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书画

辽金古韵——旅顺博物馆藏辽金文物展

2017年02月21日15:27 | 来源:人民网-书画频道
小字号

  自公元10世纪起,契丹族和女真族异军突起,先后建立了辽、金王朝。其文化发展脉络深受中原地区影响,从而加快了中国北方民族历史文明的进程,彰显着以“契丹”和“女真”为代表的北方民族的彪悍与强大。

  旅顺博物馆收藏一批辽金文物。这些文物系日本殖民统治大连初期在我国东北地区“调查”所得。数十年来,这些珍贵文物一直尘封在库房中未与观众见面。此次经过整理研究,将其以展览的形式公布出来,在给观众带来历史文物信息的同时,更为相关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

  一. 马背上的民族

  辽是契丹族于公元9 1 6年在中国北方建立的一个强大民族政权。极盛时期,其疆域东起日本海、黑龙江口,西至阿尔泰山,北抵贝加尔湖,南以河北霸县、山西雁门与宋为邻,“总五京,府六,州、军、城百五十有二,属国六十。”公元1115年为金所灭,立国长达218年之久。

  契丹是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其文化主要是以捺钵为特征的草原游牧文化。捺钵文化与北方民族尚武的精神密不可分,《辽史·食货志》载:“契丹旧俗,其富以马,其强以兵。纵马于野,弛兵于民……”。

  “捺钵”是契丹语,意即皇帝出行所居之处,相当于汉语中的“行在”。虽然辽先后以上京和中京作为首都,但其政治核心并不在此,军国要务均在捺钵决定。因气候、自然条件的制约,四时各有捺钵之地—春捺钵捕鹅钩鱼,夏捺钵避暑议政,秋捺钵射鹿,冬捺钵避寒议政、猎虎。四时捺钵是辽代政治体制的集中体现和契丹族狩猎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辽代社会历史的一个缩影。

  1.马镫(图1)

  长14、宽9.2、通高20.2厘米

  马镫是垂挂于马鞍两侧的马具,由中国人发明,目前已知最早的马镫实物发现于公元3世纪中叶到4世纪初的北燕贵族冯素弗墓中。其作用不仅是帮助人上马,更主要的是在骑行时支撑骑马者的双脚,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骑马的优势,同时又能有效地保护骑马人的安全。马镫的出现,大大提高了骑兵的战斗力。辽代流行宽踏板直柄横穿马镫,踏板上常见镂孔,通常为水波纹或三角纹。

  2.衔、(图2)

  衔环直径7厘米

  马笼头的重要组成部分。衔置于马中,用以制驭马的行止。镳贯于马衔的两环中,以防马衔脱落。

  3.双鱼铜铃(图3)

  铃直径5.17厘米

  由铃铛和连体双鱼两部分组成,双鱼置于铃的顶部起装饰作用。铃铛挂于马脖处,马在行走时,铃与内部的丸及顶部的双鱼相撞击发出悦耳的响声,使成群的马队互相有个照应,在晚上铃声还可以带路。

  4.平刃铲形铁镞(图4)

  通长8.12、宽2.92厘米

  刃面扁平,两侧弧线斜向下收,圆锥状短铤。这种箭镞接触面广、杀伤面积大,但穿透力较弱,适用于射杀未着铠甲的兵士及战马。契丹民族以游牧狩猎为生,因这种镞放血较多,容易捕获猎物,故也在狩猎中广泛使用。此外,据有关专家研究,这种镞也与辽代的“射柳”仪式有关。

  5.燕尾式铁镞(图5)

  通长14.25、宽4.85厘米

  锋部两翼细长呈燕尾状,方锥状铤。这种分叉式构造使箭镞射中后不易取出,在战争中使用较多。燕尾处易扎入或钩挂易燃物,可用于传递火种,也被称为“火箭”。

  6.鸣镝(图6)

  通长8.25、宽3.27厘米

  鸣镝在辽墓中共发现100余件,是辽代具有代性的武器之一。关于鸣镝最早的记载见于《史记·匈奴列传》,其用途是作为发布命令的信号。到了辽代,其基本功能并没有改变,主要是传递信息和报警。在造型上,辽代鸣镝更多地采用分叉式、重翼式等,因其风阻相对较大,能增加哨声的音量。

