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艺术收藏>>书画研究院>>藏品展示>>J>>金平

人也和 天也和

——金平的篆刻

2014年01月02日13:30    来源:人民网-艺术收藏频道    手机看新闻

金平在荣宝斋工作二十多年了。她刚来的时候,许多老前辈都还健在,经理侯恺、书画家董寿平、篆刻家徐之谦、刻版大师张延洲、装裱大师张贵桐和书画鉴定家王大山,他们身怀绝技而平易近人,给荣宝斋带来事业的辉煌。荣宝斋像一座博物馆,藏品种类丰富。荣宝斋又似一座美术馆,历代名家作品琳琅满目,当代知名书画家更是荣宝斋的座上宾,常来常往。因此,荣宝斋还像一所大学校,只要用心,可以学到许多传统的技艺,受到非同一般的艺术熏陶。在这样的环境中,怎能不学点什么呢?金平没有浪费这个机会。

学篆刻,都从汉印学起。汉印风格平正浑厚,且不乏灵活变化。齐白石先生曾说:“余刊印由秦权汉玺入手,苦心三十余年。”在品评学生篆刻作品时他又说:“以秦汉印为师无须乎老萍饶舌耳。”

金平学印,也是从汉印入手,篆刻汉印300多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白文“不厌”印,布局平稳朴实,运用挪让之法,“不”字收紧,让出一点位置给“厌”字,避免了因笔划少而造成的松散;“厌”字篆书笔划多,宽展一点,显得舒放自在。白文印中“细白”一路比较难刻,不但对运刀要求更高,不能过多修饰,对笔划之外的空白处更要讲究,如同绘画中的“计白当黑”,行家会看无笔墨处。金平刻细白文“暮云春树”、“情有独钟”二印,疏密有致,刀法精谨,毫不犹豫。朱文“水远山长”印,布局平正,貌似无奇,细审之下,可见作者之用心。横线、竖线与斜线的比例,线条之间的疏密变化,好像传达出河之大能流远、山之高谓之长的意味。朱文“足下千山”印,吸取秦印的风格,篆法得当,前三字紧密,后一字空白宽绰,节奏变化合理有趣。其宽边,又增加了厚重感,似与印文内容不悖。

金平篆刻,但求平正不求奇,这大概与荣宝斋的文化环境有关。荣宝斋的价值,就在于传承、在于坚守传统文化。这一坚守,得到了功成名就艺术家的肯定,也得到了老一辈革命家、文学家的肯定。创新固然重要,但坚守更加不易。思想解放,眼界开阔,篆刻风格也多姿多彩了,以至有人不满意篆刻在书法界内的包含关系,以为如此十分委屈。篆刻是一门艺术,但不能夸大。王士禛说:“凡为诗文,贵有节制,即词曲亦然。正调至秦少游、李易安为极致。若柳耆卿则靡矣。变调至东坡为极致,辛稼轩豪于东坡而不免稍过,若刘玫之则恶道矣。学者不可不辨。”艺术创作也要讲究实事求是,要符合艺术规律,都有局限性,不能夸大,不能人为追求突破,何况篆刻就在“方寸之间”呢?!

庄子说:“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但求平正,不正是和谐环境与心平气和的心态的反映吗?(马健培)

(责编:赫英海、董子龙)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