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艺术收藏>>最新资讯

当下书展“填空式”创作之弊

傅德锋

2015年08月18日08:34    来源:中国文化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当下书展“填空式”创作之弊

笔者把当下流行的展览作品创作称之为“填空式”创作。即无论作品采取的是中堂、对联、条幅、扇面、四条屏还是手卷形式,作者都要事先采用画格子、染色做旧和裁剪拼贴等方式,然后依据自己的精心设计,甚至以抄书的方式“创作”出一件作品,有的甚至要反复进行好多遍,从中挑选出一件比较满意的,才算完成。这样的创作方式,从作者认真对待创作态度的角度而言,固然无可厚非,但从古人所讲的“书肇于自然”的观点来看,就未免失之远矣。

古人虽讲过“意在笔先”,但同时也讲过“无意于佳,乃佳”。也就是说,创作一件书法作品,率尔操觚是不可以的,但又不可过于做作。然当下展览之创作方式,大多有过于注重形式设计、提倡技法技巧而忽略人文精神的终极关怀之倾向,书作大多停留在一种“炫技斗巧”的技术层面。正确的做法应当是技道并进,即以精熟的技术淋漓尽致地表达作者本人的思想情感,从而间接地反映所处时代的文艺思想和风貌。所谓“技进乎道”“道成于技”,“技”是手段,“道”才是根本目的。

古人是为了“记文载事”而书,今人则是“为书而书”。古人更为注重“文”,即道德文章才是其首重之事。因为只有道德文章才能更为直观地去体现一个书写者的思想水平,通过其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才能进而实现其修齐治平的人生理想。因此,文章被古人视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而书法则被视为翰墨文章之“余事”,称为“小道”。从这个意义,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古人提倡“先器识而后文艺”“先文后墨”之原委了。

在科举制度被废除之后,毛笔先后被硬笔、电脑所取代,其实用性迅速消退,书法不再被作为对读书人的普遍要求和必备修养。因此,在这种情况之下,书法只是作为一种选修功课而为知识阶层所自由选择。当下很多书写者,大多不擅文章诗词,作为书法精神文化支撑的“文”被有意无意抽空了。在某种程度上而言,一个人的器识修养的高低往往取决于其文章诗词水平之高低。

当下流行的这种“填空式”创作方式,其弊端在于设计和制作的痕迹过于明显。作者大多处于一种非常理性的书写状态,小心翼翼。一方面唯恐一不留神将自己花了很大工夫才裁剪拼接好的宣纸写坏,另一方面还要考虑评委之喜好,自己的作品是否能够在展览上一举胜出。在这样的双重心理压力之下,创作者的心情很难真正得到放松。而且在写的过程当中也很难真正达到一种随机所适、任情恣性的良好状态。技法技巧上的精益求精和书风取向上的揣摩追风所达到的结果,仅仅是以“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作品打动评委,从而入展获奖。但从体现书法本质精神和自我艺术个性的角度而言,则与古人所倡导的精神实质相去甚远。

古人作书,尽管也或多或少讲求形式美感,但更为注重书作文气诗意和思想境界的表达。不仅不同的作者之间书风存在明显差异,即便同一个作者的不同作品也有相应的审美区别。不仅变化相对较大的行草书作品是这样,即便是笔法结构相对比较稳定的楷书也是如此。而当下的书法作者却很少能够做到这一点,热衷于跟风,讨好评委,不断在重复自我,很少有什么实质性的突破,只不过是在形式上翻新一下。大家都这么做,最终还是导致雷同和单一。这就是为什么现代展厅当中,成百上千的作品很少有哪件能够给观者留下深刻而难忘之印象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填空式”创作几成僵化、固定的模式,众多参展参赛者在进行缺乏独特情感的理性书写。技术无所不在,但情感和个性被淡化了。如今的参展作品有如古代科考的应试体,一味迎合主考官和帝王的口味。因此,像“馆阁体”和“台阁体”,尽管技术纯熟,但艺术水平并不高。

所以,当下的书写者应当从古人的创作方式当中获得启发,懂得靠两条腿走路,既要在必要的应对以外,坚持个性,回归自我,也要让自己的书法创作建立在一个具备深厚传统文化修养的基础之上。不能终其一生,为书法而书法。只有树立“先器识而后文艺”和“文墨并重”的正确书法创作观念,才有可能渐入佳境,使自己逐渐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书法家。

(作者为批评家)

(责编:鲁婧、董子龙)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