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非遗传承创新实践案例——数字非遗
世纪华通以《游戏里的中华》讲好文化故事


当非遗遇上数字技术,当民俗融入游戏表达,文化传承的“打开”方式愈发多样化。世纪华通通过原创科普节目《游戏里的中华》,探寻传承非遗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路径。
《游戏里的中华》由世纪华通原创出品,上海师范大学指导支持,以“一件游戏里的作品、一个故事”的方式,用年轻一代更易接受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
332小时制作时长,54分22秒播出时长,覆盖341所学校171526名师生,《游戏里的中华》播出两季共十六集已收官。节目以世纪华通游戏业务板块中不同产品蕴含的多元中华元素为创作基底,在内容架构上实现传统民俗与文化符号的深度融合。既有投壶、粽子、春节、中秋节等承载节庆记忆与生活智慧的民俗印记,也涵盖金陵十二钗、不周山、白蛇传等源自古籍与民间传说的经典;同时新增丰富维度——从神农尝百草展现先民探索精神,花木兰诠释忠义勇毅的巾帼风范,到古法黄金工艺折射传统技艺的匠心传承;从汉秀演绎的现代舞台美学中提取东方意境,石库门建筑承载的中西合璧居住文化,再到中华武术蕴含的哲学思想与竞技魅力……《游戏里的中华》形成了覆盖民俗、传统技艺、民间文学等的立体矩阵,让游戏中的文化表达更具层次感与延展性。在形式上,节目组为提升质量,充分发挥游戏企业的内容创作优势,原创了音乐和手绘图片。而在宣传渠道上,除了在世纪华通自有平台露出播放外,节目还上传至公益机构“爱传递信息化应用平台”,让更多中小学学生能了解、学习非遗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除了开发节目,世纪华通还通过数字技术和虚实融合的手段令更多的年轻人感受到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藏族金属锻造技艺(藏刀锻制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拉孜藏刀加工精细,刀面净光,刀刃锋利,刀鞘还会镶嵌各种珠宝甚至黄金,是藏族众多工艺品中具有代表性的品种,更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世纪华通与上海市援藏干部联络组携手共同推出了西藏日喀则地区数字藏品——“拉孜藏刀”,以“数字援藏”助力乡村振兴。通过这种全新的方式,令更多的年轻人感知日喀则的传统文化。
通过数字技术、游戏与非遗有机结合,世纪华通正通过创新融合,用新技术、新形式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非遗传承贡献力量。
(世纪华通供图)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