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书画

博物馆不妨多点“俗”气

王珏
2017年07月27日09:27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博物馆不妨多点“俗”气

  在看过的这么多博物馆中,始终对上海的一个小博物馆念念不忘。位于繁华闹市区陕西南路的丰子恺旧居博物馆,依照丰子恺先生住址改造而成。博物馆位于老上海建筑石库门二层,为了少打扰一层居民和其他邻居,主人细心地准备了一个摇铃。到访的游客缓缓楼下摇铃,主人轻轻下楼开门。进入其中、眼界大开,并不宽敞的空间里展示了丰子恺生平介绍、漫画作品、生前用过的家具、衍生文创等。博物馆的主人也是丰子恺的家人,他们耐心细致地和游客交流,笑容温和宁静。处处皆是用心、随时都有惊喜。这个博物馆如此深地留在我的脑海中,以至于想到上海,想到的不仅是现代化的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还有那份对文化的尊重和呵护。

  由此想到,我们的博物馆能不能多一点“俗”气,这个“俗”指的是民俗民风。目前,我们的国有博物馆以收藏展示历史文物为主,而非国有博物馆展示内容和类型还不够多样。数据显示,非国有博物馆以个人“古董”收藏为主的占70%以上,以“为明天收藏今天”为收藏理念的,尚不足30%。在国有博物馆之外,非国有博物馆能不能与之形成有益补充,多一些有民族、民俗特色的博物馆?除了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这样的博物馆内的国之重器凸显高大上外,还有像丰子恺旧居这样的博物馆尽情绽放“小而美”。

  博物馆多一点“俗”气,皮影、印染、刺绣、雕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钟表眼镜、锁具剪刀、农机农具、茶叶茶具等具有时代印记的日常生活用品,甚至是啤酒、川菜、粽子等与民俗相关的美酒佳肴,都可以作为非国有博物馆的收藏主题,不仅能填补我国博物馆门类上的空白,也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多一重发现、增添不少乐趣。

  多一点“俗”气,博物馆定位可立足社区,与地域文化相生,与当地人的生活相融。以博物馆为依托开发文创、开展博物馆教育活动,对丰富人们的生活,促进社区文化创新都有益处。因着充满的生活气息,收藏的文化记忆,博物馆焕发了新的活力。

  博物馆有“俗”气,也需要相关政策给底气。近日国家文物局发布的《国家文物局关于进一步推进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的意见》,特别提出完善差别化支持体系。意见指出,各级文物主管部门要优先支持能够填补博物馆空白,体现行业特色或区域特点,反映民族(民俗)文化的非国有专题博物馆。意见鼓励非国有博物馆与国有博物馆形成差异化。对于有特色的博物馆,也将给予差别化支持。可以说,非国有博物馆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多样多元博物馆的发展,也有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城市品牌的提升、文化血脉的延绵。

(责编:王鹤瑾、鲁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给孩子的五堂美术课
  • 安塞农民画
  • 馆长邀您看展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