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的版画艺术代表性符号

2014年09月24日16:38  来源:雅昌艺术网
 
原标题:【评论】阿鸽——中国当代的版画艺术代表性符号

在这个展览中,著名版画家徐匡、阿鸽夫妇精心创作的150幅力作集中亮相,包括版画、原版、水墨、素描及油画,令人感到震撼,而且大部分作品为国内首次亮相,使这个展览在某种程度上更加具有学术性和吸引力,也全面展示了两位艺术家的艺术探索成就和心路历程。

11月8日,首届济南艺术品博览会在山东省体育馆举行,徐匡、阿鸽的版画精品再次露面,同样吸引了很多艺术爱好者的眼球。两次展览都是北京虚苑美术馆和山东虚苑天和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参与主办并提供了全部展品。

彝族小女孩成长为版画家

山东虚苑天和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负责人赵惠告诉记者,他们之所以连续在济南展出徐匡、阿鸽的版画作品,是因为这两位艺术家的作品在我国的版画创作方面具有代表性。阿鸽、徐匡伉俪是我国美术界重量级的画家,是有特殊贡献的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也是中国版画界巨擘,在中国美术界享有很高的地位,具有很大的社会影响。作为新中国培养出来的第一代版画家,他们对国家和民族充满热爱,每个时期的作品都契合着时代发展的步伐,弘扬国家的主旋律。

赵惠还特别向记者提醒,要多关注一下阿鸽的艺术经历和版画艺术成就。据了解,阿鸽的全名是金叶阿鸽,1948年出生在四川凉山越西县贫苦彝族家庭。出生后不久,遇到了历史的巨变,阿鸽享受到了她的祖辈从没有享受过的待遇。6岁她进入民族小学读书,毕业后被选拔到四川美术学院民族班学习。阿鸽说:“当时我骑着马和大同学一起向内地走,边走边哭,舍不得离开阿妈,舍不得家。”是的,一个12岁小姑娘怎么能知道她走上的是一条通向画家的道路。在四川美术学院5年的学习期间,她以特有的天资,在绘画上飞跃地发展,毕业时以优异的成绩被选为四川美术家协会专业画家。

阿鸽的第一件作品是木刻组画《我的阿妈》,这是她最熟悉、最富感情的题材,再现了她母亲一生的经历,体现了彝族社会奴隶制度的很多特征,社会内容丰富。作品在《人民日报》《人民画报》发表以后,几十种报刊相继转载。她的名字便像鸽子一样飞向了全国。

近年来,阿鸽在艺术风格上不断探索,追求一种崭新的、更加概括的版画形式。她把彝族的色彩,装饰性的线条及西方现代绘画中的色块分割,融入版画的世界里。以黑、红、黄为基调反映出彝族特有的审美趣味。具有“速写”式的线条,色块很像是版画中的“大写意”。这种画风常常是用大面积的黑白色彩布局奠定下全画面气势,用极其流畅的线条穿插于画面之间,使作品大气而又精微,富有神韵,达到了自然、松动、“版而不板”的艺术效果。如《放学路上》《赛前》《小镜子》等都是这类风格的成功之作。她所表达的版画语言,是其他艺术语言所不能替代的。

上世纪80年代来,阿鸽的艺术风格从写实转向写意。阿鸽曾表示,她在不断地探索。其早期的东西都很写实,也获得了画界的好评,但是她并不满足,她觉得艺术的道路需要发展、前进,就要探索。至于艺术的成熟,它并不一定在你最辉煌的时刻,而是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完成的,艺术家会在摸索中越来越清楚要用怎样的绘画语言,怎样的形式去表达艺术观念。但更重要的不是技法上的成熟,而是心灵的越来越深刻的领悟。

艺术风格不断探索、精进

阿鸽对自己的民族,有着崇高而真挚的感情,她以赞美的笔调,描绘凉山彝族地区的山乡巨变,以敏锐的感觉洞察彝族人民内心的波澜,以高雅的格调再现朴实的生活。阿鸽创作的《小阿依》,其风格与《鸽子》迥然不同,阿鸽去掉了繁杂的明暗关系,以明快的线条塑造了一个含苞欲放的彝族姑娘的形象,娴静而文雅。系着民族图案的头帕,俏皮地斜披在头上,粗大的发辫含着青春的活力,现代的头巾把面庞团团围住,充分表现出现代彝族姑娘的审美趣味,给人的视野全新发亮。