  二.辽代民风民俗

  契丹本是游牧民族,建立政权后生活方式逐渐走向半农半牧,直到以农业为主,其生活习俗除具有本民族的特质外,也受到中原地区的影响。在带饰方面,分契丹式和汉式两种。契丹式即指蹀躞带,一般在上打一横直长方形或椭圆形小孔,称为“古眼”,在古眼内穿以下垂的小皮条,以悬挂各类小杂物。蹀躞带是一种极具契丹民族特色的衣饰,不但具有实用功能,更兼具有象征性意义。汉式带无“古眼”,分双带扣双铊尾、双带扣单铊尾及单带扣单铊尾三种形式。

  契丹族使用的陶瓷器反映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由于契丹族与中原汉族的接触,特别在辽建国后,契丹族与汉族杂居,中原汉族的饮食文化,包括饮食用具也大量传入。辽代陶瓷器可分为契丹式和中原式,其中鸡冠壶、长颈瓶、凤首壶、穿带壶、鸡腿瓶、海棠式盘等可做为契丹式的代表。

  鸡冠壶是最具契丹民族特色的瓷器,又称“皮囊壶”或“马镫壶”。分两个系列,其一为穿孔式,在这个序列中,扁身单孔式年代较早,均出于早期辽墓;其二为提梁式,包括矮身横梁式、扁身环梁式和圆身捏梁式。辽中期以后,随着定居或相对定居生活人口的剧增,有孔式鸡冠壶逐渐被底部稳固且便于持拿的提梁式取代。

  7.鎏金带(图7)

  带牌长3.37、宽3.52厘米

  上无“古眼”,应属于汉式带。该组带銙部分缺失,现仅存七块带牌及一圭形铊尾。带牌近正方形,表面鎏金,上铸有鸟、花卉等纹饰,鸟儿体态丰盈,嘴衔仙草,从布局方式来看,带牌上鸟头部相对而立,推测应是分别置于腰带的两侧。每个带牌后面各有四枚铆钉,作镶嵌皮带之用。

  8.扁身单孔鸡冠壶(图8)

  高19、宽17.3、口径5厘米

  釉色淡黄,素面无纹,肩部鸡冠状装饰,平底,施釉不到底。这种形制出于早期辽墓,肩部单孔承重小,容易使孔系坠豁,后被双孔式代替。

  9.绿釉划花双孔鸡冠壶(图9)

  高27.7、宽16.6、口径6.1厘米

  仿皮囊形制,腹侧边缘呈两道仿缝制线的凸棱,腹部饰卷云纹,釉面氧化泛银色,平底。双孔系较之单孔可以增强牢固性,更便于马上携带,有的上面有猴形坐者,寓意“马上封侯”。

  10.绿釉提梁鸡冠壶(图10)

  高45.6、腹径17.2、口径3.5厘米。

  花边式提梁,壶身施绿釉,平底,釉不到底。这种壶底部稳固,易于持拿,随着辽代中后期生活方式的改变最终取而代之,成为鸡冠壶的主要类型。

  11.黄釉凤首瓶(图11)

  高32.3、腹径11.1、口径9.6厘米

  六曲式杯口,长颈,颈上端塑一凤鸟,颈下刻划竹节纹,溜肩,长圆腹,腹下渐收,腹底刻三道弦纹,平底。内外施黄釉,挂釉不到底。下腹露胎处施白色化妆土。

  12.三彩印花海棠式盘(图12)

  长27.6、宽16.6、高2.1厘米

  辽三彩是一种低温彩色釉陶,多用黄绿褐三种色釉渲染。该盘为海棠花形,宽折沿,卷边,浅腹,平底。盘内底模印一株折枝牡丹,两只蝴蝶翩翩起舞,纹饰以黄、绿彩涂染,浓重处呈浅褐色,口沿处施绿彩卷云纹。

  13.酱釉鸡腿瓶(图13)

  该瓶侈口卷唇,溜肩,腹部修长形如鸡腿。器身施酱釉,口沿至上肩部无釉,露黄褐色胎。鸡腿瓶是辽代典型陶瓷器之一,在辽墓壁画中经常有契丹人背负细长鸡腿瓶的画面,说明此类器皿多为游牧民族所用。

  14.四龙四雁镜 (图14)

  径20厘米

  双弦钮,圆钮座,窄平缘。内区有三层纹饰。最底层为细密的涡纹,上为排列有序的菱纹,最上层四雁纹。雁皆衔绶同向绕钮飞翔,外区地纹与内区相同,地纹上装饰四条飞龙。

  15.缠枝菊花镜(图15)

