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书画>>名人库>>王小晖
人民网>>书画>>正文

王小晖:因材施教与扬长避短

2014年05月26日16:14  来源:人民网-书画频道  手机看新闻

《问剑》 (2009年入选十一届全国美展,2010年获山东省泰山文艺奖一等奖)

名师简介

  王小(晓)晖,女,山东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女画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山东省女书画家协会主席,山东省政协委员。

  作品曾获全国工笔画大展银奖、铜奖、优秀奖,全国中国画300家铜奖,世界女艺术家艺术作品展(美国)优秀奖,全国第六届、八届、九届、十届、十一届美术作品展优秀奖,“微观与精致”——— 首届全国工笔重彩小幅作品展银奖;《问剑》2010年获山东省政府第三届泰山文艺奖一等奖,2001年中国美术家协会为表彰其在中国现代重彩画艺术创作中的杰出成就,特授予“中国重彩画学术奖”,2010年获齐鲁精英人物风云榜——— 十大齐鲁精英奖。

  《远海》、《匆匆》两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摇篮》被世界银行机构收藏。多幅作品被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画廊等机构及个人收藏。

众评名师

  小晖绘画作品中“悲壮的浪漫”,是否可称为史诗的抒情表现。如《摇篮》以女性艺术家独有的视角,以母亲和马背上的两个孩子为形象契机,传达出对战争年代爱情、生育、母爱的遥想与眷顾。还有那种纯雅的花青色调,那大片空白和云朵,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古人曰“云为诗留”,这四个字是否就是为小晖而写?《霜晨》晚于《摇篮》8年,技法显然是丰富多了,但整体上仍有造形的单纯特点,犹如一剑封喉的高手之招。

  ——— 刘曦林(中国美术馆研究馆员、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

“人要诗意地栖居于大地”,西方哲学家海德格尔的这句名言,是画家王小晖最为欣赏的,在她的心目中,凡美丽的人生,美丽的生命都是充满诗意的,这是小晖天性中一份独有的审美情愫。“为自己营造一个文人、佳人、韵人的幻境”大概是王小晖独有的诗情所在。应该说这才是王小晖艺术魅力的所在,常人以为小品是轻松的,是把玩的。其实能够画好小品的人却极少。小品画的修习,其实也就是画家全面素养的修行。翻阅中国绘画史,上面凡可称谓大师的,几乎无一不是小品画得绝顶得好。小品才是见画家真性的东西,是画家才气横溢的体现。

  ——— 郑岗(美术评论家)

  从王小晖的创作题材中可以看到其生命的大格局,思想的大情怀。比如,她的《霜晨》、《摇篮》、《匆匆》、《问剑》等作品都将艺术的视野置于时代的大背景下,辽阔地展示出独到的思想性和现代意识,由此获得了很大成功。她的绘画小品则更多地展示出女性的小情小调,小雅小趣,信手拈来,高贵典雅,悠然成趣,给人一种心灵的升华。

  ——— 张慧萍(资深媒体人)

  王小晖教授是著名人物画家,也是从教已经30年的美术教育工作者。作为学院派画家的中坚力量,王小晖对中国画有着独到的认识和深入的思考。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年轻时打下的素描底子让自己受益终生,素描是训练眼睛观察事物的科学方法,也是学院派绘画最核心的部分。谈到教与学的关键所在,王小晖认为,对老师来说,应该做到因材施教;对学生来说,应该学会扬长避短。

  济南时报:您对学院派中国画怎么看?

  王小晖:学院派中国画很重要的一点是科学的授课方法。比方说授课教材,每个艺术院校有自己的一套系统,从一开始没有教材,到现在这么丰富,都是一代代教师精心编写、继承下来的。这样,经典的东西就能够传承下来,昙花一现的东西不会出现在学院里。其实现在画院的画家也大部分是艺术院校毕业的,但他们创作可以随性一些,在学院里多少是受点限制的,不能太随心所欲,太主观的东西不宜太多。

  中国画的教学和油画的教学没有本质的区别,因为到了学院以后,都要受西方的美术基础教育,一入门都要学这些——— 素描、速写、透视等等。我认为这是学院派最核心的部分,素描是能够训练眼睛的科学的、正确的方法。有了素描的基础之后,接下来再有所侧重——— 油画就强调色彩、写实、表现;从中国画来说,就是以线为主,强调线和骨法用笔。

  济南时报:您自己的绘画受到学院派的哪些影响?

