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书画>>人民美术馆>>Z>>张建华
人民网>>书画>>正文

现实·镜子·艺术家

——读张建华雕塑作品有感

隋建国

2014年04月04日15:55  来源:人民网-书画频道  手机看新闻

之所以把写实艺术比喻为社会生活的镜子,是因为它把社会生活中的典型情景,细节,用视觉艺术的方式记录下来,把看似鲜活的现实生活瞬间凝固下来,供人们仔细品味。

先是绘画,再后来是摄影,当仁不让地担当起了人类认识自己的生活,把自己的生活状态作为对象来认识的手段。雕塑则更是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把人类不同时代的生活现实,以永久性的材料转化为永恒的纪念碑。

其实,不光是写实艺术,所有形式的艺术,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反映着人类生活的现实。甚至最抽象的艺术形式,也是生活现实的曲折反映,犹如白色的阳光透过三棱镜折射为七色彩虹。有时候我们会说它反映的是艺术家的精神现实。

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作品不只是社会现实的镜子,它也是艺术家精神世界的镜子,艺术家面对世界的镜子。用中国的说法叫做“文如其人”,“画如其人”。

 

张建华第一次向世人展示的作品“庄塘村”,就刺痛了人们的自尊心。在这一组雕塑作品中,张建华把自己河南老家庄塘村村民们的生活,放在了镜子的焦点上。

在这个焦点上,人们看到了贫困,肮脏,冷漠,愚钝和无望等,种种状态。这种种状态之所以刺痛了人们,是因为人们并不觉得自己是在观看“别人”,人们确信自己看到的是“人”,确信自己面对的是一面镜子,这镜子里反映的正是自己生活中的现实。

记得几年前,他请我到他在望京水产公司租下的工作室中,看他完成的第一件作品时,我看到的是躺在床架上,盖着破棉絮,只露出一张蜡黄色的脸的重病人的形象。这种形象在我的记忆中,既在从农村通往大城市的长途车站和火车站上见过,也在城市大医院的门诊处过道上见过。在这病人的身边,一定有几个面色麻木无奈的亲友。这个形象的真实性深深地刺痛了我。它好像向我打开了生活中某一个房间的一扇门,把我明知其有却也并不愿意看到的生活中的一些场面,展开在我的面前。后来又陆续看到他作出的不同形象:有抄着双手,此着牙花子的妇女;有趴在自己呕吐出的垢污上,人事不省的会计;还有歪着木橛头在黑板上写着什么的小学教师。

再后来,张建华搬了家,与自己的女友住在望京北湖渠师家坟。在专供出租的,漆黑的搭建房里,调集起自己的全部愤怒,全部热情,默默地工作着。他周围的人们,飘在北京的生活,和庄塘村没什么两样。不同之处是庄塘村已有几千的历史,村民们的根深深地扎在黄土之中。而北湖渠,南湖渠,东湖渠的漂流打工者们,确是已经把自己连根拔起。张建华在他们之中,在自己的身上,找到了庄塘村的影子,有根的,没根的。一年多的时间里,张建华拼上自己全部的力量,一个人一个人地把这一组作品作了出来。

张建华在此之前,除了在浙江美院雕塑系进修过一年,都是在帮别的雕塑家打工,没有受过太系统的训练。他根据自己的目标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方法。他是找人帮助做好自己要求的动作,根据动作作出泥塑的形象,躯干只是粗略的完成,手与面部则是仔细刻划。翻制成玻璃钢模型后再给形象穿上真人的衣服,并用树脂把衣服的皱褶固定下来,最后再给人的手和脸着色,使形象更趋于真实。

在设计这些形象的角色时,张建华并没有具体的参照,十多年社会底层的漂泊生活,这样的形象在他的记忆中积累的太多太多。当他把这些形象和角色通过衣着,动作和道具凸显出来之前,他已经在自己的内心里把这些角色扮演了一次又一次,直到这每一个形象呼之欲出。他甚至都不用画任何草图。所有的东西都在他的心里。他创作出的每一个形象都是他自己的化身。他是用自己的生命经验演绎出了庄塘村的世界。

 

张建华的庄塘村,是一面镜子,照出了现实生活世界,也照出了他自己的内心世界。

 

1949年以来的现实主义艺术潮流中,不乏表现和反映农民生活的作品。不同艺术家的手下,农民的形象都是不同的。可以说,有多少个艺术家,就有多少种农民。这些农民的形象,像镜子,照出了作品所来自的时代,也照出了时代中的艺术家。张建华手下的农民,是裸露在世纪之交的社会变革大潮中的芸芸众生的一部分,张建华自己也是这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对社会变革大潮中个体生命出自本能的挣扎状态的观照,赋予作品以艺术生命;而对于自我生命状态的顿悟,则赋予了艺术家对自己置身于其中的现实世界的观照角度。

 

这之后,张建华有了自信,又做出了不少作品。但只有他真诚的面对生活,面对自己的时候,作品才感人。或者说,只有张建华打开自己内心的镜子,映照自己,映照世界时,这个世界才能打动观者。

张建华新推出的系列作品“矿难' ,再一次给我们以机会,借助张建华这面镜子来看世界。这一次,张建华已经完成了自己在中央美院雕塑系的进修课程,也已经考上了雕塑系的艺术硕士研究生。在新的系列中,他试着用更完整一些的写实雕塑语言来工作。

不知道未来,张建华还会让我们看到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这面镜子是属于张建华的,他能看到什么,我们才能通过它看到什么。

 

                       2007年5月2日于墨尔本。

(责编:赫英海、张卉)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