  径17.45厘米

  环形钮,外缘与钮座均呈连弧状,使整个构图规整优美。缘内一圈弦纹与钮座间均匀分布八朵缠枝菊花,花瓣饱满、挺拔,花叶枝条纤细,枝蔓悠长。

  三.辽代丧葬文化

  辽代契丹贵族重厚葬,入葬时大都使用了特别丰厚而又考究的葬服,包括衣袍、冠帽、璎珞、面具、网络、靴鞋、腰带、配饰、衾被、枕头等等。金属面具和网络是葬服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也是研究契丹人习俗的宝贵资料。

  根据目前已知的考古文献资料,出土金属面具的辽墓约30座,出土面具近40面。面具一般是按照死者生前容貌制作,有性别和年龄之分,质地不同,反映出墓主人身份的差别,已知出现最早且规格最高的是公元1018年陈国公主与驸马合葬墓的两件金质面具。旅顺博物馆共收藏10件辽代面具,其出土地赤峰、朝阳、锦州等都在辽上京道和中京道行政区划范围之内,无疑是遵从辽代的丧葬风俗制作而成。

  辽代早期的面具在各方面还不完善,制作粗糙且没有定制,如陈国公主与驸马的面具,双目圆睁,面带锤花,面具周围钻出一周密密的小孔用以和网络相连接,连缀的孔眼和起伏的金属丝影响面具的外表形象。辽代晚期面具制作逐渐规范化,采用模制,固定为闭目,大多数在面具两个耳朵的上下侧各钻一对小孔,整体上更加美观自然。馆藏面具均属于辽代晚期。

  16.银质面具(图16)

  残长19.4、宽19.8厘米

  椭圆形脸,额顶残缺,面颊肥胖,小眼,眉毛与眼睫毛线条清晰可见。蒜头鼻,上唇及下腭部胡须浓密,双耳向外伸张。耳部及面颊两侧有对称的圆孔。该面具扁平且薄,上有锤花,系利用单纯锤鍱工艺制成,从面部特征来看应是一位老年契丹贵族。

  辽代贵厚葬,兴宗曾于重熙十一年十二月诏令禁厚葬,而次年又对诏令加以修改,明确规定:“诏世选宰相、节度使族属及身为节度使之家,许葬用银器……”。根据已发表的考古资料可知,出土银面具的墓葬规模一般较大,因此墓主人的身份也应不低,或许其正在诏令准用银器者的范围内。

  17.铜质面具(图17)

  长22.6、宽21厘米。

  脸形清瘦,额头宽阔,鼻部隆起,小口小眼,双眼微闭,眼与嘴部开缝整齐,目视下方,神态温婉沉静。整个面具无孔洞,背面有锦附着,从其特征来看应为女性。面部规整,起伏自然,系用整体模具锤鍱而成。这种借用模具成型的工艺应比单纯锤鍱成型的要晚。

  18.铜丝网络之手脚套(图18)

  手套长19、脚套长22厘米

  所谓网络,即是用铜丝或银丝编缀成的葬服,由头、胸背、左右臂、左右手、左右腿、左右足6个部分组合而成。网络皆因人而制,与尸体的各个部位紧密结合,编织丝线纵横交织,整齐规则,形似一副锁子铠甲。

  有辽一代对民族融合、北方经济发展和整个社会历史进程的进步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同大多数封建王朝一样,在统治后期,随着封建化的完成及封建化程度的继续加深,社会阶级关系不断发生变化,贫富分化日益加剧,契丹统治者对各族人民的剥削和压迫也日趋严重。统治阶层的腐败加剧了社会矛盾,各种武装起义和斗争不断,其中不堪忍受契丹贵族奴役和压迫的女真人奋勇反抗,在完颜阿古打的领导下于1115年建立金政权。名噪一时的契丹王朝就此退出历史舞台。

  四.金代政治经济

  金代同辽代一样,都兴起于北方地区。因地域、环境及文明程度的关系,早期女真人及其先世一直以渔猎为主,兼有农业。10世纪后半期,生女真完颜部定居按出虎水(今阿什河)之侧,发展农业生产,掌握了冶铁技术,逐渐强大起来。

  金建国后,随着经济、军事的发展,疆域不断扩大,鼎盛时期,其势力范围东北到日本海、鄂霍次克海(今俄罗斯库页岛),北到外兴安岭(今俄罗斯远东地区),西北到蒙古国,西以河套、陕西横山、甘肃东部和西夏交界,南到秦岭、淮河与南宋对峙。