  王小晖:主要是写生。我的启蒙老师是四川美术学院毕业的王永康先生。我从十五六岁起就跟他学习,就是他教会了我比较正确的观察方法。他当时跟我讲,什么事情都是有方法的,画画就和唱歌一样:唱歌要训练怎么打开嗓子、怎么练声;画画就是怎么练眼睛,练出一双绘画的眼睛。他写过一本厚厚的训练画家眼睛的书——— 但是到现在还没出版,因为没人帮他整理——— 他在里面写的辩证法比较多,当时也常让我学学辩证法。我到中央美术学院进修前,他告诉我每年都要画一点素描和石膏像,我当时还不太接受他的观点,觉得到了一定程度,严格的素描和石膏像就不用再画了,后来才明白,画石膏像和素描不是让你一直去画,是要训练你整体的素描方法。素描可以是结构画法,也可以是立体画法。老师是为了让我去观察它,保持整体的观察习惯。我觉得这是一种素描因素,不是你画得多么扎实和准确才能把画画好,完全是一种科学的观察方法。

  济南时报:您在教学中也是强调素描和写生吗?

  王小晖:对。我首先教会学生要观察,告诉学生眼力怎么训练,怎么去看客观的东西。看客观的东西要运用你的大脑,想想老师讲的理论,再自己组织到画面上去。你理解到什么程度,不用说老师也能一眼看出来。

  前段时间我看了一篇文章说绘画的画面三七开、四六开、二八开、一九开都可以,但是不能五五开。其实我觉得绘画到了一定的程度,不管是写生也好,创作也好,没有按数字区分的。素描的科学方法解决了以后,它就是一个素描因素。我给学生讲课的时候,就讲素描因素在哪里。素描因素就是三个关系———在调子里面是黑白灰关系;在线面里面就是点线面关系、疏密关系;在国画水墨里面,就是软硬关系。

  我教课的时候就告诉学生,一定不要胡编乱造,不要自己凭空想象。一定要按照客观存在的东西,再去整理它、归纳它。我的学生画画经常很快就画完了,我就告诉他,一定要把实物拿过来。不讲规律肯定不行。

  济南时报:什么样的学生能够脱颖而出?

  王小晖:艺术院校现在基本都是工作室制了,工作室制有它的好处,也有它的弊端。好处就是如果老师对学生比较负责任,学生对老师的风格比较了解,喜欢老师的画,到工作室之后,从头开始跟老师学,会如鱼得水。但从另一个角度讲,他接触别的东西肯定就少了。现在一个工作室一般就是两到三个人,三年之内或者在研究生的六年之内,都在跟一个老师学。最后一部分学生能脱开老师的影子,有的学生就脱不开。

  过去我们上学的时候,国画是二十几个人教一个班,每个老师讲一堂课。聪明的学生会有个主线,主要跟某个老师学,其他老师教得好的也可以吸取;但有的同学可能就什么也抓不住。所以,好学生不是老师教出来的,是自己悟出来的。

  我觉得搞艺术的最聪明的老师就是因材施教,最聪明的学生就是扬长避短。就像打篮球,个子小小的偏要去扣篮,肯定不行。绘画也是,有的人对形非常敏感,看山、看树,一下子就能概括出形状,但对色感觉很弱;有的人对立体、对色彩特别敏感,但就是看不到线。这个是很难训练出来的。绘画的艺术性与天赋有很大关系,学会画画不难,但画出成绩很难。对绘画的理解、对客观规律性的把握,都与天赋很有关系。所以,一定要找到自己长处在哪里。 (记者臧文涛 实习生于双)

 

(责编:隋晓霖(实习生)、董子龙)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