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灵境·人民艺术馆

2025非遗传承创新实践案例——传承创新

周淑英:探索蔚县剪纸传承新路径

2025年07月23日09:23 | 来源:灵境·人民艺术馆222
小字号

非遗承载着民族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文化绵延不绝的生动见证。位于河北省西北部的蔚县,以出产剪纸而闻名。蔚县剪纸是当地民间一种传统的装饰艺术,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蔚县剪纸题材广泛,花样繁多,刀工既有北方民间剪纸粗犷、质朴的特性,又有南方剪纸细腻、秀丽的风格。剪纸(蔚县剪纸)于2006年5月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作为中国剪纸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剪纸(蔚县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周淑英积极探索非遗传承的新路径,通过系统性实践,从多个方面助力蔚县剪纸的传承与发展。

在教育传承领域,周淑英认为,将剪纸等非遗项目纳入教育教学体系,是提升传承人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周淑英积极推动蔚县剪纸项目进校园,与多所高校及中小学合作,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在小学阶段开展趣味剪纸启蒙,在中学阶段引导学生进行剪纸创作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高校阶段开设剪纸艺术相关的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培养专业人才。

在产业创新方面,周淑英探索跨界融合,拓展蔚县剪纸的应用领域:与君乐宝、董酒等企业合作开发剪纸元素包装产品;与网游《逆水寒》合作植入剪纸外观,吸引年轻玩家关注;与金融机构联名推出剪纸主题贺卡,拓展文化消费场景。

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周淑英以蔚县南张庄村为基地建立“非遗+产业+乡村”模式。1978年,周淑英在老家成立了周永明世家剪纸厂,向全村和周边村里的妇女传授剪纸技艺,从一开始的20人到50人,再到1000人,学习人数不断提升。周淑英又将培养好的技术骨干送到其他厂家,老家的剪纸从业者达到了3万多人。后来,她又成立了周淑英剪纸艺术工作室,免费培训5000多人。文化传播层面,周淑英构建多维展示体系,依托在石家庄湾里庙步行街设立的名家工作室举办各种文化宣传活动逾百场,平均每天接待参观者超过10小时。

当前,周淑英正着力研发分级教学课程,深化与新媒体平台合作,强化国际交流,传播中国文化,持续推动非遗技艺的当代转化与可持续发展。

(责编:王谊帆、刘佳)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