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书画

个体性的人生经验所回应的时代之声

尚辉
2018年07月05日08:59 | 来源:中国文化报
小字号
埃及纪事·尼罗河奔向远方(油画) 张祖英
埃及纪事·尼罗河奔向远方(油画) 张祖英
原标题:心灵回声

从“文革”后逐渐成长起来的油画家,大抵都不会磨灭时代的印记。不论其时完全接受西方现代主义而对油画进行颠覆性的当代艺术探索,还是仍执守油画艺术的阵地开始回归欧洲写实油画的传统,抑或在写实与抽象之间进行某种表现性的深耕,他们的反叛、执守与重组其实都在回应时代之变给予他们内心的冲击,他们的艺术风貌其实也就是建立在这种时代回应之上而充分运用油画艺术语言的个性创造。

张祖英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不断塑造的知识分子形象,正是改革开放的社会不断试图调整和提升知识分子社会地位的一种人文反映,画家对于这些形象的痴迷,甚至也揭示了其自身在这些形象中得到的审美回应。正是这种社会审美的诉求,逐渐形成了张祖英写实肖像的创作风貌。尽管图像时代对于人物形象的再现纪实功能已远远超过绘画,但张祖英仍试图通过他的肖像式的人物形象塑造,来表明艺术家的印象、对人物对象的理解以及独特的油画造型语言在肖像人物画表现上所独具的艺术创造性。他的这些从印象出发而形成的绘画审美性,从他创作的一系列故乡月和长城系列组画里得到了更加深切的呈现。显然,他对于油画再现性的理解并不是机械记录对象的真实,而是通过油画独特的油性色彩与造型语言来重现他所体验的诗意与感受。这种重现,无疑是具有油画审美特征的心灵回声。

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白羽平,并没有走向颠覆油画的当代艺术;但他的风景,却始终具有一种非自然的属性在不断击痛我们的时代伤痕。他似乎一直站立在我们生活都市的场域之外,一直用疑惑和追问的目光审视着我们。他所俯瞰的大地总是在阳光的投射下呈现出某些不规则、不和谐的阴影,他所俯视的人居环境总是充满了裂纹与折皱,仿佛人生如故,岁月仍旧。显然,他的风景早已走出自然的属性而被赋予社会、人性、哲思、心理等某种更深刻的意涵;他的风景也早已不属于再现,尽管他聚焦的山西黄土高原乃至某个沟坡土墚都清晰可辨,但这些只是提供给他画面进行解构与抽象的母题,是深刻的社会隐痛所构成的视觉意象一直在指挥着他的画笔进行具象与抽象的叠加和重组。他的画面所描绘的阳光似乎都具有某种凝固感,这种凝固也分明让人们听到了野风吹来的历史回声。

当我们反观历史的时候,突然发现嵌入历史的艺术家是如此真切地呈现了时代给予他们的养分。不论张祖英所理解的重现,还是白羽平所追求的表现,其实都夹杂着他们个体性的人生经验所回应的时代之声。油画语言的纯熟与精深,只是为这种时代之声更恰到好处也更加深刻地转换为他们心灵的回音,仿佛CT通过回声重建的我们身体的影像。

(作者为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副主任、《美术》杂志主编)

陕北之秋(油画) 白羽平
陕北之秋(油画) 白羽平
(责编:赫英海、王鹤瑾)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给孩子的五堂美术课
  • 安塞农民画
  • 馆长邀您看展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