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书画>>人民美术馆>>X>>熙方方
人民网>>书画>>正文

熙方方:探路油画本土化

2014年01月20日15:09  来源:人民网-书画频道  手机看新闻

第一次认识熙方方是在她的画展上,青春的感觉如此次强烈地涌上心头,特别是在画展间隙的言谈,方方目光流转之间,是我们看到了她的热烈与鉴定,聪颖与洒脱,犹如她的画作最直接的观感。之后相约,在一个安静的咖啡厅,我们面对面坐着,细细品味她的画,品味一个年轻女画家的探索与梦想……

结缘于油画

熙方方1983年生于北京的一个满族大家庭,她说从爷爷奶奶那辈人开始就深深地收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耳濡目染的熏陶让她从启蒙教育时期就对油画产生了朦胧的认知。她曾在上幼儿园就能画出完整的倾听,之后画过素描,都是断断续续的不成体系。知道十五岁才正式开始素描的学习,她说:“我很感谢我的老师,从那时起,艺术的魅力是我心中慢慢搭建起了浪漫的梦想殿堂。”

少年懵懂之时就在四处写生,从甘南到四川之旅中被藏獒追,骑马金草原,坐车旅行去写生,这些经历为熙方方的绘画注入了鲜活的生活元素。多年的磨砺,直至大学以后,多元化的西方艺术逐渐在她心里扎根,她像海绵一样不断吸收这些知识,同时在读博士期间论文中她也有了自己的观点——开始了“油画本土化”即“关于中国人自己的油画要如何发展”的探索。

思考中前行

2006年熙方方有机缘紧了艺术研究院学习,开始了对油画更深入地思考与探索。思考并借鉴不同的艺术形式,借助各种手段和方式,她开始创作《偶》系列作品。熙方方说在这时期,艺术研究学者王端廷老师在她的创作上给了她宝贵的专业辅导,让她了解自己的位置,了解自己艺术的价值,了解自己本心。《偶》系列最终被外界认可。

熙方方的作品中带有浓厚的人文主义气息,翻阅她的作品,整体风格沉静,却又在平和的表面下表现着那些鼓动人心的瞬间。作品中那暗潮汹涌的情感透过画面平静的表面表达的淋漓尽致,这种绘画形式带来崇高与震撼。她说作品是要感受时代人群的情愫,一种包含生活的激情和梦想,包含苦闷与坎坷,包含希望的同时又带有失望的复杂神态,它情感模糊,但是给人的冲击锐利,包含着厚重的文化却以蜻蜓点水般的细微接触直击人心。所以,我们能够感觉到在她陛下的人物那几幅表面的热度,那皮肤下血液的流动,那微微吐出的呼吸。人文主义的气息与当代冷漠的特质水乳交融。

熙方方说,早年那些实验性的创作,对画面样式的追求是引领她向更深层次的梦想的因路灯。如果说把艺术的实现的不同阶段比作是由“人之眼至神之眼”的过程,那么在这些艺术样式的探索过程中,她紧紧是作为人之眼的阶段站在自己的角度平行的追寻身边那些已经存在的绚烂。熙方方说我们成长与世界多元化、文化混搭的年代,舶来品构成了我们这一代人认知的基础。在此时,艺术对于她来讲是什么和创作什么样的艺术,这些最本质的问题不断叩击着她的心门。她说:“我的油画正在创作的路上慢慢成熟。”

用画描绘梦想

熙方方说:“在与油画结缘的十余载,年龄虽然不算大却也不禁感慨生命的一半幸有油画的陪伴。艺术的世界太过广阔,自己面对油画感觉自己还是一个小学生。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外出写生,那些画具的重量已经成了自己的一部分。曾经有很多次被人问起,一个女孩子坚持高油画这么多年是否觉得累,为什么不选择轻松的道路。每当此时千思万绪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只因为我爱油画,我梦想成为一个优秀的画家。”

熙方方说关于个人的梦想是中国梦中的沧海一粟,但正是这千千万万的梦想点亮了国人的精神世界,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中国,文化的缺失是不能不直视的问题。泱泱大国岂能没有文化作为精神的引路灯?并非是文化不见了,而是人们太忙,忙于金钱和世故忽略了那些美好,同时也忽略了那些梦。熙方方说:“没有梦想的人是空虚的,没有梦想的国家是没有未来的。在繁杂的今天,中国梦是我们这一代年轻画家的指明灯,是我们精神的信仰。国家如此,艺术亦是。”

熙方方,就是一个中国女孩,一名年轻的油画家,用当代人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描绘着民族文化、来讲述着这一代人的中国梦,一个普通人的中国梦!(李运涛  唐金美)

(责编:赫英海、董子龙)

相关专题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