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书画

御风而行:一位外省文艺青年的成长样本

吴鸿
2018年06月13日08:35 | 来源:中国文化报
小字号
travel No.35(油画) 134×105厘米 2010年 张鹏野
travel No.35(油画) 134×105厘米 2010年 张鹏野
原标题:一位外省文艺青年的成长样本

  2017年12月28日,原籍黑龙江阿城的艺术家张鹏野在其位于北京宋庄艺术区的工作室中因病猝然离世,引起了艺术界的广泛关注。诚然,张鹏野并不是什么“道德楷模”,也谈不上是被艺术市场包装出来的“明星艺术家”,那么,为何他的离世能让身边朋友产生“于我心有戚戚焉”的感慨和幽思呢?张鹏野英年猝亡固然令人惋惜,但是,我想大家更多的是从张鹏野的人生经历中,能够反观出自身从艺以来的辛酸与喜悦以及成功与失落。

  世纪之交,张鹏野曾得到一个以特殊人才移民美国的机会。虽然是“洋插队”的末班车,但是对于当时的国人而言,仍然是一个颇为诱人的机会。这个时候,国内的当代艺术现状已经呈风起云涌之势,从国内来的朋友们的口中所得知的一些信息,也无时无刻不在刺激着他,折磨着他。他开始质疑自己来美国的目的。

  最终使他下决心回国安心创作的契机,是他回来参加几次艺术活动之后,决然放弃几近到手的、或许在旁人看来是梦寐以求的美国公民身份。他回国之后,所面临的问题便是以什么样的角度来切入对于中国社会的思考?或许是经过了几年时间在美国的“陌生化”经历,回国之后所面对的满大街自行车的社会场景引起了他的思考,由此而开始了他广为人知的“自行车系列”作品创作的滥觞。

  细究起来,张鹏野的“自行车系列”作品又可分为四个子系列,最开始的是名为“Bicycle series(自行车系列)”的作品。从作品的命名方式也可以看出颇为“洋气”,而且,图式处理的风格也基本延续了他此前擅长的版画语言方式:剪影式的人物形象处理,模糊了个体的细节化特征,从而呈现出一种共性的身份符号。这说明,他所要表现的并不是某个特殊的个体对象,而是一种群体式的生存状态。如果按照这个模式延续下去,假以时日,或许会成为一种可以易于识别的张鹏野个人的创作符号。因为其本人已经离世,我们无从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张鹏野放弃了这一创作风格,而是将“自行车系列”的创作转向了看似并不讨好的批判现实主义方式。

  “On the way series(途中系列)”如果单从艺术语言而言,实际上是“后退”了。之所以这么认为,是因为从这个系列开始,张鹏野重新回归到了一种三维空间框架中的写实主义表现手段,而且,对于特殊个体或某个特殊群体命运的关注又重新占据了上风。这种看似“退步”了的风格语言选择,实际上反映了张鹏野性格中的双重二元特征:他一方面不断探索、实验各种不同的表现手段和材料特征,同时在他的性格中又有着一种悲天悯人式的人道主义情怀。我想,正是因为这种人道主义的选择占了上风,才导致了他的“自行车系列”在艺术语言上的“后退”姿态。可以想见,张鹏野在创作这批作品的时候,那些将“家”的希望安顿在一辆辆奔波在路途上的自行车上的父女、母子、夫妻的形象,何尝又不是寄托他自己复杂的人生体悟和家庭情怀呢?他们困顿、迷茫、卑微、感伤,他们全部的生命意义似乎就只能寄托在无尽的奔波和劳顿之中。所以,从这个意义而言,在这个系列作品中,张鹏野基于自己人生经历的心理描摹的成分可能更大一些。由此,我们或许能更为真实地了解一个艺术家何以会以艺术语言的后退来作为代价,以期实现自己内心表达的真实和完整。

  “状态系列”或许可以视为“途中系列”的另一种形象寄托方式:那些经历过无尽的风雨和坎坷在生命走入尽头之后,耗尽了自己所有价值的“自行车”们,何尝不是那些曾经将自己的生命与这些自行车融为一体的父女、母子、夫妻的一种物化象征呢?

  这一切在“行者系列”中又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那种现实主义的悲悯、伤感和沉重转换成了一种浪漫主义的生命释放和价值逆转。

  综上所述,我相信这个阶段的作品,是张鹏野所经历过的一段内心总结,与什么“艺术语言”并无太大关联。也只有经历过了这个带有自我反思、自我忏悔、自我升华的环节之后,他才能轻松、纯粹地进入到下一个阶段中。而在这个新的创作阶段中,就只和他自己有关了。

  近日,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将张鹏野的人生经历和艺术创作做了一次全面而系统的整理和回顾,其目的,一方面是对逝者一个最好的尊重和交代;另一方面,也是我们活着的人能够从张鹏野的个人经历和经验中,镜像式地折射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生命价值,继而能够激励我们砥砺前行。我想,这或许是张鹏野给我们留下的最好的精神遗产。(作者为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执行馆长)

(责编:赫英海、鲁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给孩子的五堂美术课
  • 安塞农民画
  • 馆长邀您看展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