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艺术收藏>>最新资讯

文物保护单位为何无人保护

2013年10月10日08:35    来源:南方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文物保护单位为何无人保护

洪围里面显得有些破落。 刘婷婷 摄

洪围里面显得有些破落。 刘婷婷 摄

  在坑梓辖区,洪围是最早的客家围龙屋之一,始建于康熙30年(1691年),是当地黄姓家族二世祖黄居中所建,也是当地黄姓家族最早建立的围屋。近日,记者随坑梓办事处工作人员走访了这座已有300多年历史的围屋,通过它了解坑梓在历史长河中所经历的点点滴滴。

  围屋彰显农耕特色

  洪围位于老坑社区,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与其他大型围屋相比,洪围正门不大,外观显得十分古朴。

  走进大门,记者立即被门靡上的雕花所吸引,细致的花纹、鲜艳的色彩经过岁月的磨砺完好无损;屋项的红色琉璃瓦还保留完整,中间房屋的顶檐采用牛角造型,彰显浓厚的农耕文化特色。

  洪围现存的结构是二进三开间,穿过厅堂就来到洪围的核心——黄氏家族祠堂,祠堂内端放着黄氏先人的牌位,香案上摆放着香炉。每逢重大节日,黄氏后人都会从惠州、东莞,甚至东南亚回来祭祖。

  早在1670多年前,黄姓家族就从中原来到深圳,是有史料记载的深圳最古老的居民,在深圳各地都有黄姓广府人家古老的宗祠。据了解,深圳地区客家黄氏比重最大的,主要是坑梓黄氏,“坑梓”二字的来历,就是黄氏族人对故里的称呼。

  坑梓现有23个姓氏,而黄氏就占了当地总人口的80%。洪围是坑梓黄氏家族二世祖居中公所建,刚建时只建了中间祠堂和两边厢房,随着居中公财富的增加和家族人口的增长,围屋不断扩大,最后建起了四角的雕楼和较大的围墙。虽然居中公的先人是以行医为主,但到居中公这一代已购置了大片耕地,世代享受朴素的田园生活。农耕文化在坑梓黄氏家族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在黄氏家族的一些客家围屋中,牛的符号随处可见。牛在黄氏客家人心中代表了吉祥,代表了一种神圣的力量。

  保护力度有待加强

  虽被定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但记者发现,围屋两边的四个厢房已倒塌,只剩下半截土墙,园内长满了野草,望着这残墙断壁,让人不禁嘘吁岁月的无情。另外,平日里,洪围并无专人负责管理,村民及外来人员可随时出入,除了年久失修已被定为“危房”外,还能看到不少人为破坏的痕迹。

  其实,新区辖区内完整保存下来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不多,新区人和相关部门更应加大保护力度,珍惜这些客家迁徒历史、客家农耕文化艺术和家族变化过程的“见证者”,让他们更好地保存下来。(刘婷婷)

(责编:赫英海、鲁婧)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