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灵境·人民艺术馆

百岁在颐和园举办画展,画家戴泽:在生活一线,写实人生

2022年08月27日12:16 | 来源:灵境·人民艺术馆
小字号

今年是艺术家戴泽先生百岁诞辰,8月18日,“期颐春和——戴泽先生颐和园主题艺术特展”在颐和园开展。展览以古建、风景、花卉写生作品为展陈主体,汇集戴泽先生笔下34件艺术作品,其中绘画作品32件,雕塑作品2件,向公众展示了充满暖意与生趣的颐和园四季景致。

作为新中国第二代油画家的代表人物、新中国美术教育奠基人,戴泽先生90岁之前却从未开过个人画展,直到2018年,96岁的戴泽先生才开启了人生首次大型个人画展。近日,记者采访了百岁艺术家戴泽的长孙戴梦。从戴梦的讲述中,人们可以一窥戴泽先生朴实本真的艺术追求和他传奇、自洽的人生。

戴泽走上绘画之路完全出于偶然。戴泽1922年3月出生,四川云阳人。父亲是云阳当地有名的乡绅。受父亲的影响,戴泽从小立志要实业救国,然而高中时,父亲去世,家道中落,为了缓解经济压力,1942年,从未学过画的戴泽选择报考学费较低的国立中央大学,并顺利通过,从此走上了一条美育救国之路。“他从上大学开始,身边就全是我们中国美术史上的超级明星。”戴梦介绍说,戴泽大学一年级的老师是留法名家秦宣夫,大二教他美术史的老师是傅抱石,谢稚柳则教他中国线条勾勒课。大三的老师有中国近现代工笔巨匠陈之佛、留法领军人物吕斯百。大四的班主任则是徐悲鸿,教了他一年。“可以说整个大学时期,戴先生是在一个中国美术史顶级大师们的教育下成长起来。”

其中对戴泽影响最大的就是徐悲鸿。徐悲鸿一生致力于中国美术教育,成就显著。作为徐悲鸿的得意弟子,戴泽继承了老师写实主义的绘画理想,创作了大批主题性绘画作品,是写实主义画派的第二代画家。戴泽清楚地记得徐悲鸿先生的第一堂课。“徐先生的第一堂课是一次入学讲座,当时他穿的非常精神,一身白西装,拿了一根文明棍,头戴白礼帽。讲座的内容主要是怎么用艺术来救我们的民族。”徐悲鸿的绘画理念对戴泽的影响很深,而最令戴泽佩服的是徐悲鸿的人品,“徐先生是发自内心的想为中国做事儿,想为民族振兴奉献自己一生,这是戴先生最钦佩的。”

作为徐悲鸿的重要弟子之一,戴泽1949年协助徐悲鸿等人建立中央美术学院,并与吴作人、董希文、韦启美、李斛、宗其香、孙宗慰等先生,作为中央美院的骨干教师,参与了新中国高等美术教育体系的构建。作为中国近现代美术的“活化石”和第二代油画家的代表人物,戴泽先生见证了现代中国美术教育和中央美术学院的发展,并培养出了靳尚谊、詹建俊、孙为民等一批美术家,为新中国的美术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1950年,因徐悲鸿先生有一张《八十七神仙卷》要展出,戴泽随中国艺术博览会世界巡回展到德国。“戴先生当时有一个德国相机,去德国后拍了大量珍贵的一手资料,这在当时极为难得。因此,从德国回北京之后,戴先生在美术界受到了热捧。”戴泽回国后,当时还是学生的靳尚谊每天晚上都废寝忘食的找戴先生看画,靳尚谊回忆说,“我印象很深刻,这些画都不大,但颜色画得很生动。因为我们平常看不到这些画,也没有美术馆,每个先生的画都在家里,也看不到。因为戴先生教我,我才有机会看到。”

学术界认为,戴泽长期跟随徐悲鸿,是徐悲鸿教育体系最重要的拥护者和参与者,在他早期的作品中都能看到这样的特点。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教育学院、中法学院副院长,博导赵力教授认为,“徐悲鸿虽然强调写实主义,但他对中西方文化的体会是非常深刻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戴泽先生早期的水彩画、水墨作品,都是反映了他对中国水墨的绘画理念和方法并不陌生,也反映了一种融合性。通过对西方绘画技法的学习,和中国文化的结合,带有很强的革新意愿。”赵力认为,1949年,中央美术学院成立以后,戴泽是真正意义上中央美术学院教学、创作和参与社会工作的中坚力量。“在教学方面,他不仅手把手的教学生,对美术教育充满热忱,同时,他的教学习作带有很强的创作性。在教学方法方向上,戴泽把平时的训练和最终的创作思想贯穿在一起。他很强调写生,这种写生不仅是课堂里的,更是在生活里的。”

