时尚单品。

如今,公司职工人数已发展到65人,其中15人艺龄超30年,有5人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销售的蒙藏工艺品、花丝烧蓝、卡克图(俄罗斯烧蓝)、金银摆件、首饰等8个系列和1200余种产品大部分供向国内高端礼品市场和欧美等海外市场。

(责编:王谊帆、刘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