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灵境·人民艺术馆

2025非遗传承创新实践案例——传承创新

毛永:创新技术为疍家鱼贴(年画)构建立体传承生态

2025年07月23日09:27 | 来源:灵境·人民艺术馆222
小字号

“疍家鱼贴(年画)”源自宋代,是汉族民俗文化的重要象征,早期主要用于船只上祈福平安。明清时期,随着粤东盐业的繁盛,这项技艺经由贸易传入盐田,与当地疍家雕版工艺相结合,逐渐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年画艺术。2024年,“疍家鱼贴(年画)”正式入选深圳市盐田区第五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成为粤东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近年来,疍家鱼贴(年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毛永在传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研发新材料制版工艺,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创新了传统雕版工艺和真鱼拓印工艺。该制版模具高精度还原鱼体、鱼鳞细节,具备可反复使用、环保无毒、操作便捷、成本可控四大优势。替代传统雕版拓印工艺,可以降低画拓印的技术门槛。

此外,毛永及其团队基于硅胶模具优势,研发系统化、阶梯式非遗教材及配套标准化教学模具套装,降低学习门槛。还通过建立“盐田疍家鱼贴非遗体验工坊”、举办夏令营等活动,深度融入盐田区“海洋文化”旅游线路,在海鲜美食街、大梅沙海滨公园、疍家文化馆等设立展示体验点,使非遗传承场域多元化。现场体验的民众只需在硅胶鱼模型上涂上颜料,再将纸压在模型上,即可体验这项传统技艺。

毛永及其团队以国家发明专利硅胶仿真模具技术为核心突破点,推动传统工艺向环保化、标准化、产业化升级。通过研发新材料制版工艺、开发多元主题及实用衍生教具、设立展示体验点等举措,构建“非遗+”的立体传承生态,为传统工艺的当代转化提供了可复制的“盐田经验”。

深圳盐田疍家鱼贴(年画)的传承创新实践,是古老海洋智慧与现代创新活力碰撞融合的生动样本,以实际行动推动非遗保护与发展,让“疍家鱼贴(年画)”走进更多人的生活,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责编:王谊帆、刘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