对于画家来说,以个人画展、出画册的方式将自己的作品介绍给世人,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然而,身为艺术家的戴泽先生却并不热衷于此。“戴先生在整个美术界是非常少见的,既低调,又平和,与世无争。办画展、出画册对他来说无所谓,他人生的快乐就是画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艺术界的人对他的看法是他是一个会画花的老教授,至于他还画过什么,艺术界一无所知。因为他不办画展,也并没有任何画册,肯定没有人知道。”即便是生活在一起30多年,戴梦也并不知道爷爷都画过什么。

然而,这样一位不办画展的艺术家,在退休后却选择在中央美术学院的地下室开研修班来满足社会上学习美术的热情,还通过工会的方式召集内部职工进行交流和教育。赵力认为,“对于德高望重的老教授来说不是分内工作,但他把这些作为自己的工作。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到,戴先生任劳任怨,很强的使命感,将艺术为社会服务的理念贯彻到实处,这是难能可贵的。”

直到2005年,戴泽教戴梦画画开始,戴梦才发现自己的爷爷简直是中国近现代美术的一枚“活化石”。“爷爷有很多学生,他的徒子徒孙,甚至更小辈的画家办展览,经常给他寄画册,我发现爷爷从没做过展览,也并没有自己的画册,于是我就开始劝说他也做一个自己的展览。”开始,戴泽很反对这个提议,表示没有任何兴趣。后来戴梦跟爷爷说很想看看爷爷的画,这让戴泽来了兴趣。“他把他很多珍贵的写生一张张翻出来跟我慢慢聊。”

与很多画家反复画同一类绘画对象不同,戴泽的画大多是历史回忆和人生记忆。从戴泽的画中,戴梦不但看到了早已消失的云阳老家的风景,国立中央大学校园里的小池塘、校舍、篮球场,以及后来成为美术史上名人的戴泽的大学同学们,还看到了丰富的中国美术史和中国的人文风貌的变迁。“他创作的大同江桥,甚至还出现在票房过亿的电影情节中,我越发觉得爷爷很神奇,他的绘画题材涉猎广泛,时间轴非常长,画种也非常多,包括水彩、素描、油画、国画、色粉等,他很愿意我陪他聊这些画,大概有两年时间,我还跟他录一些口述史,帮他整理之前的一些回忆录,慢慢的,我对他的艺术人生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

碰巧此时,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戴梦有一次接洽,戴泽重要的学术地位和价值以及丰富的人生经历引发了国博的兴趣。2018年4月20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北京靳尚谊艺术基金会联合主办的“戴泽艺术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西大厅开幕。96岁的戴先生人生中第一次重要的全面回顾展和第一本画册就这样诞生了。“那次展览,戴先生80岁以上的学生去了大概30多人,其中很多80岁以上的老先生都上了主席台,但可惜的是,今天再回看,那些老先生中有数位都去世了,现在再回看当时开幕式的视频很珍贵。”戴梦说。

同年9月30日至10月21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了“中央美术学院百年校庆特展:耕耘者——戴泽油画艺术展”,展出戴泽创作的油画代表作品约130余件。此后,无锡博物院、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都相继做了戴泽的展览,2022年10月在中央美术学院还将举行戴泽先生百岁展。

赵力认为,“退休后的戴先生经常到国外走动,抱着放眼看世界的想法了解西方艺术,在这个时期,他的很多作品又有所不同,他是画油画的,但到了后面更多关注的是中国文化,油画、水墨、水彩,画的很自由。无论是中国的题材还是西方题材,无论是自然的题材,还是社会生活,戴先生都画得越来越朴素平实、不动声色,但是把一切的感情,一切的理想,借着诉求,都放在了画面的后面,所以他的作品朴素无华,但是他的那份情感都在画面里面,让你通过慢慢的体会能够浮现在画面上。他是一个相当有内涵,相当有情怀,是朴实无华的20世纪中国艺术家的代表人物。”

(责编:刘佳、连品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