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底价≠省钱或捡漏

中国美术报

2017年08月14日10:08  来源:中国美术报
 
原标题:热点聚焦 | 无底价≠省钱或捡漏

  《中国美术报》第77期 艺术财富

  从2012年北京保利第19期拍卖会,明末清初的朱耷作品《荷塘双鹌》以无底价形式上拍,获价339.25万元,引起业界对于“无底价拍卖”的思考至今,“无底价拍卖”已经成为了常规化的拍卖模式。

  【清】 八大山人 荷塘双鹌 成交价 339.25 万元

  “无底价拍卖”即委托人在与拍卖行商议后,不设定底价,可以最低竞价幅度起拍,或者允许竞买人自由报价,第一口价若无人竞价便可落槌成交,若有人竞价则由出价最高者竞得。除了降低起拍价格位阶,能带来令人意想不到的成交成绩外,“无底价拍卖”的风险如何评估,它是否能经得起大范围、长期使用的考验?

  市场评论人季涛认为,相较于欧美公司,国内拍卖界的定价体系还不成熟,“如果一不小心为某件拍品定下了超出市场承受力的高价,极易造成流拍。‘无底价拍卖’让竞拍者自己去定价,发挥市场的能动力,减少了拍卖行做无用功的风险,而且成交率很高。”

  虽然将中国书画板块视为“主心骨”,但在中国香港地区拍卖行业内,无底价拍卖的形式依旧很少见

  在季涛看来,“无底价拍卖”的神秘感会激起很多中国竞拍者的参与热情,在不知不觉中将价格追高,反而更容易拍出高价。在收藏者信心不足、竞拍者犹豫不定时,能否重新聚拢人气是十分关键的,各家拍卖行不约而同地加大了无底价拍卖品的数量,尤其在春秋大拍间歇期的小型拍场内。

  当然,在欧美拍卖市场,“同样是无底价,放在国外可能未必管用。西方的艺术品市场比较稳定,无底价反而让他们觉得怪怪的。无论你把底价定得多低,竞买人通常该出多少钱就出多少钱,他们很相信自己的鉴别能力和对市场的判断。”季涛谈道。

  如果同一拍卖形式在中西各国的效率差别较大,对它的使用就要依具体状况而定。“无底价拍卖”的存在自有其合理性,但不同拍卖行会针对不同的上拍时段、专场以及具体作品的预估价值和同类作品普遍行情走势,专门打造出一系列的“无底价拍卖”单件标的,有时候也将它们汇聚成为专场,一齐亮相。与此同时,委托人与拍卖行双方则需要共同承担“无底价拍卖”的风险。

  北京正道拍卖巴振宇认为:“‘无底价拍卖’对于拍卖公司来说就像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是吸引客户的有效手段,一方面提高了拍品品质的把控难度。要使买卖双方和拍卖公司皆大欢喜,取决于拍卖公司是否‘专业’,即专业水平和职业操守。”

  对于出售方来说,“无底价拍卖”对于信息保密的要求相对较高,毕竟委托人的最低期望值一旦遭到泄露,该次拍卖自然不会得到公允的结局。其次,对于竞投者来说,“无底价”一词难免拔高人们心中的“捡漏”预期,但总体而言,“漏儿”是可遇不可求的。

  例如2015年上海泓盛秋拍中,一件倪瓒款《乐圃林居图》以100元起拍,575万元成交,但不得不说此类事件的出现是极其偶然的。因为风险防范等原因,“无底价拍卖”专场中大多数拍品是中低端艺术品,容易出现鱼龙混杂的情况,竞拍人如果抱着捡漏心理,很容易因贪便宜,买到品质难以保障的拍品。

  当然,在杂项、古籍文献等拍卖板块内,经验丰富的藏家还是可以淘到宝贝。“赵涌在线”的创始人赵涌就曾提到,目前为止,投资古籍善本板块的行家不算太多,很多好东西仍然在市场流通,价格也不算太高,这里就成为了很多投资者的冒险乐园。

  除《荷塘双鹌》以外,还有很多当代艺术品同期参与了“无底价拍卖”,如张晓刚早期作品《女人体》、杨千的《水珠女人之四》,但它们的价格却远远低于上一次上拍的成交价,甚至有业界人士开玩笑称这场拍卖是“保利回馈老客户”。可见,在节省资源、压低投资成本的预期背后,无底价拍卖风险仍时刻存在于市场。

(责编:赫英海、潘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