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书画

满汉全席“石”为鲜

俞越
2018年02月22日09:11 | 来源:美术报
小字号
翠玉白菜 清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翠玉白菜 清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原标题:满汉全席“石”为鲜

  中国人爱吃、能吃、会吃。这可以说是出了名,天上飞的、路上跑的、水里游的,但凡是叫得上名的,有我们吃不了的吗?

  美食家蔡澜在其《今天也要好好吃饭》中写道:喜欢吃东西的人,基本上都有一种好奇心。什么都想试试看,慢慢地就变成一个懂得欣赏食物的人。

  放眼看全球,美食品种之多、之美味,如果“中华料理”称第二,大概也没有人敢称第一吧。

  中国人爱吃、能吃、会吃。这可以说是出了名,天上飞的、路上跑的、水里游的,但凡是叫得上名的,有我们吃不了的吗?

  还真有!比如说勤劳聪慧的匠人们用玉石、木材、黏土(这似乎还真是能吃)、金银等重金属雕刻或塑造的美食, 虽然“色香味”俱全,让人垂涎欲滴,但终究难以下“口”。

  看着馋却不能吃的,第一个浮现在脑海中的是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东坡肉”了:肥瘦层次分明、肌理清晰、毛孔宛然,隔着屏幕仿佛也能闻到醇厚的肉香味,怎么看都不会把它与石头联系在一起。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赞叹,而雕者的创意构思之巧妙,雕刻技法之精湛亦令人叹为观止。

  有天然的形态、有精湛的雕工,再加上那么一点点想象力,以天然玉石为食材的“满汉全席”,自然也不在话下。去年9月,浙江衢州常山县的中国观赏石博览馆内,138道“菜”铺满了直径4.8米的大餐桌,将近9000件玛瑙石按照当年“满汉全席”菜谱组成了一桌大餐,都有啥?给您报个菜名儿: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烧子鹅、卤猪、卤鸭、酱鸡、腊肉、松花小肚儿、晾肉、香肠儿、什锦苏盘……,嗝,眼睛看得打饱嗝,一摸肚子扁塌塌,来杯饮料充充饥,啥,饮料也是玛瑙啊~

  同为“台北故宫博物院”镇馆之宝的翠玉白菜,则是不同的风情。翠玉白菜与真实白菜的相似度几乎为百分之百,由翠玉所琢碾而成,洁白的菜帮子与翠绿的叶子,还有菜叶上停留的两只寓意多子多孙的螽斯和蝗虫,好一颗鲜嫩的大白菜啊。

  如果说,肉形石更多地是汲取了“天地之精华”,那么这个翠玉白菜则是人们匠心别具的产物。以翠玉白菜为代表的工艺精品,利用材质的天然纹理,或顺势而为,或打破固有思维,雕刻出或作为主打内容,或为配饰的葡萄、灵芝等一系列有着美好寓意的雕件。只是看着如此晶莹诱人的蔬果,生猛活跃的鱼虾蟹,就不禁流下口水来。

  这些雕刻不光是美观,还有实用:木蟹式印泥盒、青玉把莲水虫荷叶洗、犀角雕葡萄花果纹杯……古人把对吃的热爱,把它衍生运用到了生活。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用到一些“道具”用以把玩和装饰、美化生活:假花、装饰用的水果、蔬菜,爱吃之心人皆有之,不论过去与现在,更不分中与西,都深刻地把“吃”的文化融入其中:在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中,有匏制葫芦形鼻烟壶、宜兴窑桃式水注、金星玻璃天鸡式水盂等等。而像生瓷海螺、宜兴窑紫砂三连核桃、粉彩像生瓷果品盘(螃蟹、石榴、核桃等)、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的大理石贝壳(公元前400年),栩栩如生的姿态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原来,大家对这些“食物”的喜爱,已经达到了恨不得天天见面的地步。当然,在这里,它们更多地是一种情感寄托,装饰功能大于实用功能。

粉彩雕瓷鸭 清乾隆 故宫博物院藏
粉彩雕瓷鸭 清乾隆 故宫博物院藏
粉彩像生瓷果品盘 高6.5cm 口径22cm 足径12.3cm 故宫博物院藏
粉彩像生瓷果品盘 高6.5cm 口径22cm 足径12.3cm 故宫博物院藏
像生瓷海螺 清乾隆 故宫博物院藏
像生瓷海螺 清乾隆 故宫博物院藏
宜兴窑紫砂三连核桃 清乾隆 故宫博物院藏
宜兴窑紫砂三连核桃 清乾隆 故宫博物院藏
(责编:赫英海、王鹤瑾)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给孩子的五堂美术课
  • 安塞农民画
  • 馆长邀您看展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