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海:支撑书法的是文化和人品

2016年02月29日08:29  来源:中国文化报
 
原标题:支撑书法的是文化和人品

七律·军民情(书法) 李洪海

李洪海,1946年生于天津武清。现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书画院副院长,中国书协理事,国防大学客座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在书法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而且热心社会公益活动。日前,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

美术文化周刊:请谈谈与启功先生的书法之缘。

李洪海:真正踏入书法之门,没有专业教育和师承是不行的。上世纪70年代有幸结识启功先生,第一次见面,启先生就赠我一副对联:“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从容温馨的场景在我脑海中储存,多年不忘。此后我常去先生家探望,先生启发为主,循循善诱,给我指点。一次,我问先生学书窍门,先生踱着步子在屋里转了很久,对我说:“窍门有仨,第一临帖;第二临帖;第三,还是临帖!”我后来思考先生缘何将“临帖”二字强调三遍,确有道理。中国书法代代传承,大浪淘沙沉淀下来的才是精华,临帖像淘金,淘一点为我所用,自有收获。认识的要临,不认识的也要临,慢慢去体会,这是我一生遵循的诀窍,虽然听上去很笨,但是管用。还有一次讲到执笔问题,启功先生耐心讲解:很多人一辈子写不出来,反而是输在了这一个常被人忽视的地方,作字运笔间行笔动作必不可少,但有时候动作过于夸张,看上去倒像是笑话。

美术文化周刊:在和启功先生的交往、请益中,最大的启发是什么?

李洪海:书法到了一定程度,就不再只是技术层面的东西,更多的支撑则是隐藏在书法艺术背后的文化底蕴和品格。启功先生是中国传统文人的代表,既是书法家又是学问家、诗人、教育家和鉴定家,先生是榜样,我也深知好的墨迹要有文化为依托,也就时时感觉时间紧迫,敦促自己不断学习与探索。启先生写字一般自己研墨,我见先生辛苦,曾提出帮先生做这些琐事,先生却说:研墨是思考的过程,你好意帮我,却剥夺了我的思索。作字之外,在做人方面启功先生对我也深有启发。启先生家常有来客,先生晚年身体不好,每次送客却都送到门外,表示对人的尊重。一次,我起身想代替先生送客,先生却让我坐下,并严肃地说:“客不送客。”从这件小事上,让我深知中国传统文化的礼貌是多么深奥。后来启先生写信推荐我到军博工作,推荐信大意是:我推荐我的学生李洪海,我用人格担保,他到您这儿能做出工作来。直到现在,我时时提醒自己,不能对不住恩师的信任。现在先生离开我们10年了,我每年都去给先生扫墓,这种感恩不是做表面给谁看的,而是要从内心懂得感恩,把先生钟爱的书法和精神传承下去。

美术文化周刊:你不仅写字,还画画、刻印、作诗,涉猎广泛,请谈谈创作理念。

李洪海:中国传统文化是综合的,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绘画是一种形式语言,具有特殊的释义功能,甚至引发更多联想;优秀的书法作品都是自作诗文,《兰亭序》、《祭侄稿》都是这样。写书法的都应该会刻印,起码要识印。诗书画印,综合传承,我一步步进行尝试,去年在纪念启功先生诞辰103周年,首都博物馆举行的展览上,我尝试把启功先生的画翻印到宣纸上,然后把启功作的诗,唐诗宋词、自作诗根据画的意境用我的书法写在留白处,盖我自己刻的印章,这也是纪念启功先生的一种尝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诗书画印也许做不到完美,但我有一颗追求完美的心。启功先生亦用朱砂画竹,我要传承下来,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尝试用朱砂画竹,别有一番味道。

美术文化周刊:如何理解书画家的担当?为什么热衷于做公益活动?

李洪海:我曾请教启功先生临帖像与不像的问题,启先生说:像与不像是相对的,永远不能全像,一个人的欣赏水平和阅历以及时代背景截然不同,怎么可能再出第二个王羲之?所谓的像,是学到前人的方法和趣味。那之后我更坚定笔墨与时代有着紧密关系,我们每个人都不可入古不化,而应有时代风貌,应有自己的担当。

在这个时代,我作为一名军旅书家,一直考虑如何像启功先生一样,用自己手中的笔为人民做点事。春节期间,应大家要求写春联送福字。2012年中组部邀我写福字送给屠呦呦,2015年她获奖后,拿着我给她写的福字照了相,后来中组部要我再写一批送给更多的人。这虽是小事,但给大家送个好彩头,娱人也自娱。2012年,两会在京召开,正值3月5日,我从《雷锋日记》中精选出了50条日记片段,以爱党爱国、助人为乐、敬业奉献、锐意创新、艰苦奋斗五个方面创作了50幅书法作品,在全军巡展了20多次。十八大之后,习主席提出中国梦,建设美丽中国,我认真研究怎么把中国美用书法的形式体现出来,怎么通过书法作品唤起建设美丽中国的信心。我把革命圣地、三山五岳、四大高原、五湖四海,20多个省市自治区,包括台湾,每个点选一首经典诗作,创作了85幅作品,到祖国各地巡展,受到高度称赞。习主席发出强军兴军的号召,让我备受鼓舞,我认真学习了习主席强军兴军的讲话后,按照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三个方面,创作了100幅书法作品,在军事博物馆首展后又分别到基层巡展,为基层强军兴军贡献了我的一份力量。

为了感恩师德,我想把从启功先生身上得到的感恩之心传递给下一代,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传承中国文化。我在焦裕禄的家乡兰考设立100万元“坚净文化基金”,用于奖励优秀的学生,和苏士澍共同捐助150万元用于救灾,去焦裕禄故乡扶贫济困等。启功先生为我手书:“舞鹤游天,群鸿戏海,昔先贤论书之语,今观李洪海同志之笔,宛然如此境界,乃知此语非夸也!”我以此为荣,也以此鞭策自己,望能日益精进。(记者 闫敏)

(责编:鲁婧、潘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