阿鸽在艺术风格上不断探索,追求一种崭新的、更加概括的版画形式,气势非凡,独如新风。1994年,她由黑白木刻转到水印版画,因为水印版画可以吸收中国画的韵味与线条。艺术探索的选择,当与其艺术视野的开阔相关。1996年,她利用在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城进修、考察的半年时间,走遍欧洲的10多个国家,参观了众多的美术馆、博物馆,并成功举办《阿鸽版画展》。一边汲取着丰富的艺术精粹,一边展示富有中国艺术精神的画作。通过艺术交流活动,阿鸽眼界大开也使她深深地思索。她像很多中国学子一样,出国以后反而更加认识到民族传统的重要性。寻求“似与不似之间”成为她回国以后的艺术追求,创造了一种意象版画。1999年她的《凉山姑娘》以线为基础,将水印版画的色彩浸润成团块,而面部、眉眼则寥寥几刀,神气活现,不求形似,求神似,刻感觉,刻印象,既有现代感,也有民族感。在第九届全国美展中得到评委的赞赏,再次获得铜奖。同年她的《雾蒙蒙》用大写意的手法,刻画了两个彝女行进的图像,有意模糊了面部和衣纹的细节,突出了舞动的刀痕,画面活泼而有力。

2004年第十届全国美展,她的水印木刻《奔》,线条的组织更加随意性、形象表现更加到位,引得著名版画家、曾任四川美协副主席的李焕民大呼过瘾:“这种随意并不是随便,这是超凡脱俗之举,是以自己宽广的画路和创新,带动全省艺术界的整体跃升!”阿鸽将版画的艺术表现形式由写实转变成写意、意象、抽象的复杂过程,既是一种审美的探索过程,也勾画出她在艺术追求之路上不断精进的人生轨迹。

2008年的丝网版画《夏日的影子》也是这样,意象人物面部均无所刻划,更着力于浓淡干湿的墨韵渲染,以虚幻的影子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仔细品味这些作品,已经与她早期精雕细刻的彝女形象相去甚远;却从美术理论的层面分析,这些由线面组构成一种具有象征意味的人物符号,带给观者的审美感受则是新颖别致又耐人寻味的。

书法线条中找到写意的美

2008年,《美酒飘香》等一批作品创作出来后,阿鸽再次在中国版画界刮起一阵旋风,再次让世人感受到一种不一样的版画艺术之美。阿鸽曾说,她经常回彝族地区的大山中写生,发现彝族女孩都特别飘逸,尤其是穿着百褶裙,那种彝族女孩特有的美,她特别喜欢,画了很多稿子。画面中的彝族少女主要用红、黄、黑3种颜色表现,因为这是彝族代表性的颜色,彝族妇女的服饰、餐具基本上就是这几个颜色。《美酒飘香》这一张是她的具有延续性的稿子,以前就是画成这样。中间也经过了多次反复,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后来完全把国画稿做成版画的形式,虽然她自己认为可能也不是特别完美,但还是要在水墨画当中融入版画的语言。不管怎样,阿鸽最终还是把这批作品创作成功了,也昭示着她的艺术创作转型的成功。

阿鸽从黑白木刻版画的高峰,毅然转向水印版画,这本身就是一个令人震惊的艺术转变,而她在这个转变中的完美表现更令人瞩目。她的《主人》《鸽子》等黑白木刻作品至今仍是版画史的经典之作在个人艺术的第一个高峰期,当她决定与丈夫徐匡拉开“距离”,探讨木刻水印与传统国画的结合。再经过10年的努力,完成了《美酒飘香》、《飘动的长裙》等一批围绕凉山彝族姑娘创作的大写意作品,并惊艳中国艺坛时,阿鸽终于在传统的书法线条中找到了一种写意的美,又攀上了另一个艺术高峰。

深圳大学教授齐凤阁这样评价阿鸽创作的艺术价值:“这种精神意蕴以意象符号为载体,以情感为基础,以含蓄朦胧为特征,具有直觉的、非理性的不可言说性。她以意象符号的方式将情感诉诸于接受主体的视知觉,所以我们在后期这些作品中,虽不能直接感受到画家对彝族女性的赞美和对彝区生活变迁的歌颂,但她把对自己家乡浓浓的深情与彝族女性的审美特征升华为一种精神意蕴、审美意蕴,让人感受到一种比直接显现的形象更为内在深远的东西。”

阿鸽,这个名字在当今的美术界已经成为一个符号,一个代表着版画艺术的符号!

(责编:鲁婧、赫英海)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