  金朝作为女真族所建立的新兴征服王朝,其遗留下来的部落制度性质浓厚,初期采取贵族合议的勃极烈制度,后逐渐由二元政治走向单一汉官制度,使金朝的政治机制得以精简而强大。军事方面实行军民合一的猛安谋克制度,千夫长的猛安,百夫长的谋克,合称猛安谋克,其成员平时生产,战时出征,是兵农合一的制度。

  19.行军万户之印(图19)

  印面长、宽5.5厘米

  长方柱状钮,顶端有“上”字,高2.6厘米,重485克。印文九叠篆。万户是金代武官,金初地位很高,在《金史》记有:“切闻国初取天下,元帅而下唯有万户,所统军士不下数万人”。金末,万户权势逐渐削减。

  20.提控所印(图20)

  印面长、宽6.5厘米

  长方柱状钮,高3.4厘米,顶端有“上字”,重610克。印文九叠篆。金代在文武官职中皆设有提控官职,是属于提辖控制总领之官吏。金末由于战事频繁,招兵扩编军队,滥设提控等武官,所以流传下来的此类印较多。

  21. 家都钵谋克之印(图21)

  印面长、宽6厘米

  长方形柱状钮,高3 . 7厘米,顶端有“上”字,重7 0 0克。印文九叠篆。印背右侧阴刻“大定九年八月”,左侧阴刻“少府监造”,左边阴刻“系梅里猛安下”,上边阴刻“鏁家都钵谋克之印”。

  以上可见,金代官印多为方形印面, 长方形柱状钮, 钮上端多刻有“上”字,以示用印方向。印文绝大多数采用汉文九叠篆。印的背面、侧面多刻有楷书年号、印面文字和铸造机构等内容,这是金代官印的显著特点之一。

  五.金代文化生活

  金代器物风格质朴、注重实用,彰显了北方民族豪迈的性情,同时又因受中原文化影响,与之呈现出某种趋同性。金代瓷器的釉色品种、烧造工艺和装饰手法具有一定民族风格,同时也较好地继承了宋瓷的优秀传统。金代铜镜纹饰丰富、制作精美,既创造出本民族特色的铜镜,又出现了许多仿汉、唐、宋镜。在镜子边缘多有官府检验时的刻款,是研究其流行时代、使用地区、政权结构及社会生活等的珍贵资料。

  22.白釉褐花四系罐(图22)

  口径8.1、腹径42、高50厘米

  敞口、短颈、溜肩,长圆腹,腹部下收,颈部四系。肩部二周弦纹,上腹部绘制花草几何纹,线条随意自然,下腹部施褐彩。金代早期瓷器中的瓶、壶、罐等多配有双系、三系或四系耳,这种便于悬挂提拿的造型特征,很可能与女真民族早期的游牧渔猎生活有关。

  23.双鱼镜(图23)

  径20.1厘米

  双鱼镜是金镜艺术水平和独特风格的代表。该镜纹饰采用浮雕与线刻相结合的手法,双鱼环钮首尾相接,布满整个画面,身躯肥腴,鼓腮吐水,周围水流翻滚。女真人世居“白山黑水”间,黑水就是指今天的松花江,该地盛产淡水鱼,尤以鲤鱼为盛。鱼同“余”音,象征富贵有余,也像征着子孙繁衍,随着唐代科举制的推广和完备,“鲤鱼跳龙门”的说法更是家喻户晓,深得民心。

  24.四童攀花镜(图24)

  径11.65厘米

  童子镜为金代铜镜艺术的又一独创。此件镜八角形缘,缘内弧与镜面弦纹之间饰一圈蝴蝶纹。镜子主题纹饰为四童攀花,四童绕钮而列,或躺或卧,抚枝弄花。童子面容圆润,体态健壮,衬托出热闹、安定、祥和的气氛。

  25.柳毅传书短柄镜(图25)

  径9.9厘米

  人物故事是金代铜镜纹饰一个重要题材。镜子的主题纹饰向我们展示了柳毅救助龙王的女儿,最后与她结为夫妻这个故事。金代铜镜该类题材内容广泛,类似的还有犀牛望月、牛郎织女等。

  26.煌丕昌天海舶镜(图26)

  径17厘米

  八出菱花形缘。镜钮下方一艘船,桅杆高耸,顶挂风标。船头三人,一人持剑,船尾两人把舵。周围波涛汹涌,水中有鱼、龙出没,其中船正前方一龙吻部大张,肢爪伸展。该画面表现的是春秋时期“次非斩蛟”的故事,借此表现女真民族的勇猛精神。镜上铸有“煌丕昌天”铭文,表达了人们向天祈福免灾的愿望。

