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书画>>人民美术馆>>L>>刘明亮
人民网>>书画>>正文

我的油画创作

刘明亮

2014年04月15日16:31  来源:人民网-书画频道  手机看新闻

人们对绘画的兴趣,一部分来自于画面,另一部分可能来自对艺术家的了解。

写实的画面,更多地指向事物的能指,可以直接借助画面进行解读;而非写实绘画,或以表现为主的绘画因其更多的倾向于所指,即意象背后的东西,因此除了画面本体以外,也可以借助于对画家的了解和画家自身的言说进行解读,这一点或许是人们更多的倾向于去了解创作者的原因了。

从我个人的油画创作来说,主要是一种意向性的表达,力图将中国绘画元素融入油画创作,因此就有了从观察、觉受、体悟到表现的过程。说的简单点,就是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自然地涂抹出来。

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唐无尽藏比丘尼的诗句:“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这首诗十分契合了我在创作中的心绪,“春”在哪?踏破芒鞋也无从寻觅,正如画的“画意”,在哪?绞尽脑汁也无从表达。等浸淫已久,豁然开朗,“画意”不正在“画”中吗!当然这里的“画”,可以有两重理解,一是涂抹过程的动词的“画”,二是以作品呈现的“画”。一为动词,一为名词;一为因,一为果。正如诗中所云“春在枝头”,“画意”也在“画”中。

既然“画意”就在“画”中,那么画家从观察、觉受、体悟到表现完成的过程,都是在完成“画意”。当然这里的区分是为了讨论的方便,并非在绘画的过程中它们之间真的就是截然分开的,实际上它们反倒是一个整体,观察中有觉受,觉受中有体悟,体悟中又有观察,表现中又将前几点自然的融入其间。

简单说来,观察当然是绘画的起点。面对物象,其形、色、质、味(意味)以及与其他物象和环境之间的整体关系,都集中在这一过程。当然,对于画家而言,观察不是简单的视网膜映像,而是集中精力去扑捉对象某种气质、气氛或某种不可名状的感觉。然后将之从容不迫、自然而然地融入涂抹中,于是这种气息亦会在不经意间融入画面,形成画面的气息。当然这种气息只有长时间的参悟才能体会,正所谓澄怀味道,变幻气质。

说到觉受,因人而异,千差万别。正如禅家有语“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对象就在那里,其形也婆娑,其色也悠然。这已经不再局限于是风景、花卉抑或是其他。这或许正是艺术之魅力,其美、其巧、其拙、其朴……莫不是艺术家心之相应。也正如此,艺术家必然需要自净其心,从自然万象中反观内心,又在心中形成万千姿态,已然到了是月非月之境了。从这一点看,已经不仅仅是“看到”,而是已然进入“想到的”的境地了。

当然,“想到的”亦还需再进一步,否则仍然受到现实世界的束缚而无法进入更为自由的精神领域。至此,体悟自然、体悟生命、体悟最本真的问题,已然摆在了艺术家的面前,这种体悟当是透过自然万象的有形进入心灵世界空灵的无形,并将之以意象的形式转译为“画面”的语言:点、线、面,质感、形式或意味。不过这种表现应自然而然,甚至要将炫目的技巧掩藏起来,而进入最本然的表达,那种意象的优雅表达,画家的灵魂不再缺席,而是与画面融为一体,此所谓“画为心声”,

或许这是一个新的起点:绘画的目的已经不在绘画了。

然而难就难在这里,因为这是一生的功课。如何契合画意,抑或体会其气息,追寻其目的,之后又通过绘画创作反观自心,也只有“宝月一轮当空,江月各自不同”了。

(责编:赫英海、董子龙)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