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首页频道首页|网站地图

山仁水智话“韩石”

  2015年04月29日23:42

初见韩石画作,多呈深厚浑穆、雄强沉郁之风貌,及见其人,俨然敦朴安详、平易谦和的君子。再见韩石,不仅发现他外朴而内秀、博识而多才,于山水、花鸟、人物诸科兼工,书画、史论、西方艺术等都颇有研究;再读其新作,更蜕变出一种疏秀空灵、清逸雅健、华滋精细、恬静虚和的意韵。

韩石早年即受教于沽上老辈著名书法家黄寿昌先生,而后又深得天津美院教授陈冬至、何家英、中央美院教授贾又福、韩国臻、田黎明……等名师的指教。因此若论韩石之画,不可不论其书,自少年之时,书法就成为他每日必修之课,秦篆、石鼓、汉隶、魏碑都是他数十年来临习的范本。坚持以书为骨、以传统笔墨筑基自己的山水画的理念,使得韩石对山水画传统中范宽、黄公望、董其昌、龚贤、石涛、黄宾虹诸家的笔墨领悟甚夥。宾虹老人曾言“画事未有无笔墨者。不明用笔、用墨之法,谓之无笔无墨。笔墨之道,援之于师友,证之以诗书,临摹真迹,以尽其优长,赏鉴古人,以观其流派,集众善之变化,成一己之制作,虽曰创造,实承源流。夫而后山川清丽,花木鲜妍,人物生动之致,得以笔墨传写之。艺有各殊,而道皆一致。”可见“笔墨”之于一位画家是何等的关键,何等的紧要!然而,“笔墨”如果不经“师造化”激活,不能使其“当随时代”,不能做到“达其性情、形其哀乐”,只是盲目临仿,急功近利、逐于声名的东拼西凑,于笔墨之道显然会渐行渐远。

作为山水画家的韩石,堪称“立足不随流俗转,居心学到古人难”的典范,在不断的深入挖掘传统的同时,他有意远离当下都市的喧嚣与嘈杂,教学之馀,挤出大量的时间匿身于深山大泽之中,调养心神、师法造化,从那一叠叠山苍树秀、水活石润的写生稿、那一本本钩云画水、真气弥漫的写生册,不难计算出韩石脚下走过多少名山大川的里程。 在与韩石的交谈中,论及山水画的尺幅之时,言道:“大画易于‘致广大’、而难于‘尽精微’,而小画不但要‘尽精微’,尤要讲求气势,必须做到‘竖画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乃合于‘致广大’之旨。”试观韩石盈丈之巨制,峰峦苍茫、元气淋漓,除以气势撼人心魄而外,其笔墨精熟而不甜媚、沉厚而不滞浊;而其尺馀的“小画”,别具曲尽精微的韵致,可谓“奇峰怪石,异境幽情,一时幻现,而荣枯消息之机,阴阳显晦之象,即挟之而出。”

圣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不知是兼顾于仁与智的韩石生发出愈加灵秀的山和水,还是因对山和水的挚爱带给韩石更多的仁与智,我们看到了韩石“尽精微而致广大”的作品,更期待着他“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人生。

pre
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