  27.金代面具(图27)

  通长18、宽11.45厘米

  面形修长,表面鎏金,头有椎髻,额上三道刻纹以示皱纹,核桃形眼睛,鼻部隆起且底部宽平,两耳平直略呈长方形,耳垂部位有圆孔,嘴巴张开呈“口”字型,舌头和牙齿外露,下腭有髭须。面具较小,从其与人面的比例来看,不能直接罩于面上,可能作镇墓之用。

  六.金代完颜娄室墓出土品

  完颜娄室墓位于长春市东10余公里的石碑岭,是较重要的金代遗存之一。完颜娄室,字斡里衍,是大金开国功臣,女真族著名将领,在灭辽战争中,屡建战功,曾为黄龙府万户,后俘获辽天祚帝,可谓战功显赫,生前多次受到金最高统治者的奖赏。公元1130年(金天会八年)病死于军旅之中,公元1146年(金皇统六年)被追封为莘王,后改谥金源郡王。死后归葬于济州之东南奥吉里,即今日石碑岭。

  1912年日本人挖掘此墓,未留下科学的考古发掘报告。据旅顺博物馆最后一任日本馆长岛田贞彦《关于满洲吉林省石碑岭发现的金代遗物》记载,当时共挖掘出32件文物,主要是金、银和玉质的饰品,归南满铁路株式会社所有,1936年2月26日寄存于旅顺博物馆。由于历史变迁,我馆现收藏12件该墓出土文物。

  28.白玉荷花冠饰(图28)

  长4.3、宽4、厚0.6厘米

  一对,大小形状相同,近似正方形。由和田白玉制成,以镂雕及阴线刻相结合的技法,雕刻出盛开的莲花、含苞欲放的花蕾、舒展的荷叶、卷曲缠绕的茎蔓及莲子,寓动于静。

  29.白玉狮形饰品(图29)

  通长4.1、高2.9厘米

  运用立体圆雕技法雕刻而成。狮子方头翘尾,双耳突出,鼻微上翘,前肢撑地,后肢弯曲呈蹲卧状,身体浑圆,小巧可爱。寥寥几笔刻划出鬃毛、嘴、眼等部位,刀法简练粗犷。背至底部有一穿孔,为系绳佩带之用。

  30.银网冠(图30)

  直径16.9、高7.6厘米

  以银丝编织而成,呈扁圆形网状。冠顶为一小圆满环,银丝较粗,以此圆环为中心,用细银丝编织,口部以银片包裹一周。此冠与北京房山区金陵遗址出土的金丝冠相似,其冠顶部海棠花饰,四周编成网络形,是皇后冠饰中起支撑定型的骨架部分,用来缝制在丝织品内,轮廓成冠状。

  31.荷叶形石饰品(图31)

  长近4厘米

  一对,大小形制相似。利用褐色石料雕刻而成。正面中间部位有一圆形叶心,周围以深浅不一的阴线雕刻出荷叶的叶脉。背面扁平,无纹,无穿孔,应为某种用具上的镶嵌物。

  《辽金文物展》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民风民俗等方面诠示了1000年前生活在北方的契丹、女真的民族文化、地域风采和文明历程。虽然在有限的展览空间内不能面面俱到,但从中可以管窥辽、金这两个少数民族政权的风采。展览以歌颂中华民族大家庭、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宗旨,是集观赏性、知识性、学术性于一体的展览。观众直观辽金历史,感受到北方民族固有的文化特色,同时也领略到其与中原地区文化交流、民族融合和共同发展的辉煌一面。

  参考书目:

  ①《中国东北史》,佟冬主编,吉林文史出版社。

  ② 《辽代历史与考古》, 项春松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③《陈国公主墓》,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哲里木盟博物馆编,文物出版社。

  ④《宋辽陶瓷鉴定》,铁源主编,华龄出版社。

  ⑤《契丹政治史稿》,陈述著,人民出版社。

  ⑥《金源文物图集》,鲍海春、王禹浪主编,哈尔滨出版社。

  ⑦《白山·黑水·海东青——纪念金中都建都8 6 0周年特展》图录,首都博物馆、黑龙江省博物馆编,文物出版社。

(责编:潘佳佳、董子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给孩子的五堂美术课
  • 安塞农民画
  • 馆长邀您看展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