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评论是什么

王南溟(批评家、策划人)

2016年10月18日08:20  来源:美术报
 
原标题:独立评论是什么

今年在英国邓迪大学库珀美术馆的一个关于“跨国艺术交流的可能性”的研讨,我就“不合时宜:苏格兰当代艺术展”在举办过程中的一些中西冲突话题作了演讲,其中一个就是关于展览评估与独立批评的关系。

在英方评估展览制度上明确规定,策展人自己写的展评不能作为成果,一定要是第三方或者专栏评论的独立评论中的评论才能作为展览的评估材料。这正好与国内的情况相反。

展览的大部分动态解释和评论都出自我之手,而这个展览又是我和英方策展Sophia Hao联合策划的,以英国的制度来看,我为展览写的文章,评估时就全部不算。

我在论坛上特别解释这样的现象,就是如果一个英国展览在中国完成,但按照英国这种评估方法,那评估“评论成果”这一栏中一定是空白的,因为中国艺术里几乎没有这样的独立评论。中国的情况一般是这样:直接请批评家写展览文章,稿费由展览方直接支付,缺乏毫无利益关系地为他人写文章,也鲜有专栏评论家这个职业。

独立评论从制度上来讲是一个阶层,他们不做其他的事,但专门会针对某些展览和艺术写评论,发表的文章也不受制于主办方、艺术家、策展人,而是直接写了就发在他的专栏上。严格意义上来说,做了独立评论家后,他的行为也受到了限制,他不能兼职其他的艺术岗位。专栏评论家是一个岗位,如果一个人已经是教授了,那他一般就不会被聘为专栏评论家,因为教授已经有职业了,而且也附带了他所处学校的利益而不能独立评论,而且教授是做研究写作而不宜现场评论。

在英国,专栏评论家有另一个叫法就是“自由撰稿人”,自由撰稿人不是中国人说的无业人员,他是一个职业,并且有发稿量的保证,有可观的稿酬和公信力。社会需要这些独立的艺术评论家,并且专门为他们设置岗位和保障他们的权益,让他们的言论只代表他们自己而不能牵涉任何的利益,在艺术的现场,他们会神出鬼没地穿梭,但都没法邀请他们,即他不能与他所评论的展览和机构构成一种合谋的关系。

社会需要这样的评论,并不是说这样的评论一定有价值,或者绝对正确。其实不少文章都是口水,相比较前沿理论家,专栏评论家很少有真知灼见和理论的逻辑力量,大都是一些即时议论,但从程序上来讲,它代表着公正的意见。他们就像是同一群鱼框在一起的泥鳅,搅来搅去中会有空隙而让鱼群不死。

都说专栏评论家是毒舌,他的工作就是“搅”,表面上不让你太平,但事实上是让大家透气。而策展人写的评论却有了经典文献,罗杰-弗莱在1910年左右,为他在伦敦策划的“马奈与后印象派”展览写的几篇辩护文章,才是经典地确立了后印象派的艺术史地位。到了1930-1940年代,格林伯格为美国式抽象的写作,直接是和艺术家一起成长并推动这些艺术家的证明。

一个策展人写的展览陈述,需要另设一个专门的评估栏目,专家可以评估这些策展人的文章有多少价值而不能撇开它不作评估。一个富有价值的策展人的文章才是那个展览的命根子,特别是现在艺术和展览特别超前的时期,仅仅以展览外的人来评论是不完整的。如果一味地要求独立评论文章,那次“不合时宜”展只有一篇网络骂文,因为看不懂展览,就宣布这个展览是失败的,这似乎太笑话,专栏评论家再“搅”,但底线还是有的。但如果没有专栏评论家的制度和成员,那么真会是口水乱象了。所以我一直在反对中国的两种批评家人群,一群是“坐台批评”,为利益写文章;一群是“反咬批评”,“反咬批评”伪装成独立批评,但有利可图的时候马上倒过去改为“坐台批评”,而专栏评论家的真正形成,才意味着一种评论的正常化和独立化。

(责编:鲁